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太后从北国归来后,柔福帝姬的荣宠也就到此为止了,不久之后曾风光无量的长公主竟然被皇家除名,紧接着便被压入大理寺监牢。
又过了些时日有关于尼姑茂名假帝姬的消息便在开封城中传的沸沸扬扬。
原来那位柔福帝姬是冒牌货,她根本不是什么先皇的第十七女,本来是尼古庵的尼姑,法号慧明。开封动乱的时候她偶然接触到了从宫里逃出来的一名宫女。
那名宫女曾是哲宗朝被废掉的孟皇后身边的宫女,她说尼姑慧明跟宫里的柔福帝姬生的十分相似。
当开封城从新恢复秩序,先皇第九子康王宋洵坐上龙椅,成了这座帝都的新主人后,慧明尼姑便想到了曾经老宫女说过的话,故而才大着胆子冒充柔福帝姬。
柔福帝姬的真相究竟为何?
北归的苗太后在召见了柔福帝姬不久后,柔福帝姬便被下狱,只因柔福帝姬掌握了苗太后在北国跟蛮人不光有染,而且还产下私生子的证据。
同样从北国逃回来的王桂夫妇却能毫发无损,是因为他们同样有把柄被苗太后捏在掌心,而南北议和能否顺利还需要王桂。
苗太后在北国产下一女,宋洵本想灭口,在母亲的再三哀求下他才罢手,而是花重金收买完颜家族家主,那名女婴从此后便无父无母。
完颜氏望着纳兰亮脖颈上喷涌而出的鲜血,她微微一笑:“纳兰亮,其实我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母亲临行前的嘱托。若不是你杀了宣宗皇帝篡位,而我早就是宣宗皇帝的妃子了。我从小就喜欢那个将我从狼嘴里救下的俊美男子,当时我并不知救我之人便是高贵的储君殿下。等我知道救命恩人是谁时,他早已经是我们大金国的皇帝陛下了。就在我即将如愿以偿成为他的妃子时,你杀了他,你杀了我钦慕多年的男人,捏碎了我的女儿梦,所以你该死!”
说着说着,完颜氏失声而笑,那笑容里没有快意,只有无尽的悲凉,一滴滴眼泪缓缓滚出眼眶。
完颜氏已经做好了跟纳兰亮同归于尽的准备,她杀了纳兰亮自己肯定好不了,与其被擒拿后受辱,倒不如一刀两断。
就在完颜氏将头上的玉蝴蝶簪子拔下来刺入自己咽喉时,紧闭的房门被大力踹开,随机进来两名黑衣人,还不等完颜氏反应过来她已经晕了过去。
就开封皇城里皇帝大摆夜宴为凯旋而归的将帅们接风洗尘时,纳兰亮被宠妃刺杀身亡的消息如一阵旋风吹到了君臣耳边。
年轻的帝王高高举起酒杯,笑对群臣,朗声道:“诸位爱卿同朕一起饮下杯中酒,为凯旋而归的三军将士,更为了两国的和平久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燕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纳兰亮被刺杀身亡一起抵达开封的还有北国的使臣。
被完颜太后拥立的新帝纳兰雍积极的表示愿意同大燕重休旧日盟好,他的背后不仅仅站着太宗朝的原配完颜太后,还有一众宗室贵族。
当初纳兰亮用铁血手段镇压住了反对自己的宗室们,也只是让他们面服心不服罢了。纳兰亮执意撕毁南北盟约,掀起新的征伐更是遭到了绝大多数朝臣跟宗室的反对。
对于北国而言经过太祖,太宗两朝征伐,他们虽灭掉了契丹,也曾占据大燕朝不少领土,可终究不能将整个大燕朝吃下去。一场场胜仗背后却是民不聊生,人口锐减,储备吃紧。
既然不能将大燕朝这瞧着软弱,其实非常难啃的庞然大物吃掉,那就把握主动权的情况下跟对方议和。
纳兰雍很怕大燕这边会提出修改旧约,其实如今更怕打仗的不是大燕,而是他们北蛮人。
既然大燕朝表示依旧约而行,纳兰雍算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皇帝在大庆殿同文武百官,王公贵族们把酒言欢,高皇后也在自己的福宁殿摆宴招待内外命妇。
木霄汉的妻子周迎春也在宴席之列,木霄汉被朝廷授予兵部郎中,为正五品官,他是以从五品代州防御使一职进入仕途。
木霄汉在雁门关立下战功赫赫,仅数月时间官升一级,回朝廷任职,合情合理。
妻以夫贵,周迎春是以功臣家属的身份入宫饮宴,不过她只是个五品官夫人,在这热闹的宴席上很是不起眼。
温玄策的夫人王雪晴也在宴席之列,她的丈夫虽还在代州,可作为太后的侄媳妇,王氏走到哪儿都引人侧目。
王氏始终关照着周迎春,正因为有王氏从旁陪伴着,周迎春才不会那般紧张,惶恐。
这场宴会作为四品将军夫人的修竹带着大女儿秦瑟前来,她同梅贤妃的交情早就不是秘密了,故而宴席期间俩人自然而然的走动起来。
去岁修竹生下了同秦风的第二个孩子,是个虎头虎脑的小郎君,取名秦羽。
“娘娘,那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勇国公府的红玉夫人。”修竹指着同胡贵妃谈笑风生,身着秋香色襦裙,打扮的十分素淡的贵妇人悄声同梅蕊道。
梅蕊的心情有些复杂,跟三嫂周迎春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认。
她的目光顺着修竹所指的方向看去:“没想到红玉夫人跟胡贵妃相谈甚欢。这位如夫人瞧着到是有几分巾帼英雄的风采。”
修竹微微一笑:“听说韩大帅再次商标朝廷希望册封杨红玉为国公夫人,不知道陛下肯不肯允准。”
韩忠信的原配发妻故去有些年月,他迟迟不肯续弦除了那份结发之情外,主要还是想把红颜知己杨红玉扶正。
杨红玉擂鼓破穷寇的故事早就众所周知,家喻户晓,说书人还把那段经历改编成令听者如痴如醉,拍案叫绝的评书。
可杨红玉毕竟曾经是妓,这样的出身就入刻在犯罪嫌疑人脸上的刺青,哪怕他有朝一日东山再起,风光无限,可留下的污点却挥之不去。
梅蕊听闻韩忠信再次上奏朝廷请求扶杨红玉为正妻,她再看向杨红玉时不仅仅有钦佩,还多了几分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