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黄子澄三人,已经完全消失在了朱元璋的视野之中。
可即便如此,他也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此刻的朱元璋,内心真就是复杂到了,他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地步。
初见建文一朝的林昊之时,他恨透了这个动都不动,就把已荣升太祖的朱元璋给骂一顿。
这种连死人都欺负的行为,实在是没办法让他把林昊往忠臣方向靠。
初见建文一朝的‘三位先生’之时,他们那种不畏强权,与林昊抗争的精神,直接就让他把这三人当成了‘扶大厦于将倾’的国士!
甚至他还决定回去之后,就提前把他们找出来重用和培养!
可是现在,他只想跳起来给自己一巴掌。
尽管林昊的诸多行为,依旧与他所认知的忠臣,完全沾不上边。
可他所做的每一件大事,又都是为了大明好,为了朱允炆好,为了他朱元璋的后继之君好!
时至今日,他已经没办法准确的去评判林昊的内心。
可如果本着‘论迹不论心’的原则来看的话,他林昊才是那个真正的‘国士’!
良久之后,朱元璋这才回过了神来。
他看着他曾经以为的‘三位先生’远去的方向,当即就自嘲一笑不说,还眼里尽是失落之色。
其实,他很想挤出一抹饱含恨意的目光,可他却发现,他并不没有那么恨他们。
尽管他们连一口安乐饭,都不想给他的儿子们吃,但他也并没有那么恨他们。
原因无他,
只因为这对整个国家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可对他朱元璋来说,又太过于残忍。
他是一个国家的君王,可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啊!
在他看来,削去他们的兵权,再给他们一口安乐饭吃,就可以让他既对得起国家的君王这个身份,又对得起普通的父亲这个身份!
可是现在,这三个人却只想让他对得起国家的君王这个身份!
想到这里,他在想到这三人之后,眼里就只剩下了无尽的怨,却始终挤不出一点恨意来。
“不行!”
“咱不是无情无义的神,咱也只是个人。”
“绝对不能让他们这么干!”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立即回头,看向了御书房的方向。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这三个家伙想怎么干,其实并不重要。
最为重要的,还是他朱允炆想怎么干?
如果黄子澄猜错了朱允炆的心思,他朱允炆并不想这么干,那就不是什么大事了。
只要他朱允炆不想着‘快刀斩乱麻’的削藩,他们几个就没这么可恶。
甚至,还可以继续用下去!
想到这里,以灵魂之姿存在于此的朱元璋,直接就飞回了御书房。
可他刚到御书房,就看到了他都觉得可怕的一幕!
只见那金龙盘绕的穹顶之下,一位身披龙袍的少年君王,正在提笔快写。
不得不说,朱允炆的书法,已有大家之风。
只不过,他笔下的这两个字,和他所表现出来‘仁君之风’完全不一样。
朱元璋刚走近朱允炆,就看见他把‘削藩’二字写完了!
这两个写得非常之好,可却有棱有角,一点也不温柔。
尤其是那个‘削’字的立刀旁的钩子在收笔之时,不仅拉得很长,还拉得有如刀锋!
就这么两个字,他看到了朱允炆内心深处的‘刀光剑影’!
再看朱允炆看着这两个字的眼睛,他突然就觉得在朱允炆的身上,看到了他朱元璋的影子。
原因无他,
只因为朱允炆这双把眼缝眯得如刀又似剑的眼睛,真就是和洪武六年的他,看洪武六年的林昊之时,一模一样。
他朱允炆用他朱元璋看林昊的眼神,去看此刻这尽显‘刀光剑影’的削藩二字,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根本就不用他朱允炆明说,就足以证明黄子澄真的猜对了他朱允炆的心思!
这也代表着,林昊这个后来的老师,真的不如黄子澄这个最开始的老师了解朱允炆!
想到这里,朱元璋突然就听到了一道心跳之声。
他只是眼睛那么一眨,就立即反应了过来,这原来就是他那正在加快又加强的心跳声。
可也就在此刻,朱允炆又抬起头来,看向远方。
与此同时,他那原本就把眼缝眯得如刀又似剑的眼睛,竟是看向了北平的方向。
可也就在他看向北平方向之时,他的眼里就有明显的恨意。
甚至,朱元璋还在这有着明显恨意的眼睛里,隐约感受到了一抹杀意。
看着这一幕,朱元璋不禁下意识的后退了一大步。
他并不害怕自己的大孙,他只是被此刻的大孙给惊到了。
他万万没想到,转变最大的人并不是那三个家伙,转变最大的人,竟然是一直以‘仁柔’示人的朱允炆。
当然,也可以说这一刻的朱元璋,真的有些后怕。
他在以‘仁柔’示人的朱允炆的身上,看到了他朱元璋的影子,这对他来说,真不是什么好事。
如果说他朱允炆本就像他还好,可这么一个从来不像他的孩子,突然变得像极了他,这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他的‘仁柔’自始至终都是装的,其实他远比他朱元璋还要酷烈。
最起码,在针对某件事情的时候,他朱允炆远比他朱元璋还要酷烈。
想到这里,朱元璋当即就看向了桌上那被朱允炆写出‘刀光剑影’的削藩二字。
紧接着,他又随着朱允炆这隐含杀意的目光,看向北平城的方向。
朱元璋只是眼珠子那么一转,眼睛就瞪得比铜铃还大了。
原因无他,
只因为他已经猜透了朱允炆此刻的心中所想。
“孩子!”
“你就这么恨你的叔叔们吗?”
“你当真就恨得连一口安乐饭,都不给他们吃吗?”
“尤其是你四叔,你怎么就恨不得杀了他呢?”
朱元璋看着恨意不仅不曾减少,甚至还越看北方,就越恨的朱允炆,真就是急得直跺脚。
可即便是他吼破了喉咙,朱允炆也不搭理他这个,来自于过去的‘魂’!
他看着根本不搭理他的朱允炆,瞬间就有了一股近乎于绝望的无力之感。
朱元璋并不知道‘次元’二字,可他却深深的感受着,那种必须突破次元,却无论如何都无法突破次元的无力之感。
就这样,他无力的坐在了朱允炆的脚边。
良久之后,朱元璋这才再次恢复了斗志,也再次站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无法左右未来,但却可以回到他自己的时代,想办法改变未来。
可即便他可以回到他的时代,想办法改变这不堪的未来,但也必须找到造成这个后果的原因才行。
在他看来,朱允炆之所以那么想近乎于无情的削藩,就是源于他对叔叔们的恨。
“他为什么这么恨咱的儿子们?”
“咱的儿子们,可都是他的亲叔叔啊!”
“他为什么又最恨他的四叔?”
“为什么?”
朱元璋早在看向北平方向之时,就知道朱允炆最恨的叔叔,就是他的四子朱棣了。
朱元璋回忆着有关于朱棣的点点滴滴。
不错,
朱棣从小就最调皮,从小就不把心思放在书本上,从小就喜欢在军营里混。
可他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啊!
别说自己的手足兄弟了,哪怕是在军营里同吃同住的士卒,他都当兄弟对待。
因此,他在军中还颇受待见。
可这么一个有情有义的小伙子,怎么就这么遭自己的大侄子恨呢?
朱元璋所在的洪武六年,朱标的嫡长子还没出生。
朱标和常氏虽然在积极备孕,但现在都还八字没有一撇,所以他对这个嫡长孙的认识,也只源于他所看到的未来。
可即便如此,他也完全可以肯定,朱允炆就是朱标和常氏的嫡长子!
朱棣其实并不是他带大的。
大明开国之前,他常年在外征战,和马皇后相处的时间都很有限,又哪有时间带孩子。
所以不论是老二老三还是老四,可以说但凡是生于开国之前的孩子,都是老大朱标带大的。
什么是长兄如父?
这就是典型的长兄如父!
说他朱标是朱标的半个爹,也一点不为过!
既然如此,朱棣这个有情有义的小伙子,又怎么会不对朱标的嫡长子好呢?
不说朱棣定会拿朱标的嫡长子当亲儿子,也该当半个亲儿子对待吧!
他实在是想不通,朱棣这么一个,本该最被朱允炆喜欢的叔叔,怎么就混成了朱允炆最想弄死的叔叔?
想到这里,朱元璋真就是越想,眉头就皱得越紧!
好一阵子之后,他这才舒展眉头,看向了朱允炆。
他发现朱允炆依旧看向北方,而他眼里的恨意与杀意,也依旧有增无减。
甚至,他看着看着,眼里还有了浓烈的追忆之色。
看到这里,朱元璋直接就眼前一亮。
“快!”
“咱那看关键人物回忆的本事,快啊!”
在朱元璋强大愿力的驱使下,他终于在朱允炆的脑子不远处,看到了那个白云形的半透虚拟大屏,正在快速形成。
可也就在那虚拟大屏,与朱允炆脑子连接的尾巴,快要形成之时,这个刚刚凝聚而成的虚拟大屏,突然就‘灰飞烟灭’了。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当即就有了一种,浓郁的希望破灭之感。
等他再看朱允炆之时,就看到朱允炆不仅闭上了眼睛,还在那里狠狠地摇头。
朱允炆依旧一言不发,可他此刻的举止,却清楚的告诉朱元璋,他正在逃避这段回忆。
很明显,刚刚出现在朱允炆脑子里的,就是有关于他和朱棣过去的回忆。
可这段足以告诉他朱元璋真相的回忆,在他朱允炆看来,又是如同梦魇一般,时刻都想逃避的回忆!
“你要急死你爷爷吗?”
“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呀?”
“允炆,坚强一些,不要逃避,继续回忆,让爷爷好好的看一看,你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唯有如此,爷爷才可以回到爷爷的时代,提前为你们对症下药啊!”
“允炆,乖,坚强一些!”
朱元璋明知道朱允炆感受不到他的存在,但还是极力的为朱允炆鼓劲儿。
可他却是越鼓劲儿,朱允炆就越逃避。
甚至他还看着北方一边摇头,一边颤抖,一边呲牙。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也是跟着痛苦的摇了摇头,甚至还越摇头越失落。
“陛下,柳尚宫来了。”
常侍太监王升的声音,突然从门外传来。
这不仅让朱允炆火急火燎的恢复如常,也让朱元璋的眼里,再次有了希望。
朱允炆深呼吸一口气之后,就赶忙往龙椅而去。
与此同时,他还微笑着说道:“赶紧请进来。”
也就在朱允炆坐回龙椅,并拿出奏疏匆忙翻开之时,柳如嫣就端着一个托盘走来了。
朱元璋闻着这熟悉的味道,都不用看着托盘上的东西,就知道是马皇后教给她的桂圆莲子羹。
“师娘,怎么又是这个啊?”
柳如嫣才不管朱允炆是否吃腻,直接就摆在他的面前道:“这东西养心安神,你皇爷爷生前最好这一口。”
“听话,把它吃了再批奏疏。”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也是当即就面露追忆之色。
马皇后也是这么不管不顾的,把这东西往他这里送。
可他什么时候最好这一口了?
他是不得不好这一口好吗?
“妹子,”
“她还真是你的好妹妹啊!”
朱元璋刚想到这里,就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这相似的场景之上。
除此之外,柳如嫣这看似依旧年轻,但比起建文元年初见之时,已有些许岁月痕迹的细节,也被他给忽略了!
他现在的注意力,只在龙案上的‘破绽’之上。
朱允炆为了不让柳如嫣发现端倪,随便抓来一本奏疏,就赶紧摊开在桌面之上。
可这摊开的奏疏,并没有完全盖住,那张写有‘削藩’二字的纸张。
“大妹子,”
“咱的好义妹,”
“你可不能忽略了这个啊!”
“只要你发现那字体尽显刀锋的削藩二字,这孩子就还有救。”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希冀之时,朱允炆就端起这碗桂圆莲子羹,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与此同时,柳如嫣也在满意一笑之后,下意识的看向了这在朱元璋看来,有着明显‘破绽’的龙案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