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阳光明媚。
职校的操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附近的村民们,纷纷带着自己的孩子,前来参观学校的“微型半导体实训基地”。
“这是什么东西?”一位老农好奇地指着一台模拟封装台问道。
“这是我们学生自己设计的,可以用来封装芯片。”一位学生自豪地解释道。
“芯片?”老农一脸茫然,“那玩意儿能干啥?”
“能干的可多了。”老师笑着说道,“不仅能修你家的水泵,还能让它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该停。”
“真的?”老农一脸惊喜,“那可太好了!我家那水泵,三天两头坏,可把我愁死了。”
村民们围在模拟封装台前,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脸上洋溢着对科技的渴望。
站在角落里的审查组成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尴尬与无奈。
他们原本是想来找茬的,结果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他们看到的是,科技的力量,正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片土地,改善着人们的生活。
“这……这还怎么查?”一位审查组成员低声嘀咕道。
“是啊。”另一位审查组成员叹了口气,“要是把这些都否定了,那可就成了人民的罪人了。”
最终,审查组默默地收起了执法记录仪,灰溜溜地离开了学校。
与此同时,在审计署的内部会议上,李哲正慷慨激昂地发表着自己的观点。
“各位领导,我认为,我们不能再继续打压民间的科技创新力量了。”李哲的声音铿锵有力,他的脸上写满了正义与责任。
“为什么?”一位领导皱着眉头问道。
“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李哲毫不退缩地说道,“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明年的‘科技扶贫专项资金’审计,可能无法通过。”
“什么?”领导们顿时慌了神。
“我已经做了一份预评估报告。”李哲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各位领导,“报告显示,已经有十八个贫困县,将‘微核终端’纳入了乡村振兴项目,涉及智能养殖、光伏管理等多个领域。”
“现在砍了它,等于打自己的脸。”一位财政口的官员低声嘀咕道。
“是啊。”另一位官员附和道,“这可是关系到我们政绩的大事,不能轻易动摇。”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领导们决定暂时搁置相关限制性文件。
李哲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慨。
因为他相信,只要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就能推动这个国家不断前进。
夜色渐深,楚墨站在窗前,望着远处那片逐渐亮起来的天空。
但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因为他相信,真正的火种,是永远无法被熄灭的。
“查一下,最早发布这些照片的Id,Ip地址在哪……”楚墨喃喃自语,眼睛里闪烁着危险的光芒。
雷诺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的身后,低声应道:“已经在查了,楚总。”
短暂的沉默后,楚墨突然问道:“对了,张立诚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雷诺微微一愣,答道:“他……他好像又回了趟喜马拉雅。”
“哦?”楚墨挑了挑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看来,他是找到了新的目标。”夜幕下的喜马拉雅山,寒风呼啸,张立诚裹紧了棉衣,艰难地在雪地中前行。
远处,一座废弃的气象站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如今的荒凉。
张立诚停下了脚步,目光透过夜色,凝视着那座破败的建筑物。
“这里,真是个奇怪的地方。”他自言自语,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与不安。
推开破旧的木门,里面满是积雪与尘埃,但一台老旧的打印机却依然在运转,纸带上连续输出着某种规律的字符。
张立诚走上前,手指轻轻抚过那冰冷的机器,机器的轻微震动仿佛在回应他的触摸。
“这怎么可能?”他低声喃喃,他取下那卷纸带,展开一看,竟然是“微核系统1.0”的启动代码片段,右下角的时间戳显示为三年前。
更让他惊讶的是,这台打印机的电源来自一套手工组装的风力发电装置,维护者是一名藏族牧童,牧童告诉他:“城里来的叔叔托我照看的。”
张立诚的心跳不由加速,他迅速拍下照片,传回昆明的研究团队,附言:“你们说火种会熄灭?它已经学会自己找柴了。”
他转身走出气象站,寒风再次扑面而来,他的眼神却变得异常坚定。
夜色中,那座废弃的气象站仿佛在对他微笑,而张立诚的心中,已经燃起了新的希望。
他拿出手机,准备给楚墨发条信息,手指刚触碰到屏幕,便收到了雷诺的回复:“收到,楚总正在等你的消息。”
夜色更浓,张立诚站在山脚下,望着远处那座气象站,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看来,这场棋局,远没有结束。”
夜幕如同一张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地将城市笼罩。
楚墨站在落地窗前,指尖夹着一支燃了一半的香烟,猩红的火星在黑暗中忽明忽灭,如同他此刻深邃的眼神。
“伊万的消息,确定吗?”他低声问道,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像是拉满的弓弦,随时准备迸发出惊人的力量。
雷诺站在他的身后,身形挺拔如松,语气沉稳地答道:“确定,消息来源可靠。美国这次是动真格的了,看来‘星火计划’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楚墨轻哼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威胁?这才仅仅是个开始。他们以为靠几个数据模型就能分析出我们的真实意图,未免太小看中国人的智慧了。”他将烟头按灭在烟灰缸里,转身走到巨大的电子沙盘前,上面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代表全球节点的闪烁光点。
“既然他们想玩‘反向去中心化’,那我们就给他们演一出真假难辨的好戏。”楚墨的”
“明白。”雷诺应了一声,迅速转身离去,执行楚墨的命令。
与此同时,远在云南南部边境的一座破旧的砖瓦房里,几个面色黝黑的汉子正围坐在一台老旧的无线电台前,聚精会神地监听着空气中传来的各种电波信号。
这里是黑蛇帮会秘密设立的监听站,他们的任务是捕捉短波频段中的异常信号,找出“星火计划”的蛛丝马迹。
为首的汉子名叫老K,是黑蛇帮会里出了名的“耳朵灵”,据说能分辨出上百种不同的电波频率。
他戴着一副老花镜,耳朵紧贴着耳机,仔细地辨听着每一个细微的声音。
突然,一阵清脆的童声从耳机里传了出来,唱着一首欢快的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
老K皱了皱眉头,刚想切换频率,另一个汉子突然指着屏幕上的一串数字,激动地喊道:“K哥,快看,这组数据好像有点不对劲!”
老K凑过去一看,屏幕上显示的是一组经过简单加密的数字,经过初步分析,似乎是某种产线调度指令。
他心中一动,立刻意识到这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目标。
“给我放大信号,仔细分析!”他立刻下令道。
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他们终于确定了信号的来源——竟然是边境地区的一所小学。
老K兴奋地搓了搓手,立刻向帮会头目汇报了情况。
“看来,这帮搞芯片的还挺会藏的,竟然把核心枢纽藏在小学里。”黑蛇帮会的头目冷笑一声,“给我派人去查清楚,如果真是这样,就直接端了他们的老窝!”
几天后,几个身穿便衣的武装人员悄悄潜入了那所小学,正当他们准备展开侦察时,却被一群手持木棍的护边员当场抓获。
经过审讯,他们很快供出了幕后金主——黑蛇帮会。
案件曝光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一片哗然。
警方不得不介入调查,黑蛇帮会也因此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而在千里之外的贵州山区,独立调查记者赵婉清正背着沉重的背包,穿梭在崎岖的山路上。
她的目的地是位于大山深处的一所简陋的村小学,她要采访一位名叫李小明的初中生。
李小明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小天才”,他利用“南方协约操作系统精简版”编写了一套山洪预警程序,并将其接入村口的老旧广播系统,实现了自动播报。
这套程序在几次突发山洪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挽救了全村人的生命。
赵婉清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和李小明待在一起,详细了解了他的故事。
她被这个孩子的天赋和善良深深感动,决定将他的故事拍成一部短片,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默默无闻的英雄。
几天后,赵婉清将剪辑好的短片《十四岁的总工程师》发布到了社交平台上。
这部短片迅速走红,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他们说这是危险技术?可我老家的孩子靠它救了全村人。”一位网友在评论中写道。
“这才是真正的科技向善,应该大力推广!”另一位网友评论道。
在舆论的压力下,教育部官网次日发布公告,称将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安全边界研究”,旨在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科技,避免技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