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叔,我们这家凤凰银行成立,除了是作为我们北美这些麒麟企业的银行,它相当于一个财团的财务中心。
我们的现金流太大,不搞一家银行也不行。
在北美开设一家银行很容易。但北美的法律规定,银行是禁止跨州经营的。
直到这两年才逐渐放宽,银行可以用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跨州经营,大通曼哈顿银行就是这样操作的。
不过在没有正式的许可跨州经营的法律出来之前,我们这家凤凰银行还是在加州范围内。
另外这家银行在这个时候成立,是为了将来在日本的布局。
未来几年,日本的娱乐市场是我们的重点,特别是电影市场。”
季宇宁可是知道,今年日元开始升值后,日本人的消费能力有多么的强,他们除了股市楼市之外,在娱乐市场上的投入也是惊人的。
他已经做好了在日本的布局,除了娱乐消费市场之外,重点是股市和楼市。
他的加州凤凰银行已经开始申请和筹备在日本开分行了。
不得不说,这年头北美银行在日本开分支机构还是很爽的。
前几年应北美银行的要求,日本人开放了cd市场。所谓cd市场,就是大额不记名存单交易市场。
这样北美的银行就可以很方便的在日本调动大额资金。原本日本人对于现金的监管就不是特别严。很多日本的公司更愿意直接使用现金进行交易。
这样季宇宁的加州凤凰银行如果在日本开分支机构,他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直接拿现金填充他自己的银行金库,然后开出那一张张的大额存单。
这真是不要太爽了。
他只有现金最多。多到了他都不敢再存在北美的那些大银行里了。
而且根据他前世的记忆,就在今年,北美在日本的银行居然获得了经营证券的资格。以后就可以明目张胆的在日本的这种开放的股市里做多再做空了。
这相当于是给予了北美的金融机构在日本的超国民待遇。因为日本这时候的本土银行还都是分业经营,而不是混业银行。
前世是直至1993年,日本本土银行才被允许从事证券业务。那个时候,日本的股市楼市刚刚崩盘,日本的泡沫经济已经破灭了。这个国家已经开始进入失去的30年。
所以日本泡沫经济的兴起和破灭,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北美策划设计的。
当日本的股市楼市也像前市那样,在90年代初崩盘的时候,季宇宁也可以跟着华尔街的那些人狠狠的在日本收割一波。
这种收割,可是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
那个国家,在北美人眼中,就是肥羊。
这种收割并不像他之前在伦敦金市场上的收割,也不像他准备未来在85年下半年到86年上半年,那场国际油价因为逆市增产而暴跌的期货收益,也不想在87年大股灾时候做空的收益。因为那种收益,是一定要有所顾忌的。
“现在日本和北美两国政府间启动了moSS谈判(美日两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自由贸易谈判)。
这主要是为了解决两国之间日本的贸易顺差问题,实质的问题是北美要解决掉自己的财政赤字问题。
据说要在今年的下半年,达成一个协议,我估计这个协议中很可能最主要的部分,就是两国的货币汇率调整,也就是说,日元要升值,而且是开始大幅度的升值。
另外,欧洲也渴望对汇率进行干涉和调整。
1981年时,每英镑兑换2.2美元左右,到了今年年初的时候,每英镑兑1.05美元,英镑贬值了接近一倍。
所以9月份很可能是美日欧联合对汇率进行调整和干涉,最终的结局是日元和马克升值。
我感觉这是北美在刻意全力打压日本。日本原本就是出口型经济,日元升值可以使日本的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下降,那么日本经济的增长点就会向股市楼市转移,这正是北美所希望的。
除了日元升值,我们会跟着收割一些,但这只是小的数额,未来关键是日本的股市和楼市的收益,这才是大头。”
“宁叔,下半年预计会有一次发财的机会。
沙特极有可能在八月份进行逆市的石油大幅度增产。
这几年为了维持石油价格,他们一直在减产,市场份额一直在降。可是呢,毛熊和南美却丝毫不顾及这些,一直在增产。
为了把失去的市场份额补回来,他们的增长幅度甚至可能达到现在的5倍,上升到1,000万桶每日。
当然这一切背后的主使都是北美,罗纳德这两年一直在考虑利用石油价格战来打击毛熊。”
季宇宁的一席话,让宁叔双眼猛的发亮。
宁叔一下子就想起前几年季宇宁炒作伦敦金的事情。
那次他这个侄子魄力之大,计算之精,至今仍然让他这个叔叔回味无穷。
他也开始在心里计算起来。
1980年至1985年,沙特为主的opEc曾多次减产,产量降至其原先的一半左右。减产的后果是1985年opEc全球市场份额从70年代的一半降至不到三分之一,市场份额流失让opEc坐立不安。
地缘政治方面,1981年罗纳德上台以后,开始酝酿实施“逆向石油冲击”战略以遏制毛熊。通过施压中东国家增产,使国际原油价格低位运行,从而切断毛熊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这时候毛熊外汇收入的一半是来自石油的出口。
前世1985年8月,北美施压加之为了夺回市场份额,沙特开始迅速增加原油产量,出口量从不足 200万桶\/日,猛增至近1000万桶\/日。国际油价随后从30美元\/桶一路下跌,5个月内跌至12美元\/桶,次年4月1日再跌至10美元\/桶左右,跌幅高达近70%。
从1985年至1988年的世界油价下跌,使毛熊共计损失400亿卢布,这也成为后来其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石油价格触底到10美元\/桶后,沙特又重新开始带领opEc减产,油价逐渐反弹。不仅是opEc国家,与现在的opEc+减产联盟相似,彼时非opEc国家如墨西哥、挪威、毛熊等也因为无法忍受超低油价,开始配合沙特减产。
在石油市场供应过剩之际实行增产,这种看似不合逻辑的举动,却在1985年的石油价格战中发生,无论是出于地缘政治目的,还是沙特自身发展的需求,其背后自有深意。这一次价格战的结果是,沙特不仅夺回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迫使opEc其他成员国以及非opEc国家随后配合其减产,可谓一箭双雕。
“宇宁,你确定吗?”
宁叔又问道。
“基本确认。”
“你预计会降到多少?”
“现在是每桶30多美元,8月份开始一路下跌,预计明年第1季度结束,石油价格会触底,会降到大约每桶10美元。”
“宇宁啊,那岂不是下半年做石油期货要动用不少资金。
我们下半年还有一次准备对怡和的大规模收购呢。”
“我们的现金流太大,即便今年要做的事情多,我估计动用的现金也没有超过一半,所以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