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牢牢锁定伊万诺夫,后者感觉就像在被针刺一样。
这个被注视的感觉,和那位抽烟斗的老人何其相像?
伊万诺夫下意识的缩了缩脖子,接着意识到不妥,也瞪大双眼,不甘示弱。
年轻的大统领内心冷笑,国际上其他小国或许会被那在东线奋战的数百万毛熊大军,以及对纳粹打出摧枯拉朽效果的强大军事实力吓到。
但张弛可不会。
整个50年之前,毛熊都只能处于守势,甚至在半岛小弟明确被干的情况下,作为阵营老大哥的毛熊都不敢正式出头,彻底寒了一众小弟的心。
就这样一个色厉内敛的国家,短期内怎么可能跨越万里来南洋进行远征?唯一能做的不过就是资助一些当地的组织,偷偷摸摸搞小动作罢了。
于是张弛干脆强硬的回怼回去,一点没给伊万诺夫和毛熊面子。
“我们很清楚贵国在东线的伟大牺牲和辉煌胜利,数百万乃至上千万英勇毛熊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欧罗巴大地。这份牺牲,南洋人民深表敬意。”
接着话锋陡然一转:“但同样,我们也清楚,这份牺牲意味着什么——整整一代最优秀的青年男子倒在了战场上。
贵国广袤的工厂、矿山、集体农庄,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强壮的臂膀,是熟练的工人,是能养活庞大军队和重工业体系的……基本劳动力。”
伊万诺夫的脸颊肌肉明显抽搐了一下,眼神闪过一丝被戳穿痛处的惊怒。
毛熊打没了整整一代人,这种情况下,他的威胁太无力了。
他放在桌下的手猛地攥紧。
张弛仿佛没看见,继续说道,语气平淡却字字诛心:
“南洋是一个讲实际利益的国家。我们愿意与所有尊重我们独立自主的国家进行平等互利的贸易。橡胶、晶体管、稻米、热带水果、罐头食品……这些都是南洋的优势产品。尤其是……”
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伊万诺夫瞬间绷紧的身体:“高品质的天然橡胶和……那些小小的、却至关重要的晶体管。”
“伊万诺夫特使。”张弛的声音陡然变得充满了威慑,“我提醒您,也请您转告贵国高层,任何试图威胁南洋主权、损害南洋领土完整、或者在南洋境内进行任何形式的颠覆渗透活动的行为,都将被视为最严重的挑衅。
一旦发现,无需警告,南洋将立刻、全面、永久性地断绝与贵国的一切贸易往来。包括但不限于橡胶、晶体管、以及所有热带农产品。我说到做到。”
空间上的巨大距离,以及如今毛熊外强中干的人口比例,就是张弛不接受任何威胁的底气,更不用说他手里有着随时可以购买原子弹的黄金。
只要在波斯境内获得航空基地,部署b-29远程轰炸机,那么南洋随时可以把‘张弛的爱’播撒向毛熊柔软的下腹部和巴库油田区。
只不过国际外交讲究威胁对等,除非毛熊对南洋正式宣战,否则张弛也不会搞的这么极端就是了。
伊万诺夫额头渗出细密的冷汗。
张弛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狠狠砸在他最脆弱的神经上。
毛熊的致命软肋被彻底暴露:
橡胶方面,毛熊的合成橡胶技术落后,产量低、质量差。
坦克的挂胶履带、飞机、车辆的轮胎、机器的密封件、士兵的雨衣靴子……哪一样离得开天然橡胶?
断绝供应,毛熊庞大的装甲洪流和空中力量将面临瘫痪风险。
晶体管方面,伊万诺夫想起国内顶尖科研所即使面对“蓝帽子”的枪口,依旧只能给出“十年内无法仿制”的结论和那些绝望的眼神。
这代表了毛熊与西方电子技术的绝对代差。
毛熊方面到现在还固执的认为,这些晶体管是南洋从白鹰走私来的。
雷达、通讯设备、甚至未来的武器系统,都离不开这小小的元件。断绝来源,没有南洋的暗通款曲,毛熊的军事科技将被甩开一个时代。
而在农产品问题上,毛熊有限的劳动力都投入到了前线和军工业,农业凋敝,粮食供应紧张。
南洋的稻米、罐头是宝贵的补充,能稳定后方,让更多人力投入生产。若是断绝供应,那将是雪上加霜。
毫无疑问,这位年轻的南洋国父对毛熊的虚弱了如指掌。
虚张声势的恫吓在对方赤裸裸的、精准的扼杀威胁面前,苍白得可笑。
人家张弛手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条龙带炸弹,他伊万诺夫手里只有‘一对三’。这牌还怎么打?
他身旁一名年轻的随员,脸色已经有些发白。
“张弛先生!” 伊万诺夫试图提高音量挽回气势,但内心却有些心虚,“您这是在威胁一个伟大的赤色强国,您想好要承担……”
“我承担得起。” 张弛猛地打断他,声音充满自信,“南洋的国防军,枕戈待旦。南洋的工业,正在全速运转。南洋的人民,万众一心。”
“我们无所畏惧。反倒是你,伊万诺夫特使。”张弛的话语锐利如刀,直刺对方心底,“您确定,空着手回去,或者带着一份让克林姆林宫暴怒的坏消息回去,您承担的起吗?‘肃反’这个词,对您来说,想必不陌生吧?”
“肃反”两个字如同致命的毒药。
伊万诺夫的脖颈仿佛看到了内务部那阴森的大门,听到了卢比扬卡地下室的回声。
巨大的恐惧瞬间压倒了强撑的尊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
谈判室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他粗重的喘息声和雪茄燃烧的微弱嘶嘶声。
漫长的、令人窒息的对峙与充分的交换了意见之后,伊万诺夫仿佛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靠在椅背上,声音沙哑而疲惫:
“张弛先生……您……想要什么条件?”
张弛脸上的冰霜瞬间融化,重新挂上笑容,仿佛刚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
“很简单,一份对双方都有利的长期贸易合同。”
实际上,如果可以的话,张弛更想直接把一部分不服管的土人送去毛熊,反正他们也缺劳动力不是吗?甚至都缺到去新大夏边境拐人的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