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敲了敲桌子,打破了沉默。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休会三天,大家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白天带领着技术团队,夜以继日地整理着源流数据。
他们调取了大量的培训日志、设备调试影像、跨国协作通信存证,按时间轴重构“mhK系列芯片”的演化谱系。
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白天意外地发现,早期缅甸工坊曾使用一批来自华芯科技报废清单的测试探针头,序列号可追溯至2022年设备更新记录。
他灵机一动,立刻联系飞鱼,协调公司法务部出具《技术资产开放授权声明》,正式承认部分退役设备已通过“南线协作网”转入公益用途。
这份文件经过外交部备案后,成为首份官方背书的“技术流转合规证明”,彻底堵住了“非法占有国有资产”的指控路径。
与此同时,伊万也带来了莫斯科方面的密电:俄方将在联合国理事会提交决议草案前,释放一段高清卫星视频——显示幽灵工厂太阳能阵列安装过程中,技工使用的是某中国电商平台热销的民用支架型号,且全程无武装人员驻守。
楚墨当即指示萨米尔,将该视频与“微核系统2.0”开源代码库做交叉剪辑,制成短片《阳光下的工厂》,并通过南线教育网络向全球南方高校推送。
影片末尾,打出一行字:“他们说我们在造违禁品,可我们连螺丝都是买的。”
这段短片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人们纷纷质疑西方国家的指控,认为他们是在恶意抹黑中国企业。
就在楚墨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时候,他却忽略了一点:真正的危机,往往隐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深夜,楚墨坐在办公室里,揉了揉疲惫的眼睛。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慢慢地收紧。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他拿起手机,看到了一条来自周建民的加密消息:“曲靖误装车事件后……”
楚墨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猛地站起身,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楚墨的瞳孔骤然收缩,如同猎豹锁定了猎物。
周建民的消息如同冰锥,瞬间击碎了他紧绷的神经。
曲靖误撞车事件后,对方竟然还没放弃!
这群躲在暗处的鬣狗,真是闻着血腥味就甩不掉了。
他飞速在大脑中推演,指尖在桌面上敲击出急促的节奏,像一首无声的战歌。
敌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南方协约oS Lite”,妄图掐断这条技术突围的生命线。
既然如此,那就反其道而行之!
“雷诺!”楚墨的声音带着一丝冰冷的笑意,“通知下去,将下一批‘南方协约oS Lite’离线包,全部伪装成‘边境生态监测数据集’。”
雷诺微微一愣,但多年的默契让他立刻明白了楚墨的意图。
“明白,需要同步通知飞鱼,协调海外渠道吗?”
楚墨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弧度。
“不用,这次,我们玩一票大的。批量寄往云南、广西十余所乡村中学。”
他要让技术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随风飘散,遍地生根。
当技术融入日常,追踪本身就成了一场徒劳的闹剧。
合上笔记本,楚墨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他知道,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他抬起头,望向窗外那片深邃的夜空,轻声道:“名字已经响了,门不开,我们就自己搭门槛。”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伊万的电话,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老朋友,看来我们需要提前启动‘备用方案’了……”
楚墨缓缓放下手机,嘴角勾起一抹深不可测的笑意。
他转过身,走向监控室的大门。
监控室内,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全球南线节点地图闪烁着光芒。
除了那些为人所知的战略要地,赫然新增了二十一个绿色的光点——它们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微弱却充满生机。
这些光点,有的位于不起眼的中学实验室,孩子们正好奇地摆弄着电路板;有的则隐藏在偏远的渔港维修站,带着海风的咸湿味道。
突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来自\"北极狐\"雷诺的消息:\"mhK004设计稿已完成,建议命名'门槛'。\"
楚墨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玩味。
mhK004,那是他们秘密研发的新一代防火墙,一个可以巧妙伪装成普通数据流的幽灵。
他微微一笑,快速回复道:\"不用建议了,它已经是。\"
屏幕上,新加入的光点,开始闪烁得更加频繁……
楚墨站在那巨大的环形屏幕前,目光灼灼地注视着那些绿色光点,仿佛每一颗都在闪烁着希望的火花。
他缓缓举起手中的手机,指尖轻触屏幕,输入了一行命令:“启动影子节点播种行动。”
随即,整个房间内的气氛仿佛凝固了。
雷诺从一旁走来,脸上带着一丝戏谑的笑意,低声说道:“我们现在不是养孩子,是在放诱饵。”楚墨微微一笑,目光却依旧坚定:“好猎人,懂得让风替你说话。”
接下来的几天里,一百套简化版的“微核终端”被分批送往全国三十余个县级职校、农技站和边防哨所。
这些设备预载了大量虚假的数据流,一旦联网,便开始模拟高强度的调试行为,吸引着敌人的监控资源。
而真正的核心网络则转入静默状态,仅靠短波定时广播低频心跳信号,确保联系不断。
周建民接到任务后,迅速赶往云南某边境县,他没有选择隐蔽的场所,反而找到了当地科技馆的馆长,提出将设备接入“青少年科创体验区”的公共展示平台。
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未来芯片制造模拟器”,孩子们可以亲手操作虚拟蚀刻流程,充满了好奇和兴奋。
当稽查人员上门调查时,面对一群围在显示屏前提问的小学生,他们只得悻悻而归。
一周后,该馆报名参加“微核培训营”的人数竟然翻了五倍。
与此同时,赵婉清也在筹划着一场“误曝行动”。
她故意向一位已被收买的行业记者泄露了“卡拉奇工坊即将升级”的假消息,并附带了一张经过pS的设备清单。
消息流出后,果然引发了漂亮国方面紧急调动侦察资源。
而真正的喀布尔地下工坊,则趁机完成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建。
她在日记中写道:“他们总以为我们在藏东西,其实我们只是让他们看见想看的。”
另一边,张立诚随考察队深入喜马拉雅腹地,终于在一处冰碛湖畔采集到了含有微量硅烷化合物的水样。
他没有立即上报,而是将样本分成了三份:一份交给官方检测,一份匿名寄往昆明实验室,第三份则交给了当地的一名藏族向导,请他带回村中的学校,用于新开设的“自然与技术”课程实验。
他知道,当知识进入课堂,追踪它的脚步就会慢下来。
楚墨回到总部,召集了雷诺、飞鱼和白天,简要通报了行动进展。
会议室的灯光昏暗,只有几束光线透过窗户照在他们每个人的脸上,映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新的开始。
“接下来,我们要更加小心。敌人不会轻易放弃。”楚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
就在这时,手机再次震动。
他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出一条来自伊万的消息。
楚墨的眉头微微一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迅速将手机塞进口袋,眼神坚定地看向众人:“今晚,我们再会有一场硬仗要打。”
楚墨转身朝门外走去,留下了一句话,却让所有人的心头都是一紧:“真正的猎杀,才刚刚开始。”深夜,楚墨紧锁眉头,伊万发来的讯息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劈开了笼罩在“星火网络”上的迷雾。
屏幕上,那些曾经被视作威胁的“高危节点”,如今看来竟如此可笑——科技馆里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芯片制造模拟器”,农技站里老农摆弄的粗糙终端,甚至是边防哨所里士兵们随手提交的漏洞报告!
“消失了吗?变成空气……”楚墨喃喃自语,指尖摩挲着冰冷的手机外壳,他能感受到伊万那略带嘲讽,实则欣赏的语气。
窗外,天色渐渐泛白,黎明的曙光撕裂夜幕,将城市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
楚墨深吸一口气,锐利的目光扫过房间内的每一个角落,仿佛要将潜藏的危机一览无余。
他按下全域广播键,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令人信服的镇定:“通知所有真实节点,准备接收‘门槛’芯片的第一批物理映像。”
略微停顿,楚墨的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带着一丝玩味:“记住,门槛从来不是用来挡人的——是用来提醒谁忘了低头。”
语音指令发送完毕,楚墨缓缓放下手机,走到落地窗前,俯瞰着这座即将苏醒的城市。
无数盏灯光如同星辰般闪烁,照亮着一条条街道,也映衬着他深邃的眼眸。
“滴——”
楚墨调阅伊万提供的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讯分析报告,脸上的表情变得更加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