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银,你小叔人呢?”
宋安快步走上前,朝着院里张望了一眼,没看到人开口问道。
宋有银看着探头探脑地邻居,立马骄傲地挺起胸膛,“小叔在外面的三轮车上呢,一会儿就把车开进来!”
“小叔刚才还邀我坐车回来,我急着回来告诉你们好消息,就没坐三轮车!”
苏小月听了,忍不住笑着嘱咐:“下次再有这种好事,可别错过了。你坐上车回来再说也不迟,又不耽误事儿。”
“好的。”
她高兴地应下, 想起三叔交代的话,继续补充道:“这台缝纫机是小叔专门给奶奶买的!”
“小叔说,奶奶一个人要帮他和羲和做衣服太辛苦了,现在他赚了钱,就买台缝纫机帮奶奶减轻一下负担!”
周大娘闻言,压根不信,戏谑道:“有银,你可别瞎说,万一这不是给你奶买的,传出去你奶得多尴尬啊,恐怕都没脸出来见人了。”
“我看啊,这缝纫机八成是你小叔准备的彩礼,你小叔这是要娶新媳妇了,在给未来媳妇置备大件呢!”
宋有银听到这话顿时急了,小脸涨得通红,不高兴地反驳道:“你胡说,我小叔说了以后只有羲和一个孩子,肯定不会再结婚了。”
“有银。”
苏小月听到这话,神色严肃起来,赶紧拉了一下女儿的手,用眼神示意她别胡说。
这种话哪能在外人面前随便讲?
小叔子不结婚?
这绝对不可能,先不说小弟年纪还不大,自己愿不愿意再婚,单说婆婆就绝不会同意心爱的小儿子一辈子单着。
孩子的玩笑话要是被外人当真传出去,指不定得惹出多少事来。
-
“……”
宋有银见母亲阻止自己解释,不由地撇撇嘴。
本来就是,小叔就是这么说的。
“我姐说的没错,我叔就是这么说的。”
宋有金见周大娘质疑姐姐,赶紧为她作证。
“……”
周大娘听了这姐弟俩的话,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刚想再逗她两句,就见三轮车已经过来。
车斗里的缝纫机只用一块单薄的塑料布随意遮着,塑料布被风吹得掀起来一角,机身露出了大半,一眼就能看清那是什么东西。
苏小月赶紧岔开话题,不想让大家一直关注小叔子结不结婚的问题,朝着周大娘笑了笑:“大娘,小弟回来了,这台缝纫机到底是不是给我婆婆买的,你过去问一问就清楚了。”
周大娘压根不信,虽然宋宣最近搞出来不少花样,但他身上背了三千的债,哪有闲钱给章小蕙买缝纫机:“看看也好,我倒要瞧瞧,这是他的孝心,还是办终身大事的彩礼。”
-
“……这就是给奶奶买的。”
宋有银看着她那瞧不起人的样子就来气,可惜被母亲拉着无法挣脱。
她还想再跟周大娘争辩,却被苏小月用眼神制止了。
苏小月凑到她耳边小声说:“别跟大人犟嘴,你小叔的婚事,自有你奶奶做主,你小叔说了都不算,还轮不到你俩小孩子指手画脚,小心你奶奶听见了生气。”
“……”
宋有银抿了抿嘴,心里还有点不服气,但也知道苏小月是为自己好,只好乖乖闭了嘴,转头朝着三轮车的方向望去。
她要等小叔进来狠狠地打周老太婆的脸,让这老东西看看,小叔买缝纫机就是给奶奶用的,才不是什么彩礼呢!
-
宋宣看到这些围聚在自己身边的人,心里顿时生出几分无奈。
每次自己回来,总会有这么多人围过来,阵仗大得很。
不知道的人瞧见了,还以为是有大人物驾到呢。
“宋宣,这是准备送回家的吗?我们帮你搬进去。”
“这机器看着不轻,我帮你搬下来,省得你自己费劲。”
“是啊,你别动,我们力气大,这点活儿交给我们就好,保证给你搬得稳稳当当的,不会磕碰一下。”
……
一路跟着三轮车过来的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道,纷纷围到车斗边想要帮忙。
“兄弟,你真了不起,在村里的人缘这么好。这么多人主动来帮你搬东西,我还是头回见这么热闹的场面。”
张师傅把车停在路边,卷起袖子准备下车搬缝纫机,见着这罕见的热闹场景,惊讶地转头看了宋宣一眼,语气里满是佩服。
“……”
宋宣见他误会了,嘴角勾起一抹无奈的笑,也没好直接戳破村民们的小心思。
这些村民哪里是单纯来帮自己忙的,多半是想在他这儿提前露个脸、结个善缘,以后好跟着他干活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