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背面的新发现让整个地月灵脉研究团队沸腾了。张大柱带着夜莺和玄清道长,乘坐灵能悬浮车前往信号来源地,车窗外的月面景象随着深入背面逐渐变化——原本荒芜的月岩上,竟开始生长出淡蓝色的苔藓状植物,这些植物沿着隐形的能量轨迹蔓延,在地面勾勒出模糊的阵纹轮廓。
“探测器显示这里的能量频率比已激活的十二节点更古老,”夜莺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像是从未被人为干预过的原生灵脉,而且能量流动非常稳定,完全没有受到虚无尘风的影响。”
悬浮车在一处巨大的环形山边缘停下,环形山中央的低洼处泛着柔和的白光,那光芒如同呼吸般缓慢起伏,与地月能量桥梁的波动形成奇妙的共振。张大柱跳下悬浮车,月灵幼苗的叶片在他掌心瞬间舒展,开出的双色花瓣朝着白光方向微微倾斜。
“这不是普通的节点,”玄清道长抚摸着环形山边缘的岩石,指尖触碰到一处天然形成的凹槽,凹槽内的纹路与竹简上记载的“月魂阵纹”完全吻合,“古籍上说,月脉有主辅二脉,主脉是我们修复的十二节点,辅脉则是隐藏在月背的‘古月灵脉’,传说能滋养月魂之核,只是千万年来从未有人找到过。”
张大柱将月核灵晶贴近地面,灵晶的光芒与环形山中央的白光产生共鸣,地面的淡蓝苔藓突然加速生长,在地面织成一张完整的阵图,阵图中央缓缓升起一块半透明的晶石,晶石内部仿佛封存着一片流动的星云——那是比月核灵晶更纯净的原生月魂石。
“月魂之核!”夜莺惊喜地捂住嘴,“有了它,广寒阵的能量输出能提升三倍,还能自动净化低浓度的虚无尘风!”
就在此时,张大柱的通讯符突然震动,安娜的影像带着兴奋和焦急交替的神情出现:“你们快看看地球灵脉监测图!华夏秦岭出现了和月球古脉相似的能量反应,那里的千年古柏突然集体开花,地下还涌出了带着月脉能量的温泉,当地修士说……秦岭深处的‘地魄阵’好像被激活了!”
玄清道长立刻调出秦岭地图,地图上的灵脉走向与月球古脉形成完美的镜像:“是地魄脉!古籍记载地月灵脉本是同源分化,月有月魂,地有地魄,两者共生共存。现在月魂脉苏醒,自然会唤醒对应的地魄脉!”他看向张大柱手中的月魂石,“这才是‘融月魂地魄’的真正含义——不是强行融合,而是唤醒沉睡的本源共鸣!”
环形山中央的月魂石突然发出强烈的光芒,与地球秦岭方向的能量柱遥相呼应,地月能量桥梁上瞬间多出两道金色的能量流,如同两条巨龙般在地月之间循环游走。灵能探测器的警报声再次响起,但这次是喜悦的提示——全球灵脉的能量纯度普遍提升了15%,原本受损的节点正在自我修复。
“原来我们之前一直搞错了,”张大柱看着能量流的轨迹恍然大悟,“修复节点只是治标,唤醒古脉才是治本。月魂和地魄就像灵脉的两颗心脏,只有它们同时跳动,整个网络才能真正活起来。”
夜莺突然指向悬浮车的屏幕:“快看月球轨道监测!有不明能量体正在靠近,能量频率……和月魂石完全一致!”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月背的星空中,一颗散发着淡蓝光芒的陨石正拖着长尾向环形山飞来,陨石周围的虚无尘风一靠近就被自动净化。当陨石落在环形山边缘,裂开的石壳中露出一块与月魂石同源的晶石,晶石上还镶嵌着半片刻有地魄阵纹的古玉。
玄清道长颤抖着抚摸古玉,玉片上的纹路与秦岭地魄阵的核心阵纹严丝合缝:“是上古月宫使者留下的信物!古籍记载,当年地月灵脉分离时,使者将月魂地魄的信物分别封存于地月古脉,等待灵脉重通之日让信物归位,彻底稳固地月连接!”
张大柱将两块晶石对接,月魂石与陨石核心瞬间融合,化作一道贯通天地的光柱,环形山的古月灵脉与秦岭的地魄脉通过能量桥梁彻底连通。通讯符里传来秦岭修士的欢呼,那里的地魄阵纹完全亮起,地下涌出的温泉开始自动滋养周围的灵脉植被。
当光柱渐渐消散,月魂石与地魄玉合二为一,悬浮在环形山中央,地月灵脉的能量流动变得更加磅礴而稳定。张大柱看着屏幕上全球灵脉的能量曲线,所有曲线都呈现出健康的上升趋势,连最顽固的虚无尘风残留都在快速消散。
“这才是真正的永恒屏障。”玄清道长感慨道,“不是靠人力死守,而是靠地月本源的自然共鸣。”
张大柱抬头望向地球的方向,那里的秦岭山脉正升起一道与月背古脉呼应的绿色光柱,两道光柱在地月之间交织成环,将两颗星球紧紧包裹。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地月灵脉新纪元的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古脉等待苏醒,更多的奥秘等待探索,但只要守护着这份共鸣,无论什么挑战,他们都能携手应对。
通讯符里传来樱子兴奋的声音:“月灵幼苗结籽了!我要把种子种遍地球和月球,让灵脉的痕迹开满每一个角落!”
张大柱笑着回应,掌心的地脉三印与月魂石产生共鸣,发出温暖的光芒。远处,夜莺和玄清道长正在记录古脉数据,悬浮车旁的淡蓝苔藓上,一只从未见过的月面小生物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这些来自地球的访客——在复苏的灵脉滋养下,这片沉寂千万年的土地,正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