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养心殿。
龙座上,大明皇帝朱雍槺,身穿甲胄,威武不凡,精神抖擞,环视下面的群臣。
皇后刘盈,端正身姿,端庄得体,洁白纤细无瑕的玉手,却是死死搅在一起,内心慌得一比。
左右两侧,几十个文武重臣,则是低头不说话,不言不语,等候朱皇帝的发话。
这里面,大部分都是老狐狸,当然知道今晚,非比寻常的。
黔国公府,小郡主,淑妃娘娘生了小皇子,大家都知道的,也都祝贺了沐天波。
但是,今天这个阵势,太大了,皇后娘娘都出场了,肯定不是为了淑妃和小皇子。
当然了,那帮留守大臣,上一次廷议的重臣们,心底里,大致都猜到了。
“咚咚咚”
眼看着这帮老狐狸,还是一声不吭,朱皇帝眉头一挑,又敲了敲御案。
这他妈的,他的大明朝廷,其实也是半个草台班子啊。
下面的这帮老狐狸,知道的不说话,不知道的,也不敢问,更不敢说话。
这要是在崇祯朝,肯定又是争吵一大堆,推诿扯皮,没人敢担责,最后不了了之的。
“厦门,开战了”
、、、
“哗哗哗、、”
半晌后,朱皇帝说出仅仅几个字,下面就有人惊爆了。
哗哗哗的,一阵骚动声,所有的重臣,脸色纷纷动容,猛的看向朱皇帝。
尤其是那些,不知道东征北伐的大臣,目瞪口呆,惊悚惊恐的看着上面。
福建,局势紧张,战云密布,这个事情,大家都知道。
明郑,延平王,虽然跟大西南朝廷,有一点点的间隙,不是很对付。
但是,真正打起来,那就不是小事情了,一旦打起来,那也不是小战役,少说十万人的规模。
万一失败了,沦陷了,大西南朝廷,就要失去了一大臂助啊。
“朕,决定了”
“朕,要御驾亲征、、”
、、、
上面的朱皇帝,不待他们质疑和消化,又随手丢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这一次,直接把下面的群臣,炸的七荤八素,头皮发麻,脑壳子发晕。
这也太生猛了吧,福建开战了,这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怎么就直接出兵了啊。
钱粮不用调集吗,军队不用集结嘛,怎么打,出兵多少,有没有准备啊,太儿戏了吧。
下面的延平王,郑氏集团,关系也没有那么铁杆吧,何至于如此急切,要快速出兵增援啊。
“陛下,不可啊”
“陛下,主不可因怒兴兵”
“陛下,万万不可啊,慎重啊”
“陛下,厦门开战,不值得御驾亲征啊”
、、、
左侧队列,不清楚战略的朝臣们。
刑部右侍郎孙顺,工部右侍郎赵烁,五寺屈大均,胡显等人,忍不住了,纷纷站出来劝谏。
右侧队列,那就不一样了,态度完全相反。
为首的潘世荣,后面的尚可喜,陈建,王光兴,马雄飞,王维让等一众大将。
一个个,不敢迟疑多想,已经飞身扑出来,跪在地上,怒声暴吼:
“吾皇万岁”
“陛下,下令吧,末将甘愿为先锋军”
“陛下威武”
“末将最熟悉广东,愿提兵北上福建,干死清狗子”
“陛下天威,陛下神武,末将、、”
、、、
好事啊,天大的好事啊,朱皇帝回师那么长时间,终于想明白,要出兵了。
这帮老武夫,有机会打仗,才有机会拿更多的功勋啊。
那就没的说了,先冲出去吼几个嗓子,先到先得,先拿到领兵机会再说吧。
“呃、、”
不过,吼着吼着,他们这帮老杀胚,就发现了不对劲。
同时,左侧站出来的文臣,也都跟着住嘴了,一个个的尴尬不得了,进退失据了。
没错的,他们发现了,前面的六部尚书,老叔公父子,黔国公。
所有的巨头,大佬们,都是一声不吭的。
很明显,这是被蒙在鼓里啊,整件事早就商量妥当了。
难怪了,今天的紧急廷议,皇后都出场了,原来啊,又是御驾亲征啊。
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不够格,没有提前收到消息而已,冲动了啊,尴尬了啊。
“嗯”
这时候,朱皇帝的脸色,反而缓和了不少。
上下打量着,这帮站出来的大臣,点头嗯了一声,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诸位将军,勇气可嘉”
“诸位爱卿,忠心可鉴”
“嗯,不错,很好”
“嗯,都先站回去吧,好好听着就行了”
、、、
右侧,能站出来,敢站出来,请战的大将们。
不问对错,也不问有没有出兵计划,直接开口做先锋,证明胆略足够,能打能杀伐。
左侧,能站出来劝谏的文臣们,也是很不错的。
至少,这帮人,是一条心的,还能担心操心朝廷的大事,怕朱皇帝失利,打败仗。
“邹尚书”
“你来说吧,捡紧要的说”
“今晚的廷议,要速战速决,明早就得出兵了”
“荆州那边,也离不开你的、、”
、、、
“嘶嘶嘶”
下面的群臣,这一次,全体成员,都吓到了,倒吸凉气了。
这个朱皇帝,太生猛了,太硬刚了。
乍一听到,厦门打仗了,他这边就出兵,当真是片刻不耽误啊。
这他妈的,这不是明摆着,趁着福建郑氏跟清狗子,打生打死,冲上去捡便宜嘛。
这个,要是传出去了,这个脸面上,有一点那个啊,让人遐想连篇啊。
不过,前面的重臣,倒不会这么想的,他们知道,朱皇帝有更大的野心,吞天灭地的雄心。
“诺”
兵部尚书邹简臣,倒是比较镇定,从容不迫的走出来。
朱皇帝的雄心野心,在去年的杨家庄,他就看出来了,也不必大惊小怪的。
够胆够勇够果决,毅力钢铁,走一步算十步,决定好的事情,神仙来了也挡不住的。
“诸位同僚,将军”
“首先,要明确一点”
“此次出兵,朝廷已经准备了半年有余,绝不是仓促应战”
“此次出兵的目标,也不是一个福建省,跟厦门的大战,也没什么多大关系”
“此次的出兵,是东征北伐”
“整个长江以南,都是朝廷的战略目标,是举国之战,是生死存亡之战”
“可以说,即是东征,也算是北伐,都是本朝的目标”
、、、
说到这里,老辣的邹简臣,先停顿了一下,也是为了让大家好好缓一缓。
不过,有了刚才朱皇帝的铺垫,这一次,剩下的文武,倒是没有咋呼了,更不会有骚动了。
只是,他们看向朱皇帝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
一个个的,眼眸里带着惊恐,惶恐,兴奋,激动,佩服,敬仰。
这才是真正的野心家,雄心勃勃的,千古帝王啊。
不出手而已,一出手就开大,要吞了整个长江以南,所有的地盘。
“此次出兵,分五路大军”
“湖广,三路大军,常德,荆州,衡州,主将是晋王殿下,临国公,咸宁侯”
“江西,一路大军,主将是色雷侯,从广东发兵,北上杀入江西”
“最后一路,就是陛下的御驾亲征”
“此路大军,从广州港口出发,沿着闽浙海岸线北上,目标是大江南”
“具体的领兵将领,出兵的兵力,兵部这边都有名单,详细的作战规划等等”
“廷议过后,兵部和五军,会召集诸位将军,一起布置战略战术”
、、、
三言两语的,胸有成竹的邹简臣,就把大概的战略,简单说完了。
没得办法,朱皇帝都说了,要速战速决,挑简单紧要的说。
当然了,兵部也很忙的,更要珍惜时间啊。
上面的朱皇帝,嘴角动几下,就要第二天出兵,太生猛,太夸张了。
不出意外的话,今天晚上,兵部,户部,五军都督府,是没得停歇的,彻夜通宵。
“咕噜、、”
此时,整个大殿,寂静如鸟,一个个都不敢说话,除了吞口水的声音。
朱皇帝出兵太生猛了,不但要御驾亲征,还要走海路北伐。
厦门那边,大战刚起,胜负未定的情况下,朱皇帝就要发兵出征。
说实在的,这帮重臣,无论是否知情,都不知道说啥好了,毕竟明天就出兵啊。
“咳咳”
就在众人,不知所措的时候,左侧传出了一个咳嗽声。
头发须白,为首的老叔公,岷王府的老杆子,再次站了出来,开口劝谏道:
“启奏陛下”
“老臣,有个担忧”
“厦门战事刚起,胜负未定”
“此时出兵,是否太仓促了,能否缓几天”
“待局势明了以后,再从广州出发,把握也能大一点”
、、、
这个老家伙,岷王系的定海神针,确实是苦逼啊。
即便是卸任了工部尚书,还是没得停歇,累死累活的,耗费心思。
就像这种廷议,每逢没人说话的时候,别人不敢说话的时候,都是他站出来撑台面。
也确实是没办法吧,朱皇帝太厉害了,少年老成,精明老辣,主意太多了,别人很难规劝啊。
“呵呵”
龙座上的朱皇帝,呵呵微笑着,一脸的淡定从容,心里有数的很。
抬起手,摆了几下,点了点头,开口淡定的说道:
“良渊王,起来吧”
“厦门的战事,没事的,无妨的”
“朕从滇西起兵,南征北战,也打了近一年时间,也不是沙场菜鸟了”
“呵呵,放心吧,朕心里有数的”
“每逢大战,死战大决战,不可犹豫不决,不可瞻前顾后”
“既然,朝廷都准备好了,那就不要犹豫了,越早出手越好”
“呵呵”
“孙子兵法,都说了,如风如火,不动如山,就是这个道理”
、、、
哔哩吧啦的,朱皇帝倒是很有耐心,给自己的老叔公讲解道理,去安抚老黄牛。
这一场东征北伐,如果打赢了,今晚的廷议,就是他在大西南,最后一场正式的廷议。
北伐大江南,远离大西南后方,自己的根据地。
朝廷所有的运转,都要靠刘皇后,老叔公,留守七人组,共同执政,发号施令。
其中,最让放心的人,就是老叔公和刘皇后,其他人都是外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