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韩泰震惊地看着宣帝,这一瞬间,他感觉眼前的男人,再无半分从前的影子。
那个曾经疼爱他们的父皇,在这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
韩泰一时间有些失神,跌坐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韩承乾眉头微蹙,眼中满是无奈与复杂,依旧保持着方才的姿势。
几个武将对视一眼,皆都没说话。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也并不同意和亲一事,但商议此事,却也不能拿当年的白马之盟说事——这无异于揭开宣帝的伤疤,更是整个大宣的耻辱,也是他们这群武将的耻辱。
“陛下息怒!”眼见宣帝盛怒之下可能要重罚青王,一直沉默旁观的户部尚书戴昼,只得连忙出列打圆场。
他深知陛下内心其实也极不愿和亲,只是碍于局势需要权衡。青王这番话虽鲁莽,却未必不是说中了陛下的痛处。
此事有关互市,户部已经为此做了诸多准备,断没有让此事因为和亲一事彻底中断的道理。户部断不得,朝廷更断不得。
为今之计,便是要想个好办法,既要解决和亲一事,又要妥善完成互市一事。
看着殿中跪着的韩泰,戴昼心中便浮现出一个身影——或许王平这小子会有其他出人意料的办法,能够解决此事也说不定。
当即,戴昼向前迈出一步,拱手道:“陛下,青王殿下爱妹心切,言语虽有冲撞,其情可悯。
眼下当务之急,是议定应对草原使臣之策。和亲之请与互市纠缠一处,颇为棘手。老臣听闻,将作监郎中王平,虽年轻,却常有机杼之见,于经济事务亦有独到看法。
方才青王殿下既言是从他处得知消息,不如召他前来?或可从另一角度,为陛下剖析利弊,提供一二思路,以备参考。”
戴昼此言,既给了宣帝一个台阶下,暂时搁置对韩泰的处罚,又将焦点拉回国事讨论上,同时提议引入王平打破眼下僵局。
闻言,众大臣转头看向戴昼。萧靖远两人捋须点了点头,觉得此法可行。
武将一边,程明虎眉头一皱——这事可不是个露脸的好事,刚想拱手出列替王平拒绝,可转头一看不动如山的牛达,便又悄悄退了回去。
老牛这家伙这么稳,指定有猫腻。
阶上,宣帝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冷冷瞪了跪在地上的韩泰一眼,终究没有立刻发作。
他沉吟片刻,觉得戴昼所言有理,王平此子,确实时常能有些出人意料的想法。于是挥袖道:“准!速宣王平觐见!”
……
不多时,王平被宦官引着,再次踏入气氛凝重的御书房。他快速扫了一眼跪地的青王、面色沉凝的太子以及诸位重臣,心中了然,恭敬行礼:“微臣王平,叩见陛下。”
宣帝直接问道:
“王平,草原求亲之事你已知晓。朕问你,对此事,你有何看法?”
“草原?求亲?”
王平一时怔住,心中有些无奈,不过方才望着韩泰离去的样子,他就知道这次定然会被叫过来,所以早已有了腹稿,深吸一口气,不慌不忙地答道:
“回陛下,若单从表面利弊而言,允准和亲,确有三分好处:
其一,可暂缓边陲兵戈,予我大宣休养生息之机;其二,联姻或可促进互市,短期内确能互通有无,惠及边民;其三,亦可借此窥探草原内部虚实,示之以柔,麻痹其心。”
听到王平竟先陈述和亲之利,宣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文官那边神色各异,戴昼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韩泰猛然抬起头,瞪大眼睛盯着王平双眼赤红,韩承乾轻轻踢了踢韩泰,缓缓摇头示意稍安勿躁,他可不相信能写出那篇草原之策的人,会这般容易同意和亲。
见到韩承乾这般神态,韩泰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紧紧攥紧拳头,不经意间看了眼几部尚书的位置,又紧紧盯着王平沉默下来。
武将这边程明虎、牛达,看着王平是一脸狐疑——他们绝不相信这小子会真心支持和亲。
果不其然,王平话锋陡然一转,声音提高了几分:
“但是——”
此话一出口,宣帝缓缓抬头,众人的视线也陡然聚集了过去。
王平面色沉着,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朗声道:
“陛下!此三点所谓好处,不过饮鸩止渴,看似甜美,实则遗祸无穷!草原此请,绝非真心求好,实为试探我大宣之底线!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他回想起那个时空里一个强大王朝的气节,胸中一股豪情激荡,声音愈发铿锵:“微臣曾闻古之豪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此乃一国不屈之脊梁!而我大宣之尊严,当立于‘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之上!”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宣帝本还因他前半句话而微显失望的神色猛然一怔,听了这十字,如同黄钟大吕在耳边敲响,心神俱震!他不由自主地重复了一遍,眼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
这是何等的豪情壮志!何等的帝王气魄!何等不屈的民族气节!
王平的话语愈发激昂:
“陛下!一个国家最为强大的尊严,正源于此!若是靠女子和亲换来的和平,我大宣君臣百姓,又有何颜面活在这委曲求全而来的虚假安宁之下?
国与国之间,归根到底唯有利益与实力!除此之外,任何怀柔手段若非建立在强硬的底气之上,皆不过是自欺欺人!”
“再者,番邦肖小,不外如是!在一个国家的尊严和原则问题上,容不得半分让步!这,才是一个中原皇帝应有的霸气和气节!今日若退一步,他日便需退百步!
唯有展现出绝不妥协的姿态,让彼辈知我底线,畏我决心,方能换来真正的尊重与和平!”
王平的话语如金石掷地,在御书房内回荡。每一句都砸在在场众人的心上,尤其是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以及“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宣言,
更是让宣帝眼中光芒大盛,先前因权衡利弊而产生的阴霾仿佛被一扫而空,一种更为宏大、更为刚烈的气概在他胸中升腾而起。
太子韩承乾紧握的拳头微微松开,看向王平的目光充满了惊异与认同。就连跪在地上的青王韩泰,也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王平,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人。
宣帝缓缓坐直了身体,之前的怒容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思索和逐渐坚定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