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山。
如高山般耸立的布匹,一件跟着一件堆在了一起,远远看起来,甚为壮观。
空间中有蚕,可出丝,可制布。但这都需要一个过程,还需要不少的人手。
成品布山一出,就等于是晋阶版,解决了秦地缺衣的大问题。
就像是秦地有布票,可因为成品太少,每个月发下的布票都是十分有限,很多百姓还穿有着纸衣,夏天还好,一到了冬天,就要受苦了。
“来得是时候呀。”贾平安感叹出声之后,大手一挥,多印发布票,早日让百姓们都可以过了丰衣食足的生活。尤其是开城与唐灵两城的百姓,先给他们一点甜头,让他们感受一下大家庭的温暖。
按人头,一人先来一丈布。
当大街之上,每个活下来的百姓都拿到了精美的布匹时,每一个人脸上都笑开了颜。
对于很多老人而言,他们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可是现在,却很轻易的就实现了。
跪地膜拜,直称着秦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民心于这一刻完全倒向了贾平安这里。
这就是最可爱的百姓,他们没有什么过分的要求。只要能吃饱饭、穿上衣、有一个可遮风挡雨的地方,就已经很满足。
这样的大环境下,就算是有人找他们,请他们造反,他们也是不会同意的。
而百姓造反,哪一次不是被逼着活不下去了呢?
大量布票的出现,稳定了秦国的局势,让一些在暗中搞小动作的人,生出了望洋兴叹般的感觉。
秦王对百姓太好了,给予的也太多了。
以至于让那些被撬推动了的特权之人,想要报复,都找不到帮手了。
秦地稳定,但对于邻州晋地而言,却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胡骑于古州突然进驻晋州,大夏军并无防备,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百姓也没有准备,胡骑出现,就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抢、烧,手段之残忍,百姓苦不堪言。
夏光帝做为晋州的主人,当然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下去。
别的不讲,胡骑在晋州抢美了,野心会不会膨胀,比如说,会不会向着紧邻的秦州或是始州而来呢?
人的野心都是一点点膨胀起来的,夏光帝要做的就是给胡骑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不好惹。
可有心杀敌,奈何无力回天。
如今的大夏,可称是四面皆敌。
即便是始州与秦州之地,也都成为了战场,要时刻面对着以大统为首军队的威胁。
调不出太多兵力来,只能在国内招募新的兵员。
大夏人口足足是宣国的三倍还要多,有七千余万左右。想要扩军那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
如果需要,随便几百万大军都可以很快武装起来,就是这个战斗力嘛,让人不敢过于期望。
车留文,大夏三品平北将军,他得到的命令就是带兵重新夺回原武城,封住从这里而出的两万多胡骑,让他们没有机会在回到晋地搞破坏。
两万老兵,三万新兵。
车留文带着五万大军,一路不急不缓向着原武城而来。
之所以说是不急不缓,实在是新兵们赶路的速度太慢了。
初时还好,靠着一股子蛮力还能跟上老兵的步伐。可时间一长,连续几天之后,身体底子不好的一面就暴露了出来。
其实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不要紧,只是赶路而已,是人都会。
但大夏的百姓过得同样不好,也是在皇权与豪绅的压迫下生活着。
吃不饱饭这是常事。
尽管从军之后,伙食上有了一定的保证,但已经很瘦弱的他们,身体亏空厉害,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恢复的过来。
新兵们赶路速度太慢,等车留文率领他们赶到原武城的时候,就正逢赤温所部在秦军面前吃了败仗,正好退回这里。
两军相遇,之前谁也没有准备,一场大战就这样稀里糊涂的打了起来。
胡骑刚吃了亏,正憋着一口气呢。
现在好了,找到了可以发泄怒火的地方,那人人都是奋勇当先。
反观大夏军,全是步卒,属于弱势的一面。
兵力呢,仅仅也只是胡骑的两倍,不能算有什么优势。更重要的,其中大部分还是新兵,训练才几天的时间,谈不上有什么战斗力。
顺风仗或许没有问题,跟着吆喝跟着冲就行了。
但面对实力强横的胡骑,那除了挨打还是挨打。
车留文倒是有血性,想要与胡骑一战,就算是不能胜,能削弱一下对方的实力也算是有功可得。
两万老兵,在他的指挥下,还是有些士气的。但三万新兵,仅仅一个冲锋就被胡骑重创,跟着又被人家的反冲锋冲的是七零八落,使得很多人为了活命,不得不四处而逃,连累着两万老兵的阵线也出了问题,士气出现了动摇。
原武城附近的这一战,大夏大败。
五万大军,最终只有不足三千人跟着车留文逃了出来,其它的大夏军或死或逃,全都成就了胡骑的军功。
还没有怎么用力呢,大夏军就败了,胡骑感觉自己又行了。
像是秦军那样的变态,看来还属特例。
一仗之后,赤温所部又恢复了往日的士气,接下来横行晋地的时候更是无恶不作,一副不把晋人当人的样子对待着。
晋地也因此是烽火连天,天天要求派兵增援的折子,让夏光帝的龙案之上堆都堆不下。
左丞相诸葛成、右丞相冉成平被叫到皇宫,商议着对策。
两位丞相都面露苦色,深知事情的棘手。
胡骑战斗力之强大,根本不是普通的大夏军可以抵挡的了。换上新兵,就只能如同车留文将军那般,完全就是送菜,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派精锐军队去往晋州吧,又担心大统军会借机生事,回头始州与秦州会因此而出现巨大危险。
靠自己是很难的,冉成平丞相便进言道:“皇上,我们可不可以找外援呢?”
“你是说秦军?”夏光帝秒懂了对方的意思。
六国,现在有四国与大夏为敌,好不容易有一个东凉军与他们结了盟,可在得了他们提供的粮食之后,竟然把胡骑放了出来。早知如此,就不应该支持马啸天称帝,那样晋州也不会陷入到如此的危险之中了。
那算来算去,也就只剩下了贾平安,外援非他无人。
“是的。胡骑入了涞水关,但不久之后就退了回来,虽然他们对外说是宣国太穷,抢无可抢才退回来的,但就我们派出的一些斥候回报,好似胡骑与秦军交过手,还没有占什么便宜。这就说明,秦军还是有一定能力的,如果他们肯愿出手的话,晋州的情况应该可以得到遏制。”
冉成品帮着夏光帝分析着局势,可其实他收到的消息并不是这样的。
斥候回报,胡骑是败在了秦军的手中。
只是冉成品并不相信而已。
开玩笑,那可是胡骑,现今这片大地上单兵能力最强大之一的存在。
他们怎么可能会败给秦军呢?
就连他们大夏军还有自称很强的大统军都不是胡骑的对手。秦军才成立多久,才训练多久,怎么可能会做到?
冉成品不相信,贾平安也没有要大肆宣扬战果的意思。低调发展嘛,太早出头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就有了冉成品即看不起秦军,还想利用秦军的提议。
夏光帝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可以试试。之前他们可是答应过,只要我们把粮草送到涞水关那里,他们就会出兵。现在整个宣国都成为了秦地,他应该没借口了吧。来人,宣宋轶文尚书来殿议事。”
......
开城。
宋轶文风尘仆仆而来。
车队一入开城,所见所闻,便让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大街之上,全是挂着白帆的房屋。
送葬队伍不时就可以碰到,大地之上,白色纸钱随处可见。
街上的百姓数量不多不说,一个个走在那里,双眼无神,就像是精神被抽走了一般。
一些骨瘦如柴的老人与孩子,穿着纸衣,跪在道路的两侧乞讨吃食。
叫卖之声也有,但那是卖人的,听说只要一百个铜板就可以买走一个成年人,前提条件是你要管他们吃饭。人饿死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总之而言,怎一个惨字了得。
宋轶文看了一会之后,就合上了马车之帘,他有些于心不忍。
马车很快就来到了城内的驿站,吉中直早就等候在外。双方见礼,宋轶文就提出了要求。
“吉尚书,你们之前要求的粮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只要出了涞水关,就会双手奉上,但就是不知道秦军何时可以出关,与大夏军一同为了天下安定而行动呢?”
面对着宋轶文的问题,吉中直发出一声长叹,“宋尚书,您不如先在这里休息一阵再说吧。”
“吉尚书,如今的晋州百姓,正被胡骑所肆虐,每耽搁一天,百姓就会多受一天苦。此时此刻,我们实在是耽误不得,还请秦军马上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