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萧基业静静地听着林如海与皇上的对话,神情凝重,眉宇间仿佛压着千斤重担。
他没有插话,只是默默聆听,眼神中却透出几分感动。
那是一种对忠臣赤子之心的敬佩,也是一种对父女情深的触动。
他想起萧夜所说的话,看着几年来黛玉的所作所为,这般聪慧灵秀,才貌双全的女子,令人心生敬佩,心生感慨。
想起自家几个女儿,才情气质均属上乘,但与皇后娘娘相比,依然是天壤之别。
片刻后,他轻叹一声,打破了殿中略显凝重的沉默,声音低沉而真挚:“真是羡慕林大人啊!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皇上听到萧大人的赞美,心里美滋滋的,说不出的舒畅。
此言一出,殿中气氛顿时缓和了几分,众人脸上皆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萧大人和林如海彼此交换眼神,心中皆生出几分暖意。
皇上柔情似水地看了一眼黛玉,微微一笑,目光缓缓扫过众人,语气平和却带着几分郑重:“等过几日,解决了难民之事,朕亲自设家宴,款待诸位爱卿。届时,也让诸位的家眷们齐聚一堂,共叙天伦之乐。”
“多谢皇上!”二人齐声答道。
面上皆露出欣喜之色,虽知国事为重,但能得皇上如此体恤,心中自然感激。
殿中气氛愈加融洽,仿佛在这短暂的对话中,君臣之间、同僚之间,都多了几分亲近。
“朕今日叫皇后一起商议难民之事。”皇上看到气氛和谐,便顺势转移话题道:“萧爱卿和林爱卿先说说当下的局面,再讲讲各自的想法,也让皇后先考虑一下。”
“是,皇上,皇后娘娘。”萧大人低头拱手,沉声说道:“前几日,南方数个州县均上交折子,说难民人数众多,衙门里却已经存粮不多,急需朝廷支援。若再拖延,恐怕会有更多百姓流离失所,甚至引发民变。”
“萧大人说得对,难民之事非同小可。”林如海也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地补充道:“一个月前,各州县已经开始放粮赈灾,奈何僧多粥少,许多难民流窜,多地出现抢砸现象,若朝廷再不出面制止,恐怕局势会愈演愈烈,难以收拾。”
“二位爱卿说的极对。”皇上眉头紧锁,忧心忡忡地说道:“眼下的形势非常紧急,难民人数过多,难以控制,若处理不当,恐引起暴动,届时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拾。我们三人商讨良久,均无万全之策,不知皇后可有良策?”
黛玉一直静静听着,心里对难民之事已有对策,于是缓缓起身,目光柔和却坚定地说道:“皇上,二位大人,臣妾以为,当务之急,首先是稳住民心。”
“民以食为天,百姓饥渴难耐之中,做了错事在所难免,朝廷对小偷小摸之事应宽容对待,改过则不予追究。”
“其次皇上下旨,昭告天下,各州县衙门尽最大可能救济灾民,并且号召各地富商,以及七品以上官员全部开设粥棚,救济灾民,朝廷也开仓放粮,并派使臣巡视灾区,安抚百姓。”
黛玉顿了顿,继续道:“最后,可临时征召难民中之青壮年者,编入工役,修筑堤坝、疏通河道,朝廷负责一日三餐,并且按天发放工钱,既可缓解流民之患,又可兴修水利,还可以减免徭役,利在千秋。”
皇上听后,目光微动,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与欣慰:“皇后此言,可谓一举两得,既可安抚灾民,又可促进工事,实为良策。”
萧基业与皇上对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出惊讶与敬服。
他们原以为皇后不过深居宫中,不谙政事,即使有些小聪明,也没有安邦定国的本事,没想到她竟有如此远见卓识,言辞之间竟透出分治国之才。
怪不得太上皇对皇后如此满意,终日赞不绝口。
皇上再次对太上皇的眼光深信不疑。
萧基业拱手躬身,语气诚恳地说道:“皇后高见,微臣佩服不已。此策若行,必能安定民心,稳固社稷。”
“不过,关键还是在于,朝廷有多少存粮。”林如海依旧眉头微皱,沉思着说道:“若要赈灾,粮食是第一要务;此外,国库的银子是否充盈,也关系到后续一系列的安排。”
“爹爹,粮食和银子大可不必担心。”一旁的黛玉神色从容,语气坚定地说道:“玉儿的幽兰堂近几年经营得当,盈利颇丰,账上积蓄颇多,足以支撑发放工钱给灾民,无需动用国库一分一毫;此外,玉绣坊的利润也可用来采购粮食,分批运往灾区,缓解燃眉之急。”
皇上听后,目光炯炯,脸上浮现出一抹欣喜与感动:“皇后不愧是一国之母,母仪天下,竟能如此为民着想,朕心甚慰,好,就依皇后所言!”
“今日起,由林爱卿负责采购粮食,运往灾区,确保灾民衣食无忧;萧爱卿则负责修筑堤坝、疏通河道,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所需如有不足,由国库调拨补给。”
“臣遵旨!”萧基业与林如海大喜过望,齐声应道,语气中满是敬佩与信服。
他们对黛玉的提议心悦诚服,不仅因为其周全可行,更因她那份不计私利、心系苍生的胸怀,令二人由衷钦佩。
黛玉微微欠身,眉眼低垂,语气温柔却坚定:“陛下过奖,玉儿不过尽绵薄之力,实不敢言功。”
她抬眸一扫,目光在皇上与两位大臣之间流转,轻声道:“然救灾如救火,刻不容缓。臣女建议,即刻派遣信使前往灾区,了解实情,再依情势调整策略,方可有的放矢。”
皇上点头称是,目光中多了一分欣赏与信赖:“皇后所言极是,朕即刻下旨,命人快马加鞭,奔赴灾区。”
萧基业拱手道:“臣愿亲自前往,实地勘察灾情,以便统筹安排工事。”
林如海亦道:“臣亦愿随行,确保粮草无误,万无一失。”
皇上满意地笑了:“有劳二位爱卿,朕心甚安。朕信你们定能不负所托,救民于水火。”
“皇上,爹爹,萧大人。”黛玉突然想起一件事,忧愁地说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们也必须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