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外面又来了一人。
“将军,城外又有人求见”
“不见!”
话音未落,薛阔阔突然想到,“此时会有什么人求见,难道忽都合那厮按捺不住了?”
便问道:“是谁?”
“一人一骑,从西边而来,自称将军以前见过”
“叫什么?”
“伏骞”
薛阔阔半晌没有想起来是谁,最后才在亲卫的提醒下明白过来。
“伏骞不是辽国青唐城总督吗?怎地跑到这里来了?难道辽人是两路夹攻?”
“那萧阿奴自称是律庆的亲卫队副队长,若是再拿下一个青唐城总督也算是一个收获了”
便道:“他真是一个人?”
“确实如此”
“哈哈哈”
薛阔阔放声大笑起来。
“让他进来”
没多久,薛阔阔便见到了伏骞。
原来,此时律庆带着两万近卫军已经抵达摊粮城,得知周边形势后立即做出了最新的调整:
第一,他让伏骞撤离新应理城,而是将大营迁到北岸,然后在那里留下八千五百骑兵,北岸本就是应理城的旧址,周围绿洲面积很大,由于战事的原因,这里的庄稼全部遭到了破坏,已经变成了一处牧场。
又让他带领一万骑北上,并赶在薛阔阔之前拿下了黑山威福军司,作为对律效忠的支援。
第二,让萧佛奴立即出动,攻占了被拖雷部族骑兵占据的贺兰山南北缺口,彻底锁死贺兰山通道,此时若是成吉思汗统领大军来进攻他,就只能绕道北面的克夷门,而那里还有阿沙敢不的一万党项精锐骑兵。
或是绕道应理城,那里也有伏骞留下的重兵。
而拿下两个缺口后,无论成吉思汗去往哪里辽骑都能越过缺口快速追击。
而伏骞在兵不血刃拿下威福军司后不久就得到了薛阔阔占据天德军城的消
息,一想到律效忠大军就要与主力彻底隔断,他便不停部下的劝阻,亲自前来劝说薛阔阔投诚。
当然了,他并非毫无胜算。
成吉思汗治军,极重部族,往往一个部族首领统领的都是本部人马,等其升官后则会将将赏给他的部族人马再加入,薛阔阔也是如此,他统领的虽然是三千来自蔑儿乞惕部的精锐骑兵,但身边也不乏巴尔虎人。
要知道,契丹人在大辽国灭亡后分散逃入各大部落,尤以漠西的克烈部、乃蛮部最多,这也很正常,女真人起家于东北,想要打到漠西并不容易,藏在那里更为安全。
对于这些人,克烈部、乃蛮部显然是欢迎的,契丹人骁勇善战,何况立国几百年后又吸纳了一些汉人的优秀军事技术,自然是来者不拒,虽然给他们冠以一个奴隶部族的称号,但实际上还是相当重视的。
律忽里、巴哈提、颇黎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大草原上这样的人还有不少,而依着初创大蒙古国的管理水平,律庆让一些原本出身于律忽里所部(高达万户)的契丹牧户暗地里迁回到大草原也不是难事。
薛阔阔是巴尔虎人,成为成吉思汗的侄女婿后一度也是感恩戴德,但他不是傻子,蔑儿乞惕部的三千骑中就有至少五百巴尔虎人,其中就有被律庆掺进去的沙子。
此人自然出身于黑曜都,并经过了层层锻炼和考验,并在十五岁那年就混了进去,这样的人,无一不是武艺高强、弓马娴熟又极为机警之人。
当然了,也是律庆信得过的人。
此时就有人说了,为何律庆恰好看上了薛阔阔?
很简单,因为时下成吉思汗所部中,他是为数不多出身于藏在各部的契丹人中的佼佼者,还成了成吉思汗的侄女婿,又与辽人有一面之缘,不找他找谁?
蒙古人是律庆心中的大敌,自然会特别上心。
伏骞跟着一人进了城。
那人正是薛阔阔的亲卫队长,高大健硕,今年刚好二十岁,但已经有了千夫长的高位,蒙古国草创,万夫长已经是位极人臣了,非得立下大功并被成吉思汗信重者不能担任。
能够得到一个千夫长的位置,下面显然有一个千户的小部落,千户部落,在大草原上山也算是一个中等部落了,并不容易得到。
天德军城完全是一个军城,位于后世乌拉特后旗,正好卡在阴山南麓最狭窄之地。
以前,天德军位于乌梁素海以东,属于辽国天德军节度使所在,后来因为黄河泛滥导致城池不断东迁,大辽灭亡后大金并未占据此地,西夏国向其称藩后便暗地里占了此地,代价是一个西夏国公主和丰厚的嫁妆。
此时金国已经走下坡路了,并没有理会此事。
西夏人接手后倒是好好将城池拾掇了一番,并将城址迁到现在的地方,被蒙古人攻陷后后者并未像其它城池那样进行破坏,而是保留了下来,因为蒙古人见到了这里的水草丰美,显然是想好好利用此地作为攻略西夏以及金国的大后方。
也就是中原王朝一个普通县城规模,但由于需要直面大量的游牧部族,故此城墙很高,约莫九米,通体由石块垒成,若不是成吉思汗掉以轻心,只在这里留下少量兵马守卫,之前律效忠想将其拿下来并不容易。
但在律庆时下的诸将中,律效忠显然也不是最有名将潜质之人,连番拿下威福军司、天德军两座城池后并未想到还要守卫,或许他并不知晓一山之隔还有三万岭北诸部吧。
对于律庆安排何人进入薛阔阔的麾下伏骞也不得知,不过律庆也说了,紧急情况下可以利用烟花或者印记找到此人。
“唉”
伏骞心中暗叹。
“若是薛阔阔不问青红皂白就将我杀了,而我又来不及施放烟花或者刻下印记又该如何?”
不过律庆并未让其亲自前往天德军城劝降,这难道不是自己自找的?
半晌,伏骞将心情平复下来。
“到了”
前面引路的那名护卫说的是突厥语,或许是知道他根本不会蒙古语吧,此时大草原上蒙古语、突厥语都是通用语言,会两种语言的人很多。
伏骞抬头一看,迎面一块黑底红字的大牌匾。
“天德军节度使府”
估计还是西夏人留下的,下面还有一行他不认识的字体,多半是西夏文。
薛阔阔接见了伏骞,一见此人终于想起来了。
“多年前他曾作为律庆老丈人律忠的护卫来到乞颜部,我还陪着他们参观过可敦城,不过就凭这一点就想说服自己?”
“薛将军”
伏骞突然讲起了契丹语。
伏骞来自青海地区的阿柴部,会鲜卑语和吐蕃语,契丹语显然是后来学会的。
契丹语、蒙古语、鲜卑语显然出自一脉,但经过千百年的演化后想要完全听懂并不容易,但薛阔阔显然是懂的。
顿时心里一动,这种语言这几年来他一直兀自压抑着,平时说的也是蒙古话,没想到第一次见到有人说契丹语竟然是在这样一个场合。
薛阔阔身边还有好几个护卫,都是出自巴尔虎部落的,听了也是有所触动,但薛阔阔还是强压住激动的心情,他板起面孔,喝道:“所为何来?!”
伏骞什么事没有经历过,自然也明白对方的心境。
“乃为劝说将军而来”
“大胆!你可知道我家大汗对于拿下一个契丹人的大官有何重赏?”
“呵呵,将军已经是万户长,成吉思汗侄女婿,升无可升,还想着什么重赏?”
薛阔阔顿时语塞。
伏骞看看左右,见到几名护卫看向自己的目光并无太多恶意,心下大定。
“将军,据我所知,以前在大辽国乌古敌烈统军司内,都统军自然是萧遏鲁,后来他追随耶律大石先帝西进,并成为北院大王,乃我国开国元勋之一”
“萧遏鲁还有一个弟弟,叫萧朵鲁,与萧遏鲁有二十岁的年龄差距,与萧遏鲁名为兄弟,情同父子,金人进攻大辽时草原上人心惶惶,萧遏鲁当时也与家人失散了”
“后来萧朵鲁藏在牧户中长大了,可惜又遇到了蒙古人一统大草原的战事,最后成了蒙古人的骑奴,因为骁勇善战被成吉思汗纳为亲卫,蒙古语亲卫叫怯薛,贴身近卫则叫克什克腾”
“当时有十名贴身侍卫,此人就是其中之一,号为克什克腾十熊虎卫,此人面色黝黑,便被成吉思汗赐姓‘哈喇’,与汉语中“薛”十分相近,后来此人便叫......”
“够了!”
薛阔阔厉声打断了他。
不过他的胸口还是在剧烈地起伏着,脸上也罕见地出现了一丝惊恐。
伏骞依旧面不改色,这些事情自然是律庆安排在薛阔阔身边的暗线调查出来的,否则他怎会知道这么细?
“来人,将此人拿下去斩了!”
伏骞大笑起来,“薛阔阔,难道你认为我毫无防备?”
薛阔阔冷笑道:“管你有什么防备,我能拿下辽国一个总督大员,怎么也赚了”
“很好”
伏骞也不多说了,任凭两名亲卫押着自己往外走,刚刚走到门外,便用力一挣,霎时便从腰间掏出一把短枪!
那是一把仿制于律庆那把手枪的短枪,现在自然不是用来杀人的,而是用来发射信号弹的,律庆自然发明不出后世那样的信号弹,不过既然能将榴弹捣鼓出来,用手枪发射一枚冲到天空后再爆炸的物件儿并不困难。
只见天德军城上空闪现出一朵绚烂的烟花,更为出奇的是这朵烟花在绽放时还发出了剧烈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