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的滨城,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水汽,轻拂过蜿蜒的海岸线。湛蓝的海面在午后的阳光下碎成万千片跃动的金鳞,轻轻拍打着防波堤,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
远处,海鸥的鸣叫与港口起重机的轰鸣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海水、机油和隐约的鱼腥味混合的独特气息。
江夏站在码头边,望着眼前繁忙的景象,默默地发着呆。
嗯?呆毛崽怎么在这?
呵呵,当然是源于代表团行程的一次紧急变更啦。
按照原计划,参加IEc大会的代表团应南下至香江,在那里换乘国际邮轮前往日内瓦。
然而,卢比扬卡在铁路上制造的那起被隐瞒了真相的爆炸,让上级彻底提高了警惕。先不管高卢鸡跳着脚和联盟打口水仗,我们的人必须保证安全!
可,该怎么走呢?
正当决策层为难之际,有人想起了那艘不久前在东南沿海战役中俘获的、原属光头的万吨级登陆舰“dong海”号。
一个大胆的新方案迅速形成:代表团北上至滨城,由此登舰。这艘钢铁巨轮将载着他们沿我国海岸线南下,直达华南重要的榕城港,再从榕城港转往香江。
于是,作为代表团临行前的技术总辅导,江夏自然也随之来到了这座北方良港。
滨城港作为北方重要的深水不冻港,自建国以来经历了多次扩建。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拥有4个作业码头,总计48个泊位。
港区内,各种型号的起重机林立,总计达102台,它们如同钢铁的森林,构成了港口机械化装卸的主力。
江夏正出神地望着那些巨臂般伸展的港口起重机,身边响起了粗犷的嗓音:“瞅傻眼了吧,你在其它地方可看不见这么多的起重机!”
大老王前行一步,帮江夏挡住吹得他呆毛乱飞的港风,指了指对面的起重机,有些唏嘘。
“咱们滨城港现在,可是远东排得上号的深水不冻港了。就你眼前这些大家伙,全是进口的。”
大老王指点着那些起重机:“那边几台半门式的,是早年小本子留下的老家伙。那边,对,臂架特别长的那些,是后来从联盟老大哥那儿买来的,正经的‘重工业拳头产品’。”
“不便宜啊,听说光一台大型的,就得几十万卢布,不过现在也买不到了。本来还想往洞里搬一台过去,可惜没有合适的。”
江夏默默听着,目光在这些钢铁巨臂间游移。
大老王不愧是出身海军的战士,对港口的情况再熟悉不过了。而且,大老王的言外之意呆毛崽也听了个结实。
港口起重机这玩意……
说实话,港口起重机这玩意儿,江夏不是不会搞。
恰恰相反,后世全球 80% 的港口起重机都印着 “华国制造”,大到巴拿马运河的超大型龙门吊,小到内河港口的小型装卸机,华国造的身影随处可见。
江夏甚至记得个趣事:后来阿三要建西海岸港口,放着华国符合标准的起重机不买,非觉得 “宗主国” 的货更靠谱,花了三倍价格从龙虾国买了两台 “二手设备”。
结果设备运回阿三国,工人拆开检修时才发现,机身内侧印着大大的 “made in china”。
龙虾国从破产的南安普顿港拆的旧设备,原本就是华国出口的!
可现在,他没心思碰这领域。眼前的滨城港虽忙,却远没到后世 24 小时连轴转的程度,起重机的需求还没那么迫切。
而且,还有个顶级漂亮的东西,等着他去临幸……
“江哥!那个小老头又在说你在‘宁与友邦,不与家奴’了!”
许久未见的金珍从防波提爬到了江夏的身边,指着不远处围拢在一起的人群大声向江夏告着状。
小胖墩急匆匆的从旁边的沙滩跑了回来:“哥!我抓了……大钳子,晚……晚上,我塞那老头裤衩里去!”
江夏对着胖墩比了个大拇指,然后仔细的帮胖墩拍干净身上的砂砾。
“知道我刚才在会议上,为什么懒得和董老他们多费口舌争吵吗?”
金珍和胖墩互看一眼,摇了摇头。
“因为,有那吵架的功夫,不如来点实际的!”
“走,哥哥带你们去看个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