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的剧烈变化正在改变泰拉大陆的环境。进一步改变所有泰拉陆地生物的生存方式。
“越来越冷,莱塔尼亚那边已经冻死很多人。”
“毕竟来不及准备,突发之下也没办法。我们也是靠着感染者足够多,利用源石技艺紧急供暖才挺过寒流最猛烈的阶段。”
“老马,联络一下保护伞集团,我们需要更多的供暖设备。另外我对他们的室内农场很有兴趣。”
维多利亚境内,移动城市飞马市。托雷等人正在没有那么冷的办公室里讨论接下来的应对方案。
靠着感染者和源石技艺,以及托雷当初雇佣保护伞集团对飞马市做出的改装,这座移动城市顶住了灾难性的第一波寒流。
但顶住了最猛的一波不代表后面就安全了。天寒地冻的情况已经持续数个月,依然没有减弱的迹象。野外几乎成了生命禁区。
同时恐怖的低温也在时刻不停的考验移动城市,托雷不得不把几个骑士团中有技术的人集中起来,变成一个临时的抢修队。哪里冻坏修哪里。
飞马市目前的物资状况尚可,不过后续的补充就是老大难问题。同行的莱塔尼亚移动城市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正在讨论要不要返回莱塔尼亚境内。
目前各个移动城市都不敢停下来,一直保持着低速行进按照固定航线画圈。因为一旦停下来,就会被彻底冻住。
移动城市不可能无限制的一直动,哪怕是蜗牛爬一样的低速也会持续消耗源石。顶多是消耗的速度慢一些。所以各个移动城市必须想办法优先解决燃料问题。
恐怖的气候影响下,正常的补给手段变得特别困难。
莱塔尼亚方面已经没办法保证在维多利亚境内的移动城市和陆行舰能得到及时的源石补给。
飞马市要好一点,托雷紧急联络了附近的保护伞集团通讯中转站,得到了保护伞集团的部分输送。
哪怕是如此恶劣的气候,保护伞集团改装后的重型卡车依然能跑。他们还维持着救命的物流线。
莱塔尼亚方面也积极找保护伞协商供应物资的问题,可是他们来的晚,保护伞集团庞大的物流网现在也显得运力不足。需要保护伞集团运输物资的国家太多,根本顾不过来。
保护伞集团只能按照合作伙伴、长期客户、一般客户这样的分类来逐级供应。优先给排位靠前的供应。莱塔尼亚的顺位不高,只能得到一部分物资。
莱塔尼亚的体制,这部分物资直接就被双子女皇和选帝侯们分了。中下层必须自救,但他们想不出太好的办法。
保护伞集团公开了能够应对极端环境的重型卡车设计图,问题是有能力按照这个设计图制造的国家……很少。部分能造的国家产量也不高。
保护伞集团拥有完整的自动化供应链解决零件供应才能保持生产速度足够快。其它国家就没有这么奢侈的配置,主要靠人工。
哥伦比亚和维多利亚倒是有潜力爆一爆产能,可惜兄弟俩一个被邪魔骚扰还在战斗,另一个缺乏原材料。泰拉主流工业国家走的都是源石为基础的源石工业,在如今急需大量源石作为燃料来取暖求生的状况下,这类国家的工业能力都开始大幅度下滑。
维多利亚紧急找到雷姆必拓希望对方能提供足够的源石矿救一下,雷姆必拓表示可以卖、要自提!这个自提就成了难关,维多利亚人一度找到保护伞集团询问他们能否接单,得到不行这个回答。
这不是奥尔德姆搞针对,单纯是哥伦比亚和炎国方面下了很大的订单。保护伞集团没有足够的运力帮维多利亚运货。
保护伞集团正在扩大重型卡车的生产,奈何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拉满的。而且保护伞集团主要的产能要优先供应卡兹戴尔,保证萨卡兹的需求。
托雷能从保护伞那边拿到一些运力很不容易,自然要更有效的利用。单纯采购物资不太行,他想引进一些能够自给自足的设备。
保护伞集团的室内农场只提供给老客户,托雷觉得应该买一些,防止飞马市后面出现什么粮食危机。
佐菲娅和玛恩纳等人对气候的变化抱有乐观态度,或者说大部分泰拉人眼下都认为最可怕的一波极端天气过去后,气候会逐渐恢复。
托雷不这么想。他认为泰拉这个极端的气候变化会持续很长时间,如果进入星球周期性气候变化,那这个持续时间怕是万年起步。
星球自我调节引发的周期性气候变化持续时间非常漫长,几万年到几十万年都是可能的。换句话说,未来泰拉人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如今的极端气候下求生活。
不趁着现在准备一套合适的粮食生产设施,将来就很难。
-------------------------------------
“篝火晚会?我知道了,我会出席。”
从谢拉格返回卡兹戴尔的奥尔德姆没有休息多久,处理了一大堆保护伞集团事务后还要准备一下参加萨卡兹的传统新年庆祝活动。
以往萨卡兹穷的时候都不会把这种庆祝活动取消,顶多是办的寒酸一点。眼下自然是要往隆重的办,有保护伞集团全力支持的萨卡兹有充足的资源可用。
在能量护盾发生器保护下的卡兹戴尔地区并未受到外界极端气候的影响。萨卡兹们可以在保护伞集团设备的保护下安心度过这个重要节日。
跟一部分泰拉国家焦头烂额的现状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奥尔德姆研发的科技加持,萨卡兹在生存这一块已经拉满。奥尔德姆的技术力让萨卡兹们在可怕的冰期到来后依然能正常生活。
不过奥尔德姆依然在跟军事委员会和王庭沟通,调动足够的人手开始收集野外资源。
同时奥尔德姆也向雷姆必拓和炎国下了大单,准备从这两个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