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才过,韩忠信再次亲自领兵对纳兰亮宣战。
吃了那么一场败仗,纳兰亮和他所率领的这支塞北铁骑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年前,纳兰东被彻底从雁门关撵走,狼狈败逃,而就在元宵节头三天纳兰亮派驻飞狐口的纳兰平亦率领着残兵败将狼狈的逃回。如此以来北蛮驻扎中原的三支部队如今就只剩下了纳兰亮的主力还在苦苦挣扎,最让纳兰亮糟心的不仅仅是连连败北,还有后方的的岌岌可危。
原本只是上京的完颜太后跟宗室们挑起叛乱,扶持了太宗的幼子纳兰雍,让纳兰亮没想到的是幽州城内竟然也风声鹤唳。
纳兰亮在坐稳皇位后选择弃掉上京,坐镇幽州,将幽州这个陪都变成首都,不仅仅是因为幽州地处中原,纳兰亮一直崇尚汉家文化,而且有雄霸中原的野心。他将重心放在幽州,是因为这里更加安全。
纳兰亮领兵出征后,他的皇后,皇子们坐镇幽州,另外还有追随他多年的几位皇族亲贵,可以说纳兰亮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确保大后方固若金汤这才决定领兵出征的。
只是让纳兰亮没想到的是自己所信赖的北院大王纳兰崇礼竟然突然反水,呼应上京的完颜太后跟纳兰雍。
如今纳兰亮的皇后,妃嫔还有皇子公主们全部都被软禁在了后宫。
纳兰亮只想尽快撤出中原,回到幽州先剿灭叛乱,然后再挥师北上,多咱将国内叛乱彻底剿灭,再言下一步进军中原的计划。
韩忠信怎么可能就此放过纳兰亮呢?
早在数月之前,率兵离开开封时韩忠信跟年轻的天子一番秉烛夜谈,其核心便是牵制纳兰亮的主力,待飞狐口跟雁门关之围解除后再对纳兰亮的主力发起总攻。
皇帝采纳了韩忠信的“持久战”之策,因此数月来韩忠信不曾亲自挂帅出征,两军多次交锋都是短兵相接。
韩忠信一直在等一个机会,机会一旦让他抓住,他就不可能轻易罢手。
正月二十三,捷报送抵开封城皇帝的御案之上,韩忠信一鼓作气将纳兰亮彻底击溃,斩敌数万,纳兰亮率领不到一万人仓皇逃窜。
随着纳兰亮率领的主力溃不成军,逃离中原,就此打了将近一年的这场由北国人先跳起的侵略战以大燕的险胜而告一段路。
任何战争都是上帝一千自损八百,虽然大燕最终是将侵略者赶跑了,可他们付出的代价却是惨重的。
倘若没有朝廷为木鹏举恢复荣誉,振奋了三军气势,战局不可能如此迅速的扭转,倘若不是纳兰亮的后院起火,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战事不可能早早的结束。
北国才被拥立起来的纳兰雍已经明确的表示愿意跟大燕重续旧约,不日两国将会重新相互递交国书,签署盟约。
一日之内皇帝连颁三道诏书,召韩忠信,木霄汉,于韵文等人速速回京。
雁门关主将李通也在召回的名单上,他的位置由胡承安来接替,代州知州温玄策继续留守代州,协助胡承安守好雁门关。
胡承安的容貌已毁,往后他不可能再出现在朝堂之上,原本就有军事天赋,而且出身将门的他留在雁门关也算人尽其才。
宋嘉佑希望将木霄汉也留在代州,他跟胡承安相互配合,守好要塞,他知道木霄汉不能留在雁门关,至少现在还不行。
胡贵妃得知兄长不能回京,她很是不乐意,跑到皇帝面前哭闹:“陛下,妾的兄长在雁门关历经生死,虽说雁门关险些因他的疏忽大意而失守,他已经将功折罪了。您怎可以将他留在代州呢?”
宋嘉佑将一封密函递给胡贵妃:“留在代州是你兄长的意思。”
胡贵妃忙双手从皇帝手中接过信函,她在得知哥哥确实是甘愿留在代州为国守边关后,粉泪顿落:“哥哥不记挂我跟母亲也就罢了,难道嫂嫂跟侄儿他也不记挂吗?”
宋嘉佑温声道:“不日朕便派人将你的嫂嫂跟两房妾室和几名年幼的子女送去代州。胡家长孙会留在开封,一来他在国子监读书,二来可以替代你的兄长侍奉老母。”
“陛下考虑的如此周全,妾替兄长,替胡家多谢陛下。”胡贵妃朝龙椅上的皇帝盈盈一礼,腰肢轻软,似风摆杨柳,发簪上镶嵌了宝石的赤金流苏芍药簪上的流苏有节奏的随意摇摆。
自那日皇帝黑着脸离开揽月阁后,圣驾便未曾驾临过揽月阁。
之后数日皇帝不是宿在胡贵妃处,便是宠幸许,谢两位婕妤,十五那晚宿在中宫。
高皇后眼看皇帝接连留宿翠微殿,她的心情难免焦灼。
“白薇,你去揽月阁悄悄把贤妃请来,就说本宫在阅一卷前人诗词,请贤妃过来探讨一二。”高皇后仍旧希望梅蕊来替自己争宠,制衡胡贵妃等人。
高皇后始终未曾打探出皇帝那日因何跟梅贤妃不欢而散,她不得不叫来梅蕊亲自询问一二。
她需要用梅蕊来制衡胡贵妃等人,同时也需要梅家继续供应她的用度。
后宫各处用度减半,高皇后作为后宫之主自然要最好这个榜样,然而福宁殿简朴的背后是藏着奢靡。
胃口一旦被养大,除非彻底将胃切掉一半,否则的话就难以回到从前。
高皇后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娘家的暗中供应根本满足不了高皇后,还有大公主,三皇子的用度,剩下的便是梅家的支持。
很快梅蕊便携侍女乘步辇来到福宁殿。
待梅蕊施礼毕,高皇后亲自走下凤座上前拉住梅蕊的手殷切道:“妹妹的手怎这般凉?莫不是奴婢们侍奉的不周到?”
面对皇后的关怀梅蕊微一屈膝,才如实道:“回皇后娘娘,妾身体素来如此,并非是仆从们侍奉的不好。若娘娘疼我,就再加个火盆。”
多加个火盆意味着多一笔开支,高皇后愿意为梅贤妃破费,很快殿内便加上了两个火盆。
高皇后在同梅蕊说了几句场面上的家常话后便言归正传:“听说年初陛下头一次驾临揽月阁,妹妹同陛下产生龃龉,可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