由隋炀帝杨广修建的大运河平均宽度达到七十米,深度三十米,可以全程通航大型船只。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四大水系连接了起来,可以让百姓乘船走遍大半个中国,极大的改善了这个年代的交通状况。
运河南北两段叠加总里程长达五千四百里,可以由南方的杭州直达北方的幽州,就算到洛阳拐个弯也要比走路上方便。
这个年代的船只在顺流的情况下时速大约四十里,可以不分昼夜的航行,一个昼夜下来就能行驶九百多里,走运河五六天就能从幽州抵达杭州。
如果走陆路,从幽州治所蓟县到杭州钱塘的距离是两千七百里,轻骑快马的赶路,每天大概能走四百里路,需要六七才能抵达,但马匹的携带能力显然无法和船只的运载能力无法相提并论,不可同日而语。
如果乘坐马车,在颠簸的道路上每天大概能走一百七八十里路,从蓟县到钱塘需要半个月才能抵达。
如果是徒步,每天能走六七十里路就已经算是步伐矫健,需要一个半月才能从蓟县走到钱塘。
而且走陆路遇上风雨就会耽误行程,而走运河只要不是冬天结冰的时候,就会风雨无阻,一路畅通。
“对于中国历史来说,杨广还是有些功劳的。”
李瑛背负双手站在大船的甲板上,享受着运河带来的便利,对杨广的功绩给出了一些正面评价。
不管杨广犯了多少错,不管他三征高句丽打的多么惨不忍睹,也不管他急功近利、强征徭役害死了多少百姓,但能够贯穿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上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杨广一手缔造的大运河极大的改善了中国的交通条件,造福了之后的历朝历代,甚至到清朝时期大运河都在发挥着重要的漕运作用。
大唐做为取代隋的朝代,绝对吃到了大运河的最大红利,不花一文钱,不费一个徭役,就可以畅通无阻的享受大运河带来的便利,还不用担一点骂名。
如果没有大运河,李瑛要回长安就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乘船顺着长江一直到江夏,再换乘马车在驿道上颠簸半个多月;要么乘船到扬州,还是得换乘马车在路上颠簸半个多月。
但因为大运河的存在,李瑛就可以悠闲的坐在楼船上欣赏着两岸的秋色,优哉游哉的返回洛阳。
杨广当年从洛阳下扬州的时候动用了三千多艘船只,水陆并行,十万大军护送,盔甲映日,旌旗蔽天,还有二十万纤夫拉绳,船只在运河上绵延一百余里,可谓惊天动地。
如今的大唐皇帝李瑛从金陵返京,只有一万五千将士护送,所有的船只加起来不过三百五十艘,和当年的杨广自然无法相比。
当然,李瑛也不想跟杨广攀比,那家伙好大喜功,野心勃勃的想要成为千古一帝,只可惜眼高手低,几乎所有政绩都搞砸了,只能靠着声势浩大的队伍向老百姓炫耀自己的武功。
而李瑛现在有了平突厥、平武氏的功绩,再加上平定安史之乱,吐蕃差不多也要被踩死了,所以李瑛完全不需要炫耀,历史会记下自己的丰功伟绩。
但李瑛毕竟是大唐皇帝,是万民之主,就算不炫耀武功,也不能悄无声息的从地方经过,每到一个州县都必须停船召见地方官员,巡视地方,安抚百姓,弘扬朝廷恩德。
故此,尽管李瑛已经离开金陵十来天,目前也只是刚刚经过徐州治所彭城,才走了七百多里路程而已。
这个年代的徐州并不在运河的航线上,但由于泗水的存在,这座军事重镇还是与运河连通了起来。
大唐皇帝途径南方,如果不到徐州看看,那就有些看不起徐州的意思,因此李瑛便率船队出运河入泗水,在徐州盘桓了两日。
从金陵一路北上,李瑛先后在扬州、高邮、楚州、下邳等重要城池停船巡视,接受地方官民的参拜,因此行程缓慢,照这个速度下去,李瑛再有一个半月能回到长安就不错了。
此刻已经到了十月初,天气日渐寒冷,运河两岸的树木都已经枝叶凋零,遍地金黄之色。
岸上的百姓看到皇帝的大纛经过,都会纷纷驻足,跪在岸边磕头,高呼万岁,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意。
前几年,民间有许多高人做出预测,认为大唐的这场动乱如此错综复杂,三方角逐,战火恐怕要持续七八年甚至十几年以上,受战火连累的百姓恐怕会以千万计。
就算大唐最终能够重归太平,也要元气大伤,走向衰落,老百姓过上水深火热的生活,国家甚至还会被周边的吐蕃、南诏、渤海等国家羞辱欺负。
但事实证明这些自诩大师的高人都是“信口雌黄”,这场叛乱仅仅只持续了三年便要画上句号,受到波及的百姓虽多,但死亡人数比起汉朝的黄巾之乱,比起隋末的群雄并起却是少之又少。
而且吐蕃、渤海、大食等藩邦也没有打进大唐,边疆稳若泰山,甚至朝廷大军还反推进了吐蕃高原,极有可能灭亡这个威胁了大唐一百多年的宿敌。
朝廷的国力也没有衰落,老百姓也没有过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苦日子,反而被朝廷减轻徭役,免除赋税,经济很快就得到了复苏。
朝廷通过不断的改革,推出了“大唐宝钞”,改善了行政规划,使得地方衙门互相制衡,杜绝了山高皇帝远,土皇帝只手遮天的现象。
朝廷更是通过巡抚司、锦衣卫极大的震慑了贪官污吏,使得官吏仗势欺人的事情几乎绝迹,政治比之从前更加清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唐皇帝万岁,我们徐州的百姓感谢陛下的大恩大德!”
“陛下千秋万载,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龙船所到之处,几乎每天都会响起这样的颂扬声。
李瑛这时候就会站在船头,挥手向百姓致意,面带微笑的喊一声:“让你们受苦了,这天下很快就要重回太平!”
这时候的运河还没有山东段,顺着泗水再往北走就会进入微山湖,慢慢的就会没了河渠,所以李瑛巡视完徐州之后只能下令掉头向南,走到楚州泗水与运河交汇的地方再顺着运河向西,才能进入通济渠,最终抵达洛阳。
随着船队总指挥吕奉仙的一声令下,三百多艘船只在徐州城内掉头向南,顺着原路驶向楚州。
李瑛在船舱内召见了李泌、王维、李白等大臣,开门见山的将自己的意图道来。
“朕打算继续完善运河,诸位爱卿听听朕的计划,再发表你们的看法,看看这个方案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