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江东之地又有新的流言出现了,那就是陆逊想要邀请董仲颖赴宴喝酒,但是却被董仲颖拒绝了。
不少董仲颖的手下,觉得很不服气,这些事情为什么说是秦王的胆小了,换作其他的人都不会去。
这不是勇,而是莽了。万一出事了,难道以后董仲颖的手下都和别人说你们知道莽王的莽,是从哪里来的吗?
董仲颖的很多手下都想要彻查这样的流言从何而来,但是知道内情的人却阻止了。
因为这些流言是董仲颖派人送出去的。
对于这样的做法,张济很是不理解,他带着这个疑问询问了贾诩道:“过去我负责洛阳的时候,您教我对于不利于秦王的流言,要第一时间打击源头,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流言的发生,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秦王要主动制造流言呢?”
贾诩回答道:“这就是秦王高明的地方,因为即使秦王没有制造这些流言,很快,这些同样的流言也会出现,因为这就是陆逊的目的。但是,如果秦王主动制造了这些流言,那么事情的主动权就会回到我们手上。这就是堵不如疏的道理。”
张济听到贾诩的话语还是不明白。
贾诩继续解释说:“你的侄子张绣和过去的益州人张任是师兄弟。”
“不可能!”张济当即否认了这样的说法。
贾诩又继续说道:“那么接下来,还有很多人告诉你这样的事情,甚至还为你的侄子和张任‘找到’了一个师父,蓬莱枪神散人。”
贾诩接下来说了一个故事,包括了张绣和张任是怎么在“蓬莱枪神散人”童渊的手下学习的,甚至他们一同去冒险的故事。
贾诩的故事很真,甚至张济都开始怀疑张绣是不是和那个叫做“蓬莱枪神散人”的童渊学习过。
看到张济相信了自己的故事,贾诩不由的苦笑道:“你侄子的枪是和你学的。”
张济这才反应过来,刚才的一切都是贾诩编造出来的。
“你看,现在整个流言都已经传播成了这个样子,如同秦王怕了陆逊的流言一样。”贾诩说道。
“那接下来呢?”张济问道。
“接下来,那就继续传播流言。”贾诩说道,“我听说‘赵将军’也是这两个人的师弟,他同样也是‘蓬莱枪神散人’的徒弟,甚至还是关门弟子。”
接下来,贾诩又说了一个更为“玄幻”的故事,什么赵云的枪是大蛇所化,什么“蓬莱枪神散人”将最后一招只传授给了赵云等等。
只不过到了现在,张济也不相信这样的故事了。
“这时候,如果有人修正我的故事,恐怕也无法取信于您了。”贾诩说道,“因为我是第一个传播这个流言的,所以我的可信度是最高的,即使剩下的人说得再好,他们也只是拾我的牙慧罢了,这样的流言很快就能平息。即使有些聪明人可以看出这样的把戏,但是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人云亦云的蠢货。”
听到贾诩的话语,张济立刻明白了过来秦王这样做的目的,丝毫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为了蠢货中的一员。
接下来,董仲颖的第二步就开始了。
很快有新的流言传了出来,那就是董仲颖不愿意去的原因。
传出流言的始作俑者信誓旦旦的表示,“秦王之所以不敢去赴宴,那是因为陆逊喜欢男的,这也是刘备不得不投降秦王的原因。”
不得不说,董仲颖作为上辈子活在信息时代的人,看到过的猪实在是太多了,这个谣言的水准让贾诩都不得不称赞一句。
有的人听说了这个谣言,他们对于董仲颖不去赴宴表示理解,他们也不想和陆逊这样的人一同饮宴,甚至还有人信誓旦旦的表示,为什么秦王等到了陆逊走了之后,才发信去夏口邀请纪灵等人赴宴的原因。
有的人不相信这个谣言,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刘备会投降董仲颖,毕竟刘备可是过去最为坚定的反董派,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的人物,连这样的人都投降了董仲颖,这其中必然有独特的原因。
当黄盖听说了这些流言,甚至不顾重伤的身体都来见陆逊,他对陆逊说道:“我们不能够放任这样的谣言,不然孙家和您的名誉损害的过于厉害了。”
陆逊苦笑着对黄盖说道:“这就是董仲颖厉害的地方,当我听说董仲颖开始主动放出因为害怕我而不敢赴宴的流言的时候,我就知道他必然会有后手,只不过我没有想到他的后手会如此的有效,而且又这样...”
陆逊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独特。他的流言效果太好了,不仅打击了我们的士气,污蔑了我的名声,甚至让我们用这样的一件事情做文章都不可能,以后一旦有人提起这样的事情,所有人都会想起那个传言,根本就不会关注董仲颖是否会赴宴这样的问题。”
“而且,在刘备为什么会投降董仲颖这件事情上,我们根本就解释不清楚,即使勉强解释了,对于我们的军心打击也是巨大的。”
黄盖叹了一口气道:“那我们就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吗?”
陆逊犹豫了半天说道:“有一个办法,恐怕这也是董仲颖希望我们去做的。”
黄盖问道:“是什么?”
陆逊说道:“出战,现在董仲颖的舰队还没有恢复,他的水军还是远远比不上我们的,如果我们可以去攻打他在三江口的营地,在他的营地前骂阵,那么这一切都可以还给他。”
黄盖道:“我虽然身上有伤,但是我出战的心却没有变,即使让我这把老骨头埋骨江中,我也是愿意的,你有了策略自然去施行就好了。之前董仲颖被我们逼在营地,他也只能让李傕做出一些无能的试探,这一次一定是同样的。”
只是陆逊担忧的说道:“而我担心这一次我又落入了董仲颖的算计之中,这一切说不定是一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