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天幕再次亮了起来。
【盘点历朝历代正史与野史死法不一致的皇帝!二!】
...
“嘿嘿,又可以看视频了,只不过这次没有了乾隆时不时的出来露个头,怕是会少很多的乐趣啊。”
天幕上,刚刚才出现标题,汉高祖刘邦的画面就出现在了旁边。
...
“你!可恶...”
清朝,顺治,康熙,雍正,嘉庆等皇帝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特别的难看起来。
...
“哈哈,汉高祖这也太能伤人了。”
...
【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元顺帝妥欢帖木儿,50岁,病死。
关于这位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元顺帝的死亡,并没有什么疑问,就是病死,没有其他什么野史的死法。
不过,这位元顺帝的出身却有野史。
说是宋恭帝赵显投降之后,被忽必烈打发去吐蕃当和尚。
后来赵王路过甘州,看到赵显年老孤独,觉得有些可怜,就送给他一个回回女子。
后来这位女子给赵显生了个儿子。
有一天,后来的元明宗和世?,当时的周王路过那里,发现有五彩龙气升腾,就把这母子给收了。
这对母子就是后来的元明宗皇后罕禄鲁迈来迪和元顺帝妥欢帖木儿。】
...
“啊?元朝皇帝是我大宋的种?这有点太离谱了吧?”
赵匡胤哈哈大笑了起来。
...
“何止啊,朕记得,那啥,那啥,对,天幕之前不还说过,也有人说建奴皇帝是宋徽宗宋钦宗的后人嘛,宋朝牛逼!”
明武宗朱厚照也露脸了。
...
宋朝,各大时空的皇帝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
“什么?胡扯嘛,这不是,这肯定那些明朝人瞎编的!”
忽必烈顿时气冲冲的说道。
...
“该死,可恶,朱元璋,你也搞建奴那一套是吧!你个讨饭的!”元明宗和世?也是气得大骂了起来。
...
“朱元璋,你个讨饭的!”
元顺帝也嚷嚷了起来。
...
朱元璋先是一脸的错愕,接着又是怒骂道:“你们这几个蛮夷,少往老子身上扣帽子,老子才不搞建奴那一套,老子怎么知道是谁编的故事!”
...
【这个说法,出自元末明初权衡所着的《庚申外史》,成书于洪武初年,主要是记录元顺帝时期的编年体史书,里面有很多的有价值的史料。
因此,在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修元史的时候,被史官拿来作为素材之一。
当然,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故事应该是假的,可能起源于曾经元文宗曾经昭告天下,说妥欢帖木儿不是元明宗的儿子。
再加上当时很多人都对元末的黑暗统治不满,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故事,至于权衡,同样也是对元末黑暗统治不满,可能因此就将这个故事给整到了书里。】
...
“忽必烈,元顺帝,看到没,这跟老子有什么关系,怪只能怪你们自己!”朱元璋哈哈大笑道。
这下,忽必烈,元顺帝都卡壳了。
特么的,怪错人了,还打脸来得这么快。
...
【当然,这个故事,还有后续,是有个叫做袁彻的人编的,说是朱棣听说了元顺帝出身的故事之后,果然是越看那元顺帝的画像越像宋朝皇帝的画像。
总的来说,这个元顺帝出身的故事,在明朝时期流传非常广。
另外,再提一个,这位元顺帝和天启帝一样,都是木匠活干的贼厉害的皇帝,如果他俩在一个时代,应该可以成为好朋友。】
...
“当皇帝就当皇帝,干木匠活干什么!”朱元璋冷哼了一声。
...
【元朝第十位皇帝,元宁宗懿璘质班,当了53天的皇帝,生病早夭,7岁。
没有野史。
但不知道哪里冒出来了一个说法,说是《元史》藏着掖着不肯说,在太医档案里记载,他上朝前每次都要咬大臣,死前自己咬着自己的胳膊说有狼在咬他的骨头。
如果按照这个说法,可能是感染了狂犬病毒。
但是,这个说法,既没有出现在正史,也没有在那些野史书籍里看到,不知道到底是出自什么地方。】
...
“什么东西,哪来的故事?这不是扯淡吗?”元顺帝冷哼了一声。
...
【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80岁,在位34年,比元顺帝在位时间稍微短一点点。
为啥忽然跳到元朝第一位皇帝呢?
主要是因为元朝的皇位继承,太他娘的乱了,而且不少皇帝的死因也跟这个乱有关系,所以从前往后说吧。】
...
“他娘的!”忽必烈冷哼了一声。
...
“蛮夷就是蛮夷,不懂礼义廉耻,就知道互相乱砍,最终祸害的也是天下百姓!”
赵匡胤冷哼了一声。
...
“你!”忽必烈瞪着老大个眼睛,最终没有说话。
...
【忽必烈的死因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年龄太大,衰老病死。】
...
“这蛮夷,活得还挺长!”赵匡胤呵呵一笑。
...
“赵匡胤,你找事是吧?”
忽必烈猛的一拍桌子。
...
【元朝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铁穆耳,42岁。
正史:病死。
野史:没有。
因为忽必烈的太子真金只活了43岁就因为禅位风波被吓死了。
所以后来忽必烈死后,皇位就传给了真金太子的老三铁穆耳。
至于真金太子的长子甘麻剌,因为不受他亲妈的喜爱,虽然一开始忽必烈是有打算将来传位给他,开始培养的,最后,还是变成了培养老三铁穆耳。
所以,这元朝的二代皇帝,也是一个传孙不传子。
而这个元成宗铁穆耳呢,也是一个喝酒喝死的皇帝,早年就经常因为酗酒的事情,被忽必烈拿着鞭子抽,但就是不改。
25岁左右就出现了严重的痛风等情况,最终在42岁病死。
专家们认为,他的病死,和酗酒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属于是喝垮了身体。】
...
“哦,想起来了,这货之前被盘点过,喝酒喝死的皇帝,这蛮夷王朝,好像很多人都是喝酒喝死的。”
赵光义呵呵一笑。
...
元世祖时空,忽必烈阴沉着脸,道:“喝喝喝,喝你娘喝!以后他娘的谁再敢喝酒,老子就不是抽两鞭子就算了,老子直接抽死他得了!”
...
元朝各时空,好些个皇帝都被吓了一个哆嗦。
...
【元朝第三位皇帝,元武宗海山,30岁。
正史死因:病死,被酒色掏空。
野史:狂喝三天,胀死!被弟弟毒死。
元武宗海山,是忽必烈的曾孙,真金太子的孙子,元成宗铁穆耳二哥--答剌麻八剌的儿子。
元成宗没儿子,所以他死后,皇后等人觉得拥立忽必烈的孙子,忽必烈第三子的儿子安西王阿难答为皇帝。
但是,元朝第四位皇帝爱育黎拔力八达,也就是海山的弟弟,发动了兵变,控制了忽里台大会。
最终,海山被推举为新任皇帝,而出力最多的爱育黎拔力八达则是被海山立为了皇太子。
想要学习赵匡胤和赵光义的金匮之盟。
最终,海山也因为长期过度酗酒,当了三年的皇帝就病死了。
而野史说法则有说他狂喝了三天的酒,最后腹胀如鼓,就此暴毙。
当然还有传闻说是爱育黎拔力八达下毒毒死了他。
因为,大家都知道,金匮之盟这种类型的盟约,就是个扯犊子的玩意,哪有皇帝继位了不传给自己儿子而传给侄子的?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元武宗海山在继位之后,有几个大臣就劝他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想要让弟弟继位,百年之后,再传回给自己的儿子,做梦呢?
元武宗也因此听进去了,在后面确实是有意的在削弱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权力。
因此,这个被毒死的说法,大概可能来源于此,不过,这个说法没有那种野史书籍记载,主要是作为故事在民间传说中。】
...
“喝喝喝,喝你娘啊喝,你要是不喝绝种,有这么多屁事吗?”忽必烈气得乱骂道。
...
元成宗时空,元成宗看到忽必烈这么骂自己,那脸色是又青又红。
...
宋朝,赵匡胤,赵光义等人的脸色也是十分的难看。
...
【元朝第四位皇帝,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35岁。
正史:和海山一样,都是非常简单的记录病死。
但学者们结合他们的生活习惯等等,推测,也是因为长期酗酒,导致身体被破坏,早早就病死了。
野史:被他妈毒死了!
这个说法是说,他妈答己很喜欢海山,海山死了,他妈答己怀疑是他干的。
再加上他多次将他妈答己的情人铁木迭儿给罢免官职,
以及他想要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引起了他妈答己的愤怒,最后将他给毒死了。
这个说法也没见于那些常规的野史书籍,主要也是传说!】
...
“什么?妲己?这个名字好啊,这些蛮夷,怎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啊?看来,多半是她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
汉高祖刘邦笑呵呵道。
...
“混账,刘邦,你自己的儿子孙子还不是被吕雉给弄死的几乎绝种了,这可不是传说,是正史!”
忽必烈气得大骂道。
...
“你...”
一瞬间,汉高祖刘邦就被噎得满脸通红!
...
“可恶,哈哈,让你这个汉高祖笑话祯,这下怎么样?呵呵呵!”
元仁宗哈哈大笑了起来。
...
结果,下一刻,忽必烈暴怒的画面又出现在了天幕上。
“你笑你娘啊?喝你娘个头啊!喝喝喝,喝你娘的!”
...
【元朝第五位皇帝,元英宗硕德八剌,21岁。
正史:被野史中他奶奶的情人铁木迭儿的义子给刺杀了
野史:没有。
元英宗是爱育黎拔力八达的嫡子。
没错,金匮之盟果然是不靠谱的。
本来按照当初的盟约,爱育黎拔力八达应该立海山的儿子元朝第十位皇帝和世?为太子的。
但是他反悔了,最终逼得和世?躲到了察合台汗国。
至于这个元英宗为什么被刺杀,看起来像是一场突发的“南坡之变”。
实际上和元英宗想要从太皇太后答己手上夺回权力以及推动改革触动了蒙古贵族的利益息息相关。】
...
“好好好,铁木迭儿是吧,敢刺杀皇帝,来人啊,去把他给朕抓来,还有他的九族,全都给老子诛杀了!改革有什么不好?这些苟日的守旧贵族!哼!简直就是帝国伟大之路的绊脚石!”
忽必烈气得当场掀翻了桌子。
...
一下子,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时空,三个皇帝看到忽必烈都这么说了,也是纷纷怒吼着要将铁木迭儿给诛九族了!
...
【这里顺带扯点淡。
之前我们曾多次提到在阴谋论患者的故事里面,明英宗被说成是遭到文官集团的背叛,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而不少人则是经常说一句什么,明英宗,明英宗,能叫英宗,会是那样烂吗?
说这样话的人,那就是纯属不懂历史。
就像这都2025年了,还有一些人黑岳飞的时候,说什么就凭他想要迎回二弟,宋高宗杀他就不冤。
这就是什么?没文化硬装自己有文化,却一点功夫也不肯下,只能让人笑死!
事实上,英用在庙号上,可不是那什么英明神武,英雄无敌什么的褒义。
英宗这个庙号,是一个中性偏贬义和带有一些惋惜的庙号。
大概的意思就是有志向但是结局不好,在位期间发生过动荡等等。
如果说第一个宋英宗是开头的,或许这个时候给他用英这个庙号还更偏向于中性,但后面两个,一个元英宗,一个明英宗,那就是明显的中性偏贬义了。
毕竟,在古代历史上,一个庙号要是被前人用烂了,后面的人再用,那意思就很明显了。
就比如唐高宗,宋高宗,清高宗,这原本可是顶级的庙号了,但是自李治开始,就开始不行了,再被宋高宗一搞,那真是彻底的烂掉了。】
...
“啊,说起来,这清高宗乾隆呢?清朝的皇帝们呢?今天怎么这么安静了,往常不都要频繁露脸的吗?”
汉高祖刘邦又出现在了天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