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掌握了制海权、且拥有蒸汽战舰进行快速机动和区域封锁的夏军面前,它们的挣扎显得徒劳。
一艘悬挂着骷髅旗的海盗斯库纳帆船,正借着夜色掩护,悄悄沿着一条偏僻水道航行。
突然,前方亮起了刺眼的探照灯——那是一艘执行巡逻任务的夏军“海鲨”级炮艇,其桅杆上安装了利用反射镜和油脂灯火源的简易探照装置。
光柱如同利剑,瞬间锁定了这艘鬼鬼祟祟的小船。
“是夏国的船!快转向!”海盗船长惊恐大叫。
但已经晚了。“海鲨”艇的船首炮发出一声怒吼,链弹精准地撕碎了斯库纳船的主帆。
紧接着,一阵密集的霰弹扫过甲板,幸存的海盗们只能跪地求饶。
这艘曾经劫掠商船、横行无忌的海盗船,连同其满载着赃物的舱底,都成为了夏军的战利品。
类似的场景在多个海域上演。夏军战舰利用其情报网络和对水文的熟悉,设伏、追击、堵截,将一艘艘试图逃窜的敌船逼入绝境。
负隅顽抗者,被毫不留情地击沉,明智投降者,则被解除武装,人员押回热兰遮城。
海面上,不时可以看到被夏军战船押解着的、垂头丧气的俘虏船队。
除了海上,星罗棋布的岛屿也是溃兵和落难者可能的藏身之处。
夏军组织了精干的登陆小队,乘坐小艇,对周边较大的、有淡水资源的岛屿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篦式搜查。
在一些岛屿的背风海湾或密林深处,夏军士兵们确实发现了一些狼狈不堪的幸存者。
他们有些是船只沉没后,抱着木板漂流至此的联军水兵,衣衫褴褛,饥渴交加,有些则是驾着小艇逃上岸的海盗,试图等待风头过去。
面对全副武装、纪律严明的夏军士兵,这些早已失去斗志的残兵败将,大多选择了束手就擒。
偶尔也会遇到小股亡命之徒的抵抗,但在绝对的火力和组织度面前,这样的抵抗如同螳臂当车,很快就被肃清。夏军士兵们仔细搜索着每一个洞穴、每一片可能藏人的树林,不放过任何死角。
对于海上发现的落水者,无论是联军官兵还是海盗,只要对方放弃抵抗,夏军都秉承着“救人为先”的原则进行打捞。
这并非纯粹的仁慈,也是一种彰显胜利者气度、瓦解潜在抵抗意志的策略。
这些被打捞起来的人员,经过初步审讯和甄别后,大部分被送往热兰遮城外的临时战俘营。
与此同时,对重要俘虏,尤其是像范德林这样的高级军官的审讯工作,也在紧张进行。
夏军的审讯官们并不急于用刑,而是利用其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结合已经掌握的部分情报,巧妙地套取着关于荷兰东印度公司、葡萄牙殖民势力在远东的军事部署、贸易路线、据点虚实等宝贵信息。
范德林最初的傲慢早已被击碎,在绝望和疲惫的煎熬下,终究还是断断续续地透露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随着清剿行动的深入,南海北部的航道上,夏军的金龙旗成为了最常见的标志。
往来商船——无论是东亚传统的朱印船、广船,还是少数被允许通行的南洋商船——见到夏军巡逻舰队,无不恭敬地让出航道,甚至主动鸣笛致意。
他们知道,这片海域的秩序已经彻底改变,新的守护者拥有着无可置疑的力量。
半个月后,当最后一批执行清剿任务的夏军战船返回热兰遮城军港时,标志着这场自热兰遮城炮响开始,持续了数日之久的夏荷(葡)战争,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热兰遮城内,工人们正在修复战争的创伤,城墙上的弹坑被填补,升起炊烟的不仅是军营,还有逐渐恢复生机的市镇。
港口内,桅杆如林,大部分是夏军的战舰,也有开始试探性返回的商船。
岸边的战俘营规模扩大了不少,里面看押着数以千计的联军俘虏,他们将在未来的谈判或劳役中,为自己国家的侵略行为付出代价。
吴忠国站在修葺一新的热兰遮城最高处,眺望着眼前这片已然彻底掌控的海域。碧波万顷,海天一色,曾经肆虐的欧洲舰影已不复存在。
他手中拿着刚刚汇总完毕的战报与清剿总结,脸上依旧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有一种重任初释后的深沉与对未来的思量。
这一战,打出了大夏的国威,奠定了大夏在南洋的霸权基础,更重要的是,那喷吐着黑烟的蒸汽战舰,已经向世界发出了一个清晰而强烈的信号:东方巨龙,不仅已经苏醒,更掌握了引领时代的力量。
一个全新的时代,正伴随着南海的波涛,汹涌而来。
硝烟散尽,海疆初定。
昔日飘扬着荷兰三色旗的热兰遮城堡,如今已更名为“台南城”,其最高的指挥室内,迎来了三位决定这场战争走向的关键人物。
海风透过新安装的琉璃窗,吹散了室内残留的些许火焰气息,也轻轻拂动着桌案上那份墨迹未干的厚重战报。
吴忠国卸下了玄色号服外的轻甲,只着一身深色常服,眉宇间带着一丝难以抹去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沉静如渊。
秦二则是一身便于行动的劲装,腰配长剑,身上似乎还带着城头巡视时沾染的尘土与凛冽之气。
负责军需、统计与后续事宜的蔡徐坤,面色凝重地将手中的战报轻轻推至桌案中央。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室内响起,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此战,我军可谓大获全胜,一举奠定南海新局,然,自身损伤,亦不容轻忽”。
他顿了顿,指尖点向战报上的一行数字,声音低沉了几分,“战死、失踪之将士,计一千三百二十一人,因伤致残,无法再服役者,逾千”。
“主力战舰‘擎天号’战沉,‘定远’、‘破浪’两舰结构损毁过甚,已无修复价值,等同报废”。
吴忠国与秦二闻言,皆是默然,胜利的喜悦早已被这沉甸甸的数字冲淡。
一千三百多个家庭失去了儿子、丈夫、父亲,上千名伤兵未来的生计需要安置,三艘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技术的巨舰永眠海底或沦为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