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人才啊,没想到皇甫嵩的孙子这么厉害,学什么成什么!他们家现在都在干什么?”
魏武帝曹操摸着胡子,面带微笑,显然是看上了这个皇甫谧。
...
“骠骑将军的子孙,当真是厉害啊!”
南汉刘备也是感叹了一声。
...
“人才啊,人才!”
汉高祖刘邦也点头。
...
【自此以后,皇甫谧就开始潜心专研医学。
他将自己的重心放在了针灸之上。
针灸医道,可谓是源远流长,
周朝时期,就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等医书传世。
(于1973年,出土于汉初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家族墓地-马王堆汉墓。)
《黄帝内经·素问》里也有很多针灸的知识,而《黄帝内经·灵枢》更是专门讲针灸的,又被称为《针经》。
汉初名医涪翁也有专门讲解《针经》的着作。
只不过,这之前的各种有关针灸的医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内容复杂深奥,还有很多重复,各种书上面的内容也多有对不上的。
皇甫谧见此,就起了将针灸一道的书籍给重新整理编纂一番,删繁就简,改进错误的想法。
但当时,书是很宝贵的,虽然蔡伦已经发明了纸,但大多书都还是竹简的,各家学者也是将自家的书视作珍宝,轻易不肯外传,甚至出借都很难。
皇甫谧是到处求人,想方设法,借来了很多的书籍学习和参考。
最终,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就在皇甫谧68岁去世的这一年,他的传世巨作《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终于面世了。
这部医书,乃是皇甫谧以《灵枢》《素问》《黄帝名堂经》为基础,经过严谨细致,多方考证,外加自己的治病经验总结而成。
书中去掉了重复,删改错误,改掉浮夸辞藻,用通俗易懂的词语编纂。
全书共收录了穴位名称349个,比《黄帝内经》多了189个,并且将当时各种书籍中同一穴位出现不同名称,同一名称出现不同穴位的情况都进行了统一名称,并归类总结。
书中的针灸疗法,涉及了内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超过百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此书面世,便成了后世医家学习针灸的标准医书,对针灸学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被誉为中医十大经典之一。
时至今日,当贵族们还在不遗余力的贬低中医之时,针灸学却已经风靡全球。
世界卫生组织也已经将针灸学列入了治疗专项。
要知道,现在的世界文明话语权,还掌握在红毛手中,而红毛们还在不遗余力的试图打压我华夏文明的复兴。
就像所谓的风靡了百年的,代表所谓的世界最高等级的奖项,诺尔贝贝奖。
科学方面的,基本就不可能给到华夏籍的科学家,最多就是加入了他国如阿美的华夏裔可以。
也就一个屠女士,因为成功提取了青蒿素,被给了个医学奖,也算是在科学类里面。
文科类,那就不用说了,为了掠夺他国资源发动战争的人,可以被授予和平奖。
面对入侵,出卖自己祖国的人,可以被授予和平奖。
但凡是红毛们设立的,包括其他低一级的奖项,只要你讲华夏的优点,华夏在复兴,无论文学水平多高,那都不可能获奖。
只有那些把华夏描写得十分黑暗,十分落后的垃圾玩意,跪舔红毛的,才能得奖。
正如某位评论家说的,诺尔贝贝文学奖,那就是给汉奸准备的。】
...
“什么玩意啊?这些红毛简直倒反天罡,哼,等着,不用等后世,等我大明厉兵秣马,就来找你们!”
明成祖朱棣瞬间暴走。
...
“他娘的,等着,看本霸王如何扫平你们这些恶心的红毛!”
西楚霸王项羽一脚踹翻了桌子。
...
“他娘的,这群都还长毛的野人,偷了我华夏的知识,不感恩戴德,还敢爬到我华夏文明的头上,我看他们的脖子是真的很痒,等把建奴祖宗这个死垃圾灭了,看本汗再去那什么欧罗巴走一圈!”
成吉思汗拔出佩刀,一刀砍在了桌子上面。
...
“这些洋妖,给朕等着,偷了我华夏的文明,竟敢反噬其主!早晚我太平天国要以牙还牙,以血还血,让你们跪下!”
洪秀全握紧了拳头!
...
一时间,天幕上又是各种怒吼和辱骂,至于骂的是谁,那当然是洋人和...
...
清朝,金国,各路皇帝那脸色,难看得很。
...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医自然也是处在被打压之列,在世界其他国家,除了东亚这些数千年受到华夏文明影响的国之外,基本都不被认可。
当然,即便是这些东亚的国,那也是一个劲的想要抢走我们的中医,就比如那个被阿美训得屁股高高撅起的倭寇,还有南玉米棒等。
当然,他们还不止是在自己的地盘否认中医,还在我们华夏暗中挑动,以不科学的名义,极力的贬低中医。
所以,针灸学能够获得世界的认可,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那的确是难得。
并且,皇甫谧的名声,在华夏之外的世界的知名度,则是达到了和孔子齐名的程度。
要知道,虽然红毛们这几百年来高傲得很,但也不得不承认我华夏的至圣先师孔子的伟大,并将其和他们那有些连真假都存疑,事迹神话过度的先祖圣贤并列。】
...
“啊,这,这...这太过了,我,我怎敢和至圣先师相比!”
晋武帝时空,皇甫谧看到这里,差点没激动到摔倒在地上。
...
“嚯,这皇甫谧这么厉害吗?这必须是我大魏的人才。”魏武帝曹操道。
...
“这是我大晋的人才!”晋武帝司马炎哼了一声。
...
“去你娘的司马家,废物,垃圾,你什么小晋只能去和建奴玩!”
魏武帝曹操骂道。
...
“你,你...”
司马炎差点又晕了。
...
“别吵了,你们两个都不是好东西!”汉高祖拍了一下桌子。
魏武帝和晋武帝见状,都在各自的时空闭嘴了。
...
【除了在医学上的成就非常高之外,皇甫谧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很高。
除了前面咱们说的《帝王世纪》《年历》之外,还有《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郡国志》、《国都城记》等文史类着作。
还有为鬼谷子第一个作注的《鬼谷之注》,小说《玄晏春秋》,以及诗词歌赋等等。
司马昭曾征召他,被他拒绝,司马炎更是征召了他四次,全都被拒绝,只一心要完成自己的医学着作。
这就是针灸鼻祖-皇甫谧!】
...
“哈哈哈,司马家的东西,看看,还你小晋的人才呢,人家根本就懒得搭理你们!”
魏武帝曹操大笑道。
...
“你,你,你,他,他只是不想做官,就算在你魏国,那肯定也是一样的。”晋武帝司马炎道。
...
“这是个人才,真的是个人才,这本就是我大汉的人才,既然他不想给那魏晋效力,不如招募来我大汉呗,我刘邦最重视人才了,请天幕给个招募机会吧。”
汉高祖刘邦道。
...
“就是啊,这么多人才看着不能招募,心痒难耐啊!”
明太祖朱元璋道。
...
只不过,虽然很多帝王都露脸表示了想要招募的意思,但是天幕却并没有动静。
...
【华夏古代十大名医--东晋--葛洪。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
出自琅琊葛氏,和诸葛亮应该在很多百年前是一家。
不过,他那时候,应该是在江南了。
因为他是三国时期,道教灵宝派祖师、神话故事里四大天师之一的葛玄的侄孙,所以世人称之为小仙翁。】
...
“嚯,葛玄,四大天师!”
魏武帝曹操惊讶了一声,因为他听说过葛玄的名声。
...
【虽然葛洪出身名门,叔祖葛玄还很厉害,但他1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算是家道中落。
他很爱学习,经常去砍柴卖了换纸笔,然后抄书学习到深夜。
因为周围人都称之为抱朴之士,因此他干脆自号抱朴子。
这个词,出自《道德经》,朴指的是未经过雕琢的原木,抱朴的意思就是坚守清静无为,质朴无华的意思。
16岁时,葛洪拜了方士郑隐为师,学习道家学说和炼丹术。
这郑隐也不是别人,就是他叔祖葛玄的弟子,得到了他叔祖关于炼丹术的真传。】
...
“啥,又是炼丹!又是方士!这不是害人的吗?这怎么葛洪还成了十大名医了?”
秦始皇面色冷峻的说道。
...
魏武帝时代,葛玄看到秦始皇的画面,只感觉那老脸十分的尴尬。
...
东晋,葛洪看到这,也是一脸的尴尬。
...
【话又说到这里了,本人还是很好奇,这历史上好些个知名的道士,好像都会炼丹,并且活的岁数还很长。
这丹炼出来,到底给谁吃了啊。
虽然说,很多道士往往医术也挺不错,可真要是没事吃几粒仙丹,医术好也顶不住吧。】
...
“呵呵,还能给谁吃了,肯定是都给别人吃了!估计大部分都被那些皇帝吃了吧。”
汉高祖刘邦呵呵笑道。
...
“那个葛玄,你出来说句话,你炼的丹,你自己有没有吃!”
秦始皇再次对着天幕喊道。
...
魏武帝时代,葛玄那真的就是叫做尴尬死了,一句话也不敢说。
...
【公元304年,
这一年,是匈奴人刘渊建立汉赵政权的时间,是五胡乱华的开端。
这一年,葛洪加入了浙江吴兴太守麾下,镇压农民起义立了功。
第二年,他就想要去洛阳找炼丹制药一类的书籍,但因为江东有农民起义,所以没去。
或许是看到乱世,又或者本来就修道入了迷。
葛洪就想着不当官了,专心去修道炼丹。
后面他又拜了鲍靓为师,还娶了他的女儿。
到东晋建立之后,因为他以前的功劳,被赐爵关内侯,还得到了王导的招募,被授予官职。
327年,他听说交趾产丹砂,于是就请求去担任勾漏令(广西北流县)。
结果,他走到了半路,来到了广州,刺史邓岳就说可以把罗浮山给他,并给他提供原料炼丹。
于是,葛洪就干脆不去当官了,就留在了罗浮山,炼丹讲学,听者众多。
363年,葛洪去世,享年81岁。】
...
“什么?从小炼丹,还能活81岁?这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他真的是炼丹一辈子,自己不吃吗?”
汉武帝发出了疑问。
...
“整天炼丹还活了这么多岁,为什么?这是什么原因?”
秦始皇也是阴沉着脸发出了疑问。
...
【葛洪的代表作品叫做《抱朴子》,是道家经典着作之一。
其中的内篇主要讲的就是道家修仙那一套,本人也不是很了解,就不说了。
不过他的外篇则是讲的治世之道。
他的理念是,乱世必须要用重典,提倡严刑峻法。
对于儒墨道等等各家学说,他认为应该是兼收并蓄,有用就采纳。
并且他还非常反对那些儒生整天就知道坐在那里哔哔哔哔,一副衣冠楚楚的样子,一遇到正事就傻眼,嘴里说着道德,关起门来立马变禽兽。】
...
“哈哈哈,这个倒是说得好。”秦始皇道。
...
“一针见血啊,大师始终是大师,虽然他喜欢炼丹,但这些话没错。”
朱元璋微微一笑。
...
【当然,作为华夏十大名医之一,他在医学上的成就也很高。
在他的抱朴子的内篇里,就记载了很多植物类药材的各种信息,如生长环境,样子,治病的作用等等,对后面的医药学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他还有一本非常着名的医学书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肘后备急方》。
咱们前面说的屠女士提取青蒿素失败了很多次之后,就是从这本书里获得灵感,采取冷萃的方式,才成功从黄花蒿里提取到了青蒿素。
肘后的意思,就是可以随身携带的意思。
这本书的名字,意思就是随身携带的救急药方。
这书里记载很多的急救的方子,都是葛洪到处行医的经验,并且他还特地的总结,修改了很多的急救方子,将里面的那些不容易弄到的,价格很贵的药材给替换成常见的,价格便宜的药材。
堪称是古代版的急救手册!
时至今日,医学发达,各种急救手段,层出不穷,但《肘后备急方》里的某些急救方法,依旧还在被使用,依旧没有过时!
另外,他还有一本《金匮药方》,不过大部分都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