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歇尔将军对此倒是心知肚明,并不觉得惊讶。
他甚至在炮车驶过时,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他知道,史蒂文森这位南洋的老朋友,在调任前办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力排众议,推动并最终完成了对南洋的这项关键援助——两个完整的155mm重加农炮营编制(24门炮)。
这东西射程远、威力大,对付鬼子坚固工事和远程目标确实是把好手。
但它的炮管制造困难,维护保养要求极高,而且数量稀少,仅仅24门。
在马歇尔这位掌握着白鹰庞大军火库的陆军参谋长看来,这点威胁实在有限。
对付鬼子很有用,但对付拥有上千门同级别甚至更大口径火炮的白鹰本土力量?无异于螳臂当车。白鹰有更多这玩意儿!
毛熊代表伊万诺夫的脸色倒是异常凝重,先是野战便携雷达,然后是155mm长射程加农炮,这白鹰对南洋的援助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他的内心翻江倒海,他的祖国,伟大的毛熊联盟,真的有可能从白鹰这头贪婪的巨兽嘴边挖墙脚,把这个潜力无穷的南洋共和国拉到自己的阵营来吗?
至于意识形态问题?讲究实用主义的钢铁大叔,根本就不在乎这个。
如果张弛这一秒愿意承诺将一座东南亚的港口租借给毛熊的话,下一秒钢铁大叔甚至愿意亲自给张弛封一个红色阵营的最好朋友称号。
可惜,伊万诺夫也知道,这基本就是想屁吃。
那么,该用什么实实在在的条件打动他呢?
至少,底线是绝不能让南洋把毛熊当做敌人!
以承认新生的南洋合众国为条件,维持贸易和情报交流是他此次前来谈判的底线。
至于上限……伊万诺夫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如果能将南洋变成白鹰盟友中那个“态度暧昧”、“私下里暗通款曲”、甚至让白鹰心生疑虑的存在,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炮兵方阵的余威尚在,地面传来了另一种更具压迫感的震动。
那不是整齐划一的步伐,而是钢铁履带碾过大地时发出的、沉重而连绵不绝的轰鸣,这声音由远及近,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心脏。
“快看!坦克!我们的坦克!” 人群中爆发出比之前更加狂热的呐喊。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打头的m4A3E8 “Easy Eight” 谢尔曼中型坦克方阵。
16辆涂装着南洋国防军丛林迷彩涂装的钢铁巨兽,以4x4的完美队列,如同移动的钢铁堡垒,带着无可匹敌的气势,隆隆驶来。
它们拥有修长的76mm主炮,炮管斜指天空,在阳光下闪耀着寒光。
改进的hVSS悬挂系统(水平螺旋弹簧悬挂)让这些超过30吨的大家伙行驶异常平稳。
焊接车体和倾斜装甲赋予了它们比早期型号更强的防护。
引擎轰鸣,排气口喷出淡淡的青烟,履带卷起细微的尘土。
第一个谢尔曼方阵驶过!紧接着是第二个!然后是第三个!
整整三个方阵,48辆最新锐的“简八”谢尔曼,这已经是一个满编坦克团的核心力量。
民众的欢呼声浪一浪高过一浪,许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属于他们国家的钢铁力量。
然而,震撼并未结束!
紧随其后的,是另外三个方阵的坦克。
它们的外形与“简八”谢尔曼相似,但炮塔上的主炮却截然不同——那是更加粗壮、明显短了一截的105mm m4榴弹炮。
这正是m4(105) 支援型谢尔曼,它们装备着威力巨大的105mm榴弹炮,专门用于摧毁工事和提供近距火力支援。更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不少坦克的车体前部还加装了巨大的推土铲,彰显着它们攻坚破障的多面手能力。
“哇!那个炮好粗!”
“看!前面还有大铲子!是推土机坦克吗?”
“太厉害了!我们有这么多坦克!”
民众的惊呼和欢呼声再次达到高潮。105mm榴弹炮那粗犷的造型和实用的推土铲,直观地传递着毁灭工事、扫平障碍的强大信息,引发了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安全感。
马歇尔的额头上瞬间渗出了细密的冷汗,据他所知,根据租界借法案,白鹰只援助了不到一个营的早期型75mm主炮的老式m4A1\/A2坦克吧?
那他眼前这些是什么?
南洋这些谢尔曼是哪里来的?还都是最新型号的‘简8’谢尔曼,以及带105mm榴弹炮和推土铲的支援型。
还一次上百辆,这还只是阅兵,实际装备的可能更多……
来源?巨大的问号在他脑中炸开。
是南洋的工业能力已经突飞猛进到可以自产中型坦克的程度了?这简直匪夷所思!
还是说?一个更让他心惊胆战的念头浮现。
张弛绕过了一直支持他的史蒂文森,甚至绕过了五角大楼的常规渠道,直接和白鹰国内那些能量巨大的军火巨头、国会议员、甚至军方内部的某些高层将领建立了秘密联系?
用某种不为人知的巨大利益换取了远超《租借法案》范围的、如此规模的先进装备?
这事情透着令他心寒的古怪。
联想到之前看到的那些成建制装备的m3半履带车,还有那神秘的车载雷达……
马歇尔感觉自己的思维陷入了一片混乱的旋涡。
他下意识地排除了史蒂文森私自操作的可能,因为他深知这位正直的老友没有这样的背景和能力。
能做到这种程度,必然意味着白鹰内部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能量惊人的秘密团体或交易网络!
这个想法让马歇尔脊背发凉。
他越想越害怕,这事要不要报告给罗大统领?要不要启动调查?
可……万一调查真的挖出点什么惊天动地的内幕呢?
牵扯到那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和位高权重的人物,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最关键的是,罗大统领的身体状况……
马歇尔痛苦地意识到,那位伟大的领袖,看起来真的时日无多了。
如果风暴真的因此而起,病重的罗大统领还有能力掌控局面吗?又有谁能保护他马歇尔本人不被卷入旋涡、甚至成为牺牲品?
……
权衡利弊,现实的冰冷瞬间浇灭了冲动的火焰。
马歇尔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脸上努力恢复平静。
他做出了一个艰难而现实的决定,就当没发现。
眼前的南洋,展现出的军力虽然惊人,但其核心战略方向暂时与白鹰在太平洋的利益并无根本冲突,尤其是在针对约翰和鬼子残余势力方面,甚至在南洋自身问题上还需要白鹰的支持。
现在他捅破这个马蜂窝,对谁都没有好处,只会让毛熊看笑话,甚至可能把南洋彻底推向不可知的方向。
稳住,必须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