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林是在听完那我这边的信息之后,才明白当时发生了什么,不过在那个时候,他并不清楚杨佩宁是怎么做到的。
彼时的他,只能感受到一种类似“躯壳引力”造成的拖拽、随后以割线路径穿过月球。
又在穿过一片茫若无际的虚空、进入位于近地轨道的空间站时,秦玉林还以为自己会重新拥有“躯壳”,可是最后、在那道引力尽头等着他的,却只有一个杨佩宁。
其实这样说不太准确,因为秦玉林进入空间站后,并没有见到杨佩宁这个“人”,只是在一个看起来像服务器机房的地方,和杨佩宁进行了一些交流。
这又是一个奇怪的情况。
经过【黑境】改造的人类,在正常人类的眼中是不可见的,但对于其他、同样被【黑境】改造过的人类而言,是能看到、或者说能感应到彼此的。
然而在那个服务器机房一样的地方,秦玉林却始终没有“感应”到杨佩宁,哪怕是在两人交流的过程中,也就只能听到声音而已。
“……那不就是没在吗?”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打断秦玉林道:“一个‘房间’把你吸引过去,到了以后那里没人,只能听到杨佩宁的声音——”
“那不就是‘房间’里有某种装置,产生了一种类似‘躯壳引力’的指向性吸引,实际上杨佩宁根本不在那里,只是通过通讯器、或者广播之类的东西跟你交流?”
“……”
秦玉林听了我的话忽然沉默,但不是那种语塞的沉默,而是一种无奈、或者叫无语的沉默。
“我看起来很蠢吗?”
秦玉林扬起眉毛,用一种类似质问的眼神瞄着我:“你说的这些我也想到了,但我是亲历者,所以我知道不是这样的、我就是在那里见到了杨佩……”
“是‘听到’。”
“……我就是在那里听到了杨佩宁。”
秦玉林缓了口气继续道:“而且那个房间里没有通讯器,甚至连扬声器都没有,更没有什么制造‘躯壳引力’的装置,这件事一定是他亲自做的!”
“那你为什么感应不到他?”
“因为……”
秦玉林刚开口又忽然顿住,眼神瞟向缩成一团的、杨佩宁的剪影,语气忽然转成一种大事不妙的神经兮兮:“因为他变成了真正的【黑镜】。”
我思索着皱了皱眉:“所以……你们这些被改造过的,其实是看不到【黑境】的?”
“也不是完全看不到,但这个选择权不在我们,也就是【黑镜】想让我们看到的时候……诶?”
秦玉林摇头解释了几句,话没说完突然一愣:“你怎么不惊讶?”
我听到这话也是一愣:“惊讶什么?”
“杨佩宁变成真正的【黑镜】啊!”
秦玉林大叫一声,脸上明显多了点愤怒,但也不知道是在愤怒我的“不惊讶”,还是在愤怒他自己没有“升维”——不过这不重要。
摆手打断秦玉林的牢骚后,我便把杨佩宁之前跟我说的那些,挑着重点大概复述了一遍。
但这不是为了向秦玉林解释什么,而是想让他以“同类”的身份,帮我分析一下杨佩宁说的是真是假。
除此之外,我这次转移话题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试探眼前的秦玉林是真是假。
是的,直到现在,我依然怀疑这个秦玉林是杨佩宁搞出来的,动机自然还是打着“熟人”的旗号套取情报那一套。
但问题是秦玉林露面到现在,虽然没有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却也没有害我、或者向我打探什么之类的。
表面来看,这似乎说明秦玉林没问题,但也可能是杨佩宁在上次暴露之后、开始有了更多的耐心。
于是我们现在的情况——至少是我怀疑的情况——就变成了一种类似“借钱困境”的局面。
张三找李四借钱,却碍于面子不好开口,只能顾左右而言他的、试图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而李四察觉到张三的意图,却不知道张三的具体情况,所以也不好直接明问,于是也开始延长无关对话,通过“话题持续偏离目标”的变化,来迫使张三尽快将话题引回正轨。
将之代入到眼下,便是秦玉林转移话题、我就跟着他一起转移更多的话题,只要他是带着任务来的,时间长了就肯定会露出破绽。
不过这次我好像是猜错了。
在我说完“【黑镜】和【黑境】”、“杨佩宁变成真正的【黑境】”、“杨佩宁计划中断‘时间蝴蝶效应’”等信息后,秦玉林的“兴趣”几乎立刻就被转移了。
尤其是杨佩宁提到过的“白姓年轻人”,秦玉林听完明显眼神发亮,那个表情好像恨不得现在就去找人似的。
而在我说就连【黑境】都找不到那个人时,秦玉林又非常明显的失落起来,随后一脸颓废的躺在地上、兴致缺缺的分析起了其他部分。
不过说是“分析”,其实更像是一种信息补全,而且是我和秦玉林之间的、双向的信息补全。
先前我怀疑杨佩宁,除了他以前做的事情、以及我们双方的立场之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他说的那些、都是我无法即时验证的一面之词。
而秦玉林在空间站和杨佩宁交流过,又在这个“联盟梦境”中给杨佩宁做事,但其实两人的“合作”也不是亲密无间。
彼时、也就是两人在空间站的交流中,杨佩宁以“成为真正的【黑镜】”做条件,让秦玉林去帮他做事。
那个时候,针对E.c.S.o的剿灭行动还没开始,所以秦玉林虽然不信杨佩宁,却因为带着我给他的、打入敌人内部的任务,在“几番犹豫”之后还是选择答应下来。
但那个时候的杨佩宁,也同样不信任秦玉林,所以在他们进入这个“联合梦境”之后,那个“利亚姆”形象的人,才会表现出那种解离型人格障碍的割裂状态。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秦、杨二人合作后,杨佩宁确实给秦玉林布置了一些任务,所以对于杨佩宁那边的整体计划,秦玉林至少比我知道的多。
而这其中,就包括他刚刚提到的“备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