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北归?这个念头在和连的脑海中不断盘旋,挥之不去。他实在不甘心就这样轻易地撤离,毕竟他们南下打草谷时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对族人们许下的誓言犹在耳畔回响,然而如今却落得如此狼狈的局面,这让和连感到无比的憋屈。
面对如此尴尬的处境,和连深知此次无功而返必将遭到弹劾,自己的威望也会因此大打折扣。然而,他别无选择,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
经过一番简单的商议后,和连最终决定北归。但在他内心深处,其实还隐藏着另一番盘算。他渴望能够一举歼灭波才的营寨,甚至将波才的部队彻底消灭。
这样一来,即使最终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收获,至少也能给鲜卑一族的所有人一个交代。多年来,波才频繁北上劫掠,使得许多鲜卑部落都陷入了人人自危的恐慌之中,大家都害怕被抓去做阉奴。如今,歼灭波才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就在和连准备一举歼灭波才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意识到,波才其实也正在暗中策划着一场针对他的阴谋。波才深知,要想彻底击败和连,就必须先吞下他的这支队伍。
而阻碍和连北归,已经成为了波才计划中的关键一步。他知道,只要能成功地阻止和连北归,就能让他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从而更容易将其击败。
经过深思熟虑,波才最终决定采取硬碰硬的策略。他迅速召集人手,同时命令夏侯兰和张辽二人督促阉奴加快建造工程的进度。这样一来,他既能增强自己的实力,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防御工事的建设。
时间对于波才来说,此刻显得异常珍贵。他必须争分夺秒地行动,因为和连何时北归还是个未知数。即使有斥候传递消息,也未必能及时得知。毕竟,鲜卑人的骑兵速度极快,一旦有信使出现,必然会遭到鲜卑骑兵的围追堵截。即使信使侥幸逃脱,也很难保证消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因此,波才认为,与其冒险让信使去传递消息,白白浪费士卒的生命,还不如选择坚守不出,等待和连主动来袭。
尽管波才心中有些无奈,但他依然有条不紊地实施着各种应对措施。他相信,只要自己不慌乱,就一定能够应对和连的进攻,并最终取得胜利。
无法通知玄菟的将领拖延住和连的大军,波才心中焦虑万分。如今,他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和麾下的士卒们。
波才,这位林北政权北方军区的核心人物,其威名早已在林北政权中传颂开来,可谓是家喻户晓。他所发起的征兵号召,得到了周边地区青壮年们的热烈响应。
林北政权的优厚条件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应征入伍,他们自备武器和马匹,展现出了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当。然而,那些没有马匹和武器的人,则被毫不留情地淘汰掉。
毕竟,面对那些逃窜且意图造反的阉奴,没有足够的装备又怎能镇压这些叛逆之徒,现在没有武器、马匹就等于平常压根就没有涉猎过这两项事物。
武器和马匹的广泛普及,使得波才能够迅速招募到大量的士卒。但他心里很清楚,这些新招来的士兵虽然人数众多,但缺乏系统的训练,战斗力虽不算弱,但军心却有些涣散。
虽然这些新征招而来的士卒并没有接受过特殊的训练,但时间紧迫,波才当机立断,迅速将他们全部打散。他巧妙地将大量的新兵与少量的老兵混合在一起,让老兵们在其中发挥教导和带领的作用。
具体来说,就是让平州骑兵分散到新兵队伍中,而连环马的队伍则保持完整。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新兵能够得到老兵的指导,又不会影响到连环马这一特殊兵种的战斗力。
在老兵们的悉心教导下,新兵们进步神速,很快就对战争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至少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手势和命令,这对于战场上的沟通和指挥至关重要。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新兵们还来不及领略更多的教导,就不得不奔赴前线去厮杀了。波才深知,坐以待毙绝非良策,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于是,他果断下令大军开拔,直取奇袭和连。
与此同时,高顺则被留下来继续带领步卒和阉奴镇守营寨,肩负起看家的重任。
波才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如同一股洪流般向前涌动。起初,整个大军中弥漫着嘈杂与混乱的气氛,士兵们的呼喊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喧闹的海洋。然而,在经验丰富的老兵们的悉心教导下,这种混乱的局面逐渐得到了控制。
老兵们以他们的智慧和经验,有条不紊地组织着队伍,引导着新兵们保持队列的整齐和纪律的严明。他们耐心地讲解行军的要领,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使得原本嘈杂的大军逐渐变得稳定有序。
与此同时,负责侦察的斥候们也开始了他们的工作。这些斥候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他们在大军一开拔的时候,就迅速地展开了对周边环境的侦查。他们像幽灵一样穿梭在山林之间,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危险的迹象。
他们的任务不仅是预防和连等人的突袭,还要探查周围的地形、道路以及敌军的动向。通过这些侦查活动,波才的大军能够及时掌握前方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
幸运的是,大军开拔后,和连并没有如预期那样迅速出现并发动奇袭。这让波才感到十分庆幸,因为如果一开始和连就带着大军对波才的大军进行冲击,那么这场战斗的胜负就会变得扑朔迷离,难以预测。
波才的大军稳步前进了两天,终于与和连的大军不期而遇。两军对峙,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大战一触即发。
和连站在自己的军队前方,凝视着波才军队中的旗帜。那一面面旗帜上,鲜艳的“波”字格外显眼,仿佛在嘲笑着他的疑惑。他不禁心生疑问:波才不是应该被骞曼所牵制吗?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