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蹲在木盆边,盯着里面那条银光闪闪的鲈鱼,眉头皱成了小疙瘩。昨天在湖边钓起它时,他还为这沉甸甸的收获欢呼过,可此刻看着鱼鳃微微翕动的样子,连鼻尖都皱了起来。
“尝尝嘛,清蒸鲈鱼最鲜了。”妈妈把瓷盘端到他面前,葱丝在乳白的鱼汤里轻轻晃动。皮皮抿着嘴往后缩,爪子捂住鼻子——他总觉得鱼肉的腥味像湖底的淤泥,远不如香蕉干的香甜。爸爸看出了他的为难,笑着刮了刮他的鼻子:“不想吃就别勉强,鱼有鱼的去处。”
皮皮盯着水盆里的鱼,忽然想起花猫阿姨。她住在东边的橡树林,上次暴雨冲垮了她的鸡窝,还是爸爸帮忙修好的。阿姨家的三只小花猫总爱追着皮皮的尾巴跑,每次见面都会奶声奶气地喊“皮皮哥哥”。
“我们把它晒成鱼干吧!”皮皮眼睛一亮,蹦起来去翻爷爷的旧竹筛。那筛子编得细密,边缘还留着去年晒山楂干的痕迹。爸爸帮他把鱼处理干净,去除内脏,用细盐抹遍鱼身:“要晒三天太阳,每天翻动两次,才能变成香喷喷的鱼干。”
正午的阳光像融化的蜂蜜,泼洒在院子里的晒谷场上。皮皮把穿好棉线的鱼挂在竹筛上,看着鱼肉在阳光下慢慢收紧,渗出细小的油珠。风穿过晒谷场的篱笆,带来野蔷薇的香气,也带来了隔壁花猫阿姨的声音——她正在教小猫们辨认草药。
“皮皮在忙什么呀?”阿姨抱着最小的花咪走过来,她的围裙上还沾着草叶。皮皮慌忙把竹筛往身后藏,却不小心带掉了一片鱼鳞,像片碎银落在石板上。“是给你们准备的惊喜。”他把秘密捂得紧紧的,直到阿姨笑着走开,才踮起脚尖检查鱼干的变化——边缘已经微微发黄,摸起来有点硬了。
第二天清晨,露水还挂在竹筛的网格上,皮皮就搬着小凳子守在旁边。他学着爸爸的样子,用竹筷轻轻翻动鱼干,忽然发现鱼肉的纹理变得像老松树的年轮,细密又清晰。这时,三只小花猫偷偷溜了过来,鼻子凑到竹筛边嗅个不停,尾巴翘得像小旗杆。
“还要等一天哦。”皮皮把它们赶开,心里却甜滋滋的。他想象着小猫们叼着鱼干啃的样子,比自己吃鱼还开心。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鱼干彻底变了模样,通体金黄,摸起来硬邦邦的,阳光晒透了每一丝鱼肉,连腥味都变成了好闻的咸香。
收鱼干的时候,皮皮特意找了片最大的荷叶包裹。叶脉的纹路印在鱼干上,像给这份礼物盖了个阳光的印章。他提着荷叶包往橡树林跑,路过溪水时,看见自己的影子在水里晃悠,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
花猫阿姨正在院子里晒草药,三只小猫正围着蒲公英绒毛打盹。“这是什么?”阿姨接过荷叶包,解开时眼睛亮了起来——金黄的鱼干躺在翠绿的荷叶上,还带着阳光的温度。“是我自己晒的!”皮皮挺起小胸脯,“我钓鱼时想,你们肯定喜欢。”
最小的花咪最先扑过来,抱着鱼干啃得滋滋响。大猫二猫也围了上来,爪子按住鱼干的两端,生怕被抢走。阿姨笑着摸了摸皮皮的头:“这是我收到过最香的礼物,带着太阳的味道呢。”她转身从屋里拿出个罐子,“这是我做的薄荷糖,送给你。”
薄荷糖在嘴里化开时,清凉的味道从舌尖窜到鼻尖。皮皮看着小猫们分享鱼干的样子,忽然觉得,原来快乐可以这样简单——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许正是别人期盼的美好,就像阳光晒透鱼肉,把一份收获变成了两份欢喜。
回家的路上,晚霞把天空染成了橘子色。皮皮的口袋里装着剩下的薄荷糖,心里却比嘴里还甜。他想,下次钓鱼要钓条更大的,晒成更长的鱼干,还要请花猫阿姨教他怎么用甘草调味,让阳光的味道里,再添点草木的清香。
晒谷场上的竹筛还空着,但皮皮已经开始期待下一个晴天了。有些礼物不需要多么贵重,只要带着真心和阳光的温度,就会像那片鱼干一样,在心里留下久久不散的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