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月灵脉的能量桥梁稳定后的第三天,广寒宫迎来了第一批来自地球的访客。玄清道长带着昆仑修士和几位国际灵脉学者,通过新建成的地月灵脉传送阵来到月球,当他们走出传送阵,看到宫殿外那道环绕月球的能量屏障时,无不露出惊叹之色。
“这就是月脉的力量吗?”一位金发学者伸出手,指尖刚触碰到屏障,就被一股温润的能量轻轻弹开,“纯净、柔和,却带着坚不可摧的韧性,和地球灵脉的生机盎然完全不同。”
樱子正蹲在宫殿角落,小心翼翼地将月灵幼苗移植到一盆混合了月岩粉末和地球灵土的花盆里。幼苗的叶片在两种土壤的滋养下,竟同时泛起蓝光和绿光:“月脉属阴,地脉属阳,原本是互补的两极,只是千万年来被空间隔绝,才渐渐失去了共鸣。现在能量桥梁打通,它们终于能重新交融了。”
张大柱和夜莺站在核心阵图旁,看着屏幕上实时更新的地月灵脉数据流。十二道节点的能量流动平稳有序,地球的生机能量顺着桥梁涌入月脉,让原本有些枯萎的月面灵草重新抽出嫩芽;而月脉的纯净能量反哺地球,让被尘风污染的土地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
“检测到‘巳位’节点能量异常波动!”灵能探测器突然发出提示音,屏幕上代表月球“巳位”和地球“巳位”的光点同时闪烁起来。张大柱立刻放大数据,发现两股能量在桥梁中点出现了短暂的对冲,“是能量频率不匹配,地球‘巳位’在江南水乡,属水脉;月球‘巳位’靠近风暴洋,属寒脉,强行交融会产生排斥。”
夜莺调出节点调整方案:“需要在桥梁中点加设缓冲阵,用星髓灵晶调和水火属性。我已经让安娜带着灵晶去地球‘巳位’了,我们现在去月球‘巳位’同步调整。”
两人赶到月球“巳位”节点时,发现这里的能量柱果然出现了细微的震颤,周围的月岩上凝结着一层薄冰,冰面下隐约有水流的纹路——那是地球水脉能量渗透过来的痕迹。张大柱将手按在能量柱上,月核灵晶的光芒顺着柱体蔓延,很快找到了能量对冲的临界点:“就在这里,深度三米,需要嵌入灵晶缓冲阵。”
夜莺取出特制的星髓灵晶阵盘,盘上雕刻着水火交融的符文:“这是用昆仑火玉和深海冰晶混合星髓制成的,能自动平衡能量频率。”她将阵盘嵌入月岩,随着灵力注入,阵盘上的符文亮起柔和的白光,能量柱的震颤立刻平息下来。
几乎同时,通讯符里传来安娜的声音:“地球‘巳位’缓冲阵启动成功,能量对冲消失!对了,玄清道长说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昆仑山脉的灵脉泉眼开始涌出带有月脉能量的泉水,喝了之后修士的灵力精纯度提升了不少呢!”
两人相视而笑,转身返回广寒宫。刚走进宫殿,就看到樱子举着月灵幼苗欢呼:“快看!幼苗开花了!”只见幼苗顶端开出一朵小小的双色花,一半是月白色,一半是碧绿色,花瓣上的纹路竟与核心阵图的符文完全吻合。
玄清道长捋着胡须感叹:“这就是地月灵脉真正融合的证明啊。月为阴之精,地为阳之母,阴阳相生,灵脉相通,这才是宇宙的平衡之道。”他递给张大柱一卷古旧的竹简,“这是在昆仑古籍中找到的,记载着地月灵脉的起源,说上古时期曾有月宫使者常驻地球,那时的灵脉远比现在活跃。”
张大柱展开竹简,上面的古老文字在月核灵晶的光芒下自动翻译:“……月有广寒阵,地有昆仑柱,阵柱相连,天地同春……若遇虚无侵,需以同心力,融月魂地魄,铸永恒屏障……”
“同心力……”他喃喃自语,看向周围忙碌的众人——夜莺在调试阵图,樱子在培育灵草,安娜在和地球学者交流数据,玄清道长在讲解古籍中的灵脉理论……这不就是同心力吗?
通讯符突然亮起,显示是月球背面的监测站发来的信号。屏幕上出现一片从未见过的月面区域,那里的月岩下竟有淡淡的能量光芒在流动,光芒的频率与地球灵脉完全一致。
“那是……新的灵脉节点?”夜莺惊讶地睁大眼睛。
张大柱握紧手中的竹简,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不,不是新节点。是地月灵脉融合后,原本沉睡的古老灵脉,正在苏醒。”
月灵幼苗上的双色花在此时轻轻颤动,花瓣上的符文与核心阵图、甚至与地球十二节点的光芒同时闪烁,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千万年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