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骞曼毫不犹豫地果断撤退,完全没有丝毫想要回头继续苦战的念头。这种果决的决策,让波才一方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张辽和夏侯兰经过短暂的商议后,决定采取分兵策略。夏侯兰率领自己的本部兵马留下来清扫战场,而张辽则率领他那令人瞩目的连环马部队前往波才的大营去复命。
夏侯兰此时的任务是将鲜卑人撤退时遗留下来的、未被带走的战利品全部运往波才的营寨,并妥善处理那些在战场上壮烈牺牲的士兵的尸体。如果是自己所率领的士兵战死的遗体,他需要仔细核对后,按照他们的籍贯进行焚烧,并将骨灰装入盒子送回他们的故乡。而对于那些鲜卑人的尸体,则统一拖到一个预先挖好的大坑中,进行集中焚烧处理。
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切都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波才一整宿都因为担心而无心睡下,始终屹立在高台之上望着夏侯兰和张辽二人出击的方向出神,一直到天空破晓的时候张辽率领的铁骑兵才回来复命。
看着张辽以及他麾下士卒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战斗痕迹,和目光所至人员,做出了初步的判断,人员损失的数量有些多,波才的心中就是一咯噔。
好消息传来,张辽前来复命,告知波才骞曼果断撤离,这无疑让波才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否则,他恐怕真的要心态崩溃了。
波才参与过不少战役,但大多数都是小股部队之间的小规模战斗。唯一一次面对人数众多的敌军,还是与皇甫嵩和朱儁二人交锋,结果却是惨败而逃。如今再次面对如此庞大的鲜卑军队,波才心中的忐忑可想而知。
然而,现在骞曼已经撤离,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那支已经绕过波才大营、直奔玄菟的和连部队身上。这支队伍拥有七万之众的鲜卑骑兵,实力不容小觑。至于后方的战况如何,波才的部队目前还一无所知。
在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要迅速做出整合和防御措施,以阻拦和连北归的所有道路。尽管和连的部队人数众多,但波才对自己的军队充满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够让和连铩羽而归。
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迎来了夏侯兰的凯旋归来。他不仅带来了大量的鲜卑人未及带走的马匹,还有许多珍贵的物资。这让波才心中一直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这场战役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连环马首次亮相便展现出惊人的威力,与平州铁骑紧密配合,成功歼灭了多达两万的鲜卑人。如此辉煌的战果,堪称完美。
波才的指挥才能在这场战斗中再次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对自己营地的修缮工作,同时迅速向周边的城镇征集所需的物资。无论是兵器还是粮草辎重,都稍有短缺,必须尽快得到补充,否则拖延时间过长,将会贻误战机。
在波才的高效组织下,休整完毕的夏侯兰部队立即展开行动,马不停蹄地前往周边的城镇索要物资。而对于这场战争,林北政权统治下的百姓们都怀着众志成城的决心,积极响应军队的需求,纷纷倾尽全力提供支持。
得到补充的波才营地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整个营地都充满了紧张而有序的氛围。在波才的严厉督促下,那些阉奴们不敢有丝毫怠慢,他们拼命地加速建设,每一道防御措施都在他们的努力下逐渐变得完善。
陷马坑、拒马台、一个个精心布置的陷阱,这些都彰显着波才和他的军队坚决要阻碍和连北归的决心。他们深知,只要能够战胜和连,那么至少在未来十年里,北方的鲜卑将不再是一个威胁。
然而,波才的思考并没有止步于此。他意识到,即使打败了鲜卑,北方的边境仍然面临着其他潜在的威胁。乌桓、高句丽以及那些小部族,都在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对林北政权发动攻击。
为了应对这些潜在的威胁,波才认为必须展开新一轮的抓捕阉奴行动。目前的局势已经非常严峻,不经过几轮彻底的清洗,那些外族势力根本不会认识到林北政权的强大。只有用强硬的手段,展现出林北政权的实力,才能打消他们的野心。
当务之急,还是要全力以赴地歼灭和连的部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北方的安全,为林北政权赢得更多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波才派遣夏侯兰前往不仅仅是为了索要物资,更重要的是要将大获全胜的消息传播出去。他深知,只要军民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将鲜卑人全部歼灭在境内,让他们无处可逃。
然而,正当波才的营地开始大规模建设之际,和连的脸色却异常阴沉。他已经率领部队四处探查过了,结果让他大失所望。除了城池和城镇之外,整个玄菟的周边地区简直就是一片荒芜,杳无人烟。
这种坚壁清野的策略,让和连所带领的鲜卑人陷入了绝境。他们不仅一无所获,而且大军的粮草在不断消耗,却得不到丝毫的补充。面对这样的困境,和连等人虽然有心攻打城池,但却苦于没有建造攻城器械的专业人才。没有攻城器械,想要攻破城池或者小镇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他们的计划也只能被迫搁浅。
和连心中的退意愈发强烈,因为他意识到粮草辎重的补给问题已经到了无法解决的地步。继续拖延下去,不仅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反而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更糟糕的是,随着派遣出去的斥候不断死去,这个原本被视为美差的职业,如今却变成了一个极度危险的行业。人们对斥候这个角色充满了恐惧,因为他们深知一旦被派出去,很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和连感到十分无奈。他知道自己的选择对于整个局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他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解决办法。
而那几个部落的首领们,虽然心中也有诸多不满,但他们也明白和连的苦衷。毕竟,没有足够的粮草辎重,军队根本无法维持下去。所以,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尊重和连的决定,尽管这个决定对于他们来说并非完全满意。
这就好比一个巧妇,即使有再高的厨艺,没有米也做不出一顿丰盛的饭菜来。和连和那些部落首领们,此刻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让人不禁感叹世事的无常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