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这股骑兵肯定是之前袭击后方几座县城的兵马,难怪对方竟然一反常态地在这个时候对我军进攻,这是想要前后夹击啊。”
叛军中的将领们也是出身府军,不是什么没有经验的山贼、土匪,脑子一转就想明白了这支突然杀出来的骑兵的来历,脸色显得很是不好看。
“哼,想要前后夹击,可没有那么容易,传我将令,让西营和南营的兄弟全力阻拦,不求他们消灭这两路骑兵,但务必要不惜一切代价拖住他们,只要能够坚持到战斗结束,他们就是大功一件。”
“诺。”
两路骑兵总共两万人,看似兵力不多,可真要是从他们后方发起袭击,整个阵型都将会彻底破碎,到那个时候,战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
用步兵主动进攻骑兵,那是找死的行为,追都追不上,想要拼命都做不到,可眼下龙武卫的骑兵处于进攻状态,南营和西营的叛军根本就不需要主动进攻,只要结成阵型全力防守即可,这个任务并非没有完成的可能。
“把所有骑兵都集结起来,布置在后方,一旦南营和西营的兄弟顶不住,他们就要主动出击,一定要拦住对方的骑兵部队。”
“放心吧,我亲自带队,肯定不会让对方的骑兵杀进后军。”
三言两语之间,叛军将领们就做出了应对秦琼麾下骑兵部队的计划和方案。
不过虽然暂时挡住了龙武卫骑兵,可原本打算抽调过来的两营援军,却是再也来不了了,只有东营的2万兵马,赶到了北门外的战场,规模大大缩水。
2万援军,无法扭转前方战场的局势,但是在他们加入战场之后,却是缓解了叛军的颓势,看到有援军抵达,很多叛军士卒的军心、士气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没有再度溃败,依旧在与右军士卒血战。
双方超过20万人的庞大部队从早上一直杀到了下午时分,一支支部队在血战之后,被撤回休整,随后又再度返身杀回前线,长时间的激战,使得每支部队都几乎参与了二番战。
这场大战持续的时间太长,尽管有时间让他们休整,可那短短的休息时间,根本不能让他们损耗的大量精力、体力得到很好的恢复,到了最后,双方的很多士卒都已经很是疲惫了,几乎是靠着意志力在进行战斗。
持续数个时辰的大战,让叛军将领们难以避免地产生了一个误会,那就是龙武卫的名头都是吹出来的,实际战斗力并没有那么强。
他们这样一支由府军充当根基,掺杂了大量“新兵”的部队,竟然能够与龙武卫的主力部队大战数个时辰,僵持在战场上,到现在都还没有分出胜负来。
心中暗喜的叛军将领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到现在,并不是他们的战斗力太强或者龙武卫的战斗力太弱,只是因为岳飞故意而为。
因为某些特殊原因,叶白没有等着叛军主力断粮后自行溃败,而是直接发动了全面进攻,可作为统兵大将,岳飞自然是不会让右军在剿灭叛军主力的时候付出太大的伤亡,甚至打得两败俱伤。
从这场大战开始的时候,岳飞就在有意地控制着部队的伤亡,一支支部队在前线战场上并没有血战多长时间,就被撤了下来,换下一支新部队上阵。
多支部队不断轮换,每一支部队真正与叛军交战的时间并不长,损耗的精力、体力也远远没有叛军那么多,不断轮换休整,自身战力保存得相当完好。
太过频繁地轮换,自然也就造成了一种情况,那就是他们给与叛军的打击和伤亡始终上不去,眼看着一支叛军部队就快要撑不住崩溃了,作为对手的龙武卫部队却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右军虽然不是岳飞一手组建起来的岳家军,但以岳飞治兵的严明,这么长时间的严格操练之下,右军部队早就已经做到了令行禁止,哪怕一场大功就在眼前,可岳飞的将令一到,右军士卒们没有任何废话,直接放弃即将到手的战功,有序地撤退了下去。
差点被打崩的叛军部队,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幸存的军官或者将领们,赶紧重新集结、整编部队,多少恢复了一些元气和战力。
不光是主战场,就连秦琼所部骑兵也没有从来都没有爆发出真正的全部战斗力,若不然2万精锐骑兵打4万叛军步兵,怎么可能数个时辰都没有能够突破防线,还是在秦琼、李存孝这等猛将带队的情况下。
真要是不顾一切地全力爆发,光是李存孝一人,带上数千精锐骑兵,就能够冲破叛军步兵战阵的防线,打垮4万叛军步兵战阵。
无非是打打停停,轮番休整,恢复士卒、战马的体力、精力,保存实力,为最后的真正决战做准备而已。
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辽阔战场上,类似的事情不断在发生,受到视野和通讯条件的限制,很少有人能做到全面掌控整个战场的局势和动态。
又因为秦琼所部骑兵从后方杀出来,牵扯住了叛军将领们的部分精力,他们需要时刻留意着后方的战况,就怕西营、南营的部队顶不住骑兵的冲击。
加入到战场上,亲临一线的将领们,又随时面临着右军将领们的穷追猛打,一不小心就要阵亡在战场上,同样无暇关注到右军的频繁调动。
整整数个时辰,叛军将领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根本就不知道是岳飞故意示敌以弱,只是为了减少部队的伤亡,这场20万人的大战打到现在,右军的伤亡竟然只有不到万人。
叛军各级将领们,都没有能够识破岳飞的示敌以弱,还以为自身战力足够强,调教士卒的能力突飞猛进,短短数月时间操练出来的部队,就能够与先后击败蜀国军队、草原游牧骑兵的龙武卫相抗衡。
心中更是认为右军战力不强,并且自认为兵力占据优势,继续打下去就算不能获胜,起码也能够保持不败的叛军将领们,到了这个时候终于松了口气,同时也在沾沾自喜。
只要他们不战败,继续保持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就拥有活下去的资本,他们背后的人是不会放任他们不管的,肯定会有新的命令下达,知晓他们的局势之后,也肯定会调兵支援。
叛军大部队是不能够继续指望了,可不要忘记了,在中原四郡还有数十万卫军主力呢,他们可并非是敌人,只要上面的人下达命令,卫军主力进入锦凌郡,他们的困境就将会迎刃而解。
甚至都不需要假模假样的打上一场,直接向卫军部队投降就可以了,那些底层的叛军小喽啰是死是活无关紧要,但他们这些将领们,无非是换个身份而已,说不定还能因为这场战争中的表现不错,得到晋升呢,成为卫军将领也不是什么难事。
心中想着日后加官进爵的叛军将领们,没有留意到局势的变化,而陷入到与右军鏖战中的叛军士卒们,也同样无暇关注到周边情况。
没有人注意到,一直紧闭着的郡城北门突然被打开,一支全副武装、神完气足的军队从城内开了出来。
从郡城中开出来的部队一批接一批,就好像无穷无尽一样,如果有人仔细统计的话,就会发现,短短时间内,竟然出来了至少3万大军,而且还有更多的部队陆续从城内出来。
率先出城的3万大军在简单地列阵之后,没有继续等待后续出城的部队,在几名武将的统率下,从侧翼、后方向叛军的后阵发动了进攻。
突然杀出来的3万大军,打了叛军上下一个措手不及,他们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郡城中的守军还会主动出城参战。
他们精心计算过,多日鏖战之后,郡城内的守军部队兵力已经不多了,顶多还有两万可战之兵,剩下的都是临时征召的青壮、新兵,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
除非他们放弃城池,全军出击,才能够出城参战,但这样一来,郡城就将会陷入到兵力空虚,甚至无兵可守的困境之中。
叛军高层将领手里一直捏着预备队,甚至还有一支宝贵、唯一的骑兵部队,但他们防备的乃是已经被西营、南营兵马挡住的秦琼所部骑兵,从来都没有将防御的心思放在郡城。
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叛军后阵直接遭受到了从郡城北门而来的数万大军的冲击,脆弱的防御被轻松击破,完全没有起到任何阻拦的作用。
“快,快,快,所有人全部冲上去,一定要挡住这股兵马,把前线战场的部队调一部分回来支援,速度要快。”
仓促之间,叛军高层将领们捏在手里的预备队被全部调了上去,包括一直没有动弹的骑兵部队也冲了上去,想要拦住突然从侧后杀出来的这支大军。
叛军的预备队,的确没有经历过血战,可列阵数个时辰,注意力更是高度集中,精力的损耗可并不低,状态早就不在巅峰状态。
骤然遭遇袭击,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仓促间进入进攻状态,哪里有那么快爆发自身实力的,当场就被冲破了阵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