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文化都有这种提携学弟学妹的传统。】
【名校毕业生进入社会之后,在校招的时候,更会优先考虑母校的学弟学妹。】
【毕竟,每年大厂的招聘机会有限,这样就可以完成对社会稀缺职位在文凭上的护城河构建。】
【进入工作以后,职场上学长学姐对学弟学妹的提拔也是应有之义。】
大唐时空位面。
李世民眉头微皱,冷哼了一声:
“说的好听,同窗互荐……这不就是结党营私吗?”
他对于这种事,历来是不喜欢的。
不过,他心中也很清楚,这种事不可能完全杜绝。
水至清则无鱼。
在历朝历代的朝堂上,都或多或少存在同乡党、同门党等情况。
甚至不少官员,还特别喜欢提拔同乡或同门的官员。
认为这多少算是自己人,提拔起来毫无心理负担。
而像眼前视频中棒子国的这种情况。
就类似于提拔同门之人。
【所以,尽管棒子国有着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学普及率,但严格说来,只有SKY天团的毕业生才有美好未来。】
【咱们经常看棒子国电影,都会有描述反复的、连续不断的、越挫越勇的考学过程。】
【但这种靠自己努力就能进去的桥段,配上煽情音乐,主人公成功后灿烂的笑脸,只能在电影里面出现。】
【在现实里,由学阀和财阀组成的门阀家庭,会拿走80%以上的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这SKY天团的录取名额。】
【2%的录取率中,只有20%留给普通人来争取。】
【不仅如此,棒子国《中央日报》曾公布过一项调查数据。】
【从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里,出身贫寒的大学毕业生比例,从13.4%骤降到的5.8%。】
弹幕飞出——
【这就是现实,寒门难出贵子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实际情况。】
【这就叫根本性垄断,学阀财阀垄断了三所顶级大学的名额,然后这三所大学的毕业生占据了政坛、商界的好机会,压根就没给贫寒子弟留太多出路。】
【留了一点名额给普通人,也是为了选出普通人中的精英,将其吸纳入上层阶级。】
……
看到这里。
历朝历代众多的贫寒读书人心中长叹一声。
“都是资源上的倾斜与垄断啊!”
出身的劣势,会让他们这些人的求学上进之路变得无比艰难。
没想到,在千百年之后的后世棒子国,也会是这种情况。
并且,学阀财阀霸占80%的名额,只留给贫寒子弟20%的名额,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大宋时空位面。
赵匡胤看着高空玄幕,眼泛思索之色。
棒子国的这种情况,与唐朝时候的科举,倒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曾经在唐朝,门阀世家也说得上是垄断了科举。
其中只有少部分天赋异禀的普通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而这些学阀和财阀家庭拿走名校录取名额的方式,就是依靠各种加分项目,包括初中高中的时候发论文这种模式。】
【比如棒子国法务部部长的女儿,高中的时候去医学院实习了两周,就成了一篇病理学论文的第一作者,然后被高丽大学录取。】
【而反观普通家庭的学生,流行的说法是“四当五落”,一天睡四个小时的考生会当选,也就是考上想去的大学,睡五个小时的就只有落榜。】
大明时空位面。
出身贫寒的宋濂,在心中长叹一声。
相比高门大姓的子弟,贫寒子弟想要博取功名,几乎是难如登天。
想当初,他因家贫,家中又无书籍,只能去别人家借书来读。
而为了按时归还人家,他时常在寒冬腊月里抄书到深夜,连手足皲裂,砚台结冰了也不肯停下。
反观那些高门大姓的子弟,书籍经典、名师考据样样都不缺。
在这种情况下,贫寒子弟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竭尽全力的刻苦努力!
如此才有机会获得出路。
否则就真的只能一辈子,甚至几世,都如茶盏里的劣茶一般,死死沉在底部。
【这种内卷,导致棒子国高考有两种盛行的产物,第1个是补习班,第2个是复读。】
【被私人补习班剥削的家庭财富、被压榨的年华青春、循环往复的一次一次复读,为的就是去争夺学阀吃剩下的那20%,为的就是那做做样式,走走过场的上升通道。】
【每年棒子国高考,都可以看到父母在考场外磕头作揖,求神拜佛,产生了风景独特的考试应援文化。】
【同校低年级的学生,也会在当天去为复考的学长学姐们跪下来祈福。】
伴随着旁白字幕。
玄幕视频插入播放了相关的影像内容。
看着那些在考场外磕头作揖的棒子国考生父母,不少古人在心中叹息一声: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们以为自己跪拜的是神灵,其实让他们下跪的是学阀,是姿本。】
【他们以为子女以青春,以身体,甚至以全世界数一数二的自杀率夺取来的是未来。】
【其实,他们争抢的是学阀吃剩下的残羹冷炙,是落在地上沾灰的骨头,是大户人家大发善心时候打赏的一点油腥。】
【这里面的辛酸,大家品一品。】
弹幕飞出——
【相对棒子国这种提前垄断名额的情况,我国的高考,算是很公平了。】
【哎,普通人生活在棒子国那种由财阀控制的国家,确实太难了。】
【棒子国严肃电影拍了一大堆,何尝不是对现实的无奈幻想呢?】
历代众多古人看到这里,心中再度叹息一声。
百姓被死死摁在底层,所有资源都成了上层狂欢的砝码。
看来即便是在后世,有着网络的影响力,能改变的也十不足一啊。
这种情况,确实对普通人太过残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