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霄汉却不知屏风之后根本没有他朝思暮念的妹妹,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已经将木霄汉的心思洞若观火。
宋嘉佑除了为木霄汉跟梅蕊手足之情动容外,他还十分羡慕,羡慕木家兄妹之间这份浓的化不开,可以为彼此赴死的骨肉亲情。
哪怕如今贵为天子,宋嘉佑内心深处还是孤独的,童年时在继母手底下讨生活的艰辛甚至是屈辱历历在目。
入宫当皇子后,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更是让小小的他曾受这难以演说的孤独。尽管他早已成为这里的主人,而且还有了一堆的儿女,心悦的女子,可偶尔他依旧觉得十分孤独。
从皇宫出来牛嵩长长的呼出一口气去,他悄声对木霄汉道:“我瞧着皇帝文质彬彬的,像个书生,你说他有北伐之心,不会是糊弄你小子玩儿的吧。”
虽然牛嵩不敢盯着皇帝看,不过仅有的那几眼除了让他觉得皇帝不怒自威的君王气度外,还有对方身上那股子儒雅之气。
牛嵩记得太上皇年轻时亦如如今龙椅上这位似的,儒雅俊逸,除了像个皇帝外,更像个大儒。
龙椅上这位比当年的宋洵还要年轻俊逸,文质彬彬。
木霄汉一眼正色道:“二叔,皇上瞧着温文尔雅,其实他骑射功夫还不错的。听说皇子几岁就开始读书,咱们几岁时还在撒尿和泥玩儿呢,若咱们也几岁就开始读书,身上照样一股子书卷气。”
牛嵩颔首:“那到也是。”
虽然木霄汉一行离开封更远,但他们却比主帅韩忠信早回。
韩忠信接到圣旨后未能马上班师回朝,而是留下了善后相关事宜。他是主帅,手下集结了各路节度使所率领的兵马,既然北人已经撤出中原,除了留下一部分军队镇守,防止北蛮卷土重来外,其余前来增援的节度使们要各自率领部下回到驻地去。
韩忠信班师回朝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初,皇帝派寿王和两府宰相亲自出城迎接。
倘若没有韩忠信牵制着纳兰亮的主力部队,雁门关也好,飞狐口也罢就算将士们再能打,会打,仍需花费一些时日,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期间纳兰亮从北国调来的援军企图支援到飞狐口,雁门关,均被中途拦截。
飞狐口一战,杀出名望的小将于韵文亦是韩忠信派去支援的先锋。
韩忠信回京后顾不得休息便入宫面圣。
宋嘉佑亲自搀扶着老将军坐在了虎皮椅上,君臣二人又是一番秉烛夜谈。
与此同时,北国的乱局基本告一段路。纳兰亮丢盔弃甲,撤出中原后便直奔幽州。虽然幽州城内已经变了天,纳兰亮还是率众将防守相对薄弱的北门攻开,杀进城去。
纳兰亮在中原吃了大败仗,他将一腔愤怒跟屈辱都发泄在了幽州城中,经过一天一夜的厮杀,幽州城从新回到了纳兰亮的手里。昔日繁花似锦的幽州城,如今却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之前被囚禁在宫里的纳兰亮的后妃,皇子公主们也得到了自由,面对跪在自己面前不停哭泣的后妃,子女们,纳兰亮虽难免悲怆,却仍旧踌躇满志。
“尔等,莫哭。”纳兰亮厉声喝止了后宫女眷们的喜极而泣,“朕早晚会让完颜氏那老虔婆,纳兰雍那黄口小儿尝尝背叛朕的下场。”
“陛下何日杀回上京?”开口的是纳兰亮最为宠爱的妃子德妃,她的血液里一半儿汉家血统,一半儿北蛮血统。
德妃的羽睫上挂着晶莹泪珠,那盈盈一握的杨柳细腰用力挺了挺:“妾愿效仿中原的杨红玉,亲自上阵为陛下擂鼓助威。”
“爱妃好胆量。”纳兰亮抚掌大笑,“不日朕便会杀去上京找那老虔婆算账,德妃随驾。”
纳兰亮本就宠爱德妃,经此一事后德妃的宠眷日隆。
幽州城重新恢复秩序后,纳兰亮便调集兵马准备杀回上京去,同完颜太后以及被拥立的新君纳兰雍决一死战。
就在纳兰亮启程去往上京的前夜,他却死在了自己那张宽大的黄花梨木龙床之上。
当锋利的尖刀刺向纳兰亮的脖颈时,正在睡梦里的他才猛然惊醒,哪怕夜色沉沉,他还是看清楚了手持尖刀的凶徒究竟是谁。
“德妃——你——”纳兰亮做梦也没想到他竟然会死在宠妃的手里,事已至此他已经无力还击,他只想弄清真相再赴黄泉。
德妃手中尖刀在纳兰亮的血管里轻轻胶东的同时,她用一贯温柔妩媚的调调道:“陛下,您明知道我是大燕太上皇宋洵同母异父的妹妹,您还要纳我为妾。虽然大燕皇家将母亲在北国生下子女的往事抹掉了,可我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德妃打了个哈欠,这才继续娓娓道来:“当年母亲被宋洵用城池跟岁币从北国赎回,母亲临走时再三叮嘱我,无论谁将来要做对中原不利的事,都不能放过他。纳兰亮,你撕毁太宗皇帝跟宋洵签订的盟约,你打算颠覆宋洵的江山,你更是让北国再次置身于战火中,你就该死!”
德妃本姓完颜,她的父亲是征南名将之一,当年大燕皇族被从开封掳掠到北国。徽,钦二帝的妃嫔,公主都沦为北人的战利品。
身为徽宗妃嫔的显仁皇后苗氏不过年过三十,正是妩媚动人的时候,她在佳丽如云的徽宗后宫不起眼,到了蛮夷之地就不一样了。
后来宋洵不惜用土地跟岁币将母亲从北国赎回,母亲在北国所受的屈辱他不是不清楚。为了维护太后完美,尊贵的形象,宋洵利用手中皇权将母亲在北国所受的屈辱磨抹杀,就连苗太后的年岁都增加了十岁,为的就是向世人证明太后在北国不可能成为蛮子妾,生下子女更是不可能。
从北国逃回的柔福帝姬是徽宗的十七女,是宋洵同父异母的皇妹。
柔福帝姬先苗太后一步回到中原,当时皇帝将这位历经坎坷的妹妹视为珍宝,册封其为安国大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