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哪有火箭快。”
洪旭突然开口道,
“咱们有特制的信号火箭,一飞起来就冒红烟,还带着响。”
“按规矩,三枚连放,间隔一呼一吸,舰队那边一看就知道是停火的信号。”
李国助正要点头,忽然抬手止住了话头。
他侧耳听了听,又望向海面,刚才还持续不断的炮声,不知何时竟停了。
风里只剩下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还有远处城头隐约传来的喧哗。
“奇了。”杨天生也愣住了,眯着眼往海上瞅。
洪旭忽然笑了:“准是船上也有人用望远镜看见济州城头竖起了白旗。”
李国助举起望远镜望向海面,那些原本喷吐着火光的舰炮果然都安静了下来,
帆影在阳光下静静泊着,像一群收起翅膀的水鸟。
他放下镜筒,忽然觉得有些好笑。
从陆地到海面,从炮组到舰队,倒像是约好了一般,
都被那面小小的白旗牵住了动作,比任何信号都来得直接。
“传令下去,全军开拔,去济州城受降。”李国助踌躇满志地道。
炮声的余韵还在海面上荡着涟漪,李国助已翻身上马,
身后的永明登陆军如一道钢铁长流,踩着尚未散尽的硝烟往济州城推进。
三里地的路程,军靴踏在碎石路上的踏踏声整齐划一,
两千名士兵的肩头斜挎着雅兰1622式燧发枪,枪管上的套筒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枪身的黄铜部件随着步伐轻轻晃动,透着一股慑人的精悍。
这是经受过战火淬炼的军容,连风掠过队列时都带着股肃杀气。
济州城门早已洞开,崔淀领着金梦瑞和朴宗庆候在吊桥边。
崔淀穿的绸缎官袍在刚才的炮击中沾了不少灰,
此刻却顾不得掸,脸上堆着层层叠叠的笑,
见了马上的李国助,老远就躬着腰作揖,活像株被风刮得快要弯折的芦苇。
金梦瑞和朴宗庆站在他身后,甲胄上还留着城防战的痕迹,
一个面色沉郁,一个眼神锐利,倒像是两块没被磨平的顽石。
“李大人!您可算来了!”
崔淀几步抢到马前,差点被马蹄子带起的石子绊倒,
“济州城上下,早就盼着大人前来主持大局了!”
说话时,他眼睛一个劲往登陆军的枪队上瞟,喉结忍不住滚了滚。
他没有见过李国助,却听金梦瑞说过李国助的出身、年龄和地位,所以才能一眼认出李国助来。
李国助勒住马缰,居高临下地瞥了崔淀一眼,对身后挥了挥手。
两个亲兵抬着一口长方木箱走上前,箱子约莫二尺来长、一尺半宽,高不及一尺,箱体被铜条箍得结实,提手处磨得发亮。
“这是答应你的五千两白银。”
李国助话音刚落,亲兵已抽出箱侧的铜栓,啪地掀开了箱盖。
箱内铺着暗红绒布,一百锭官银码得密不透风,每锭五十两,银面錾着官府印记,边缘的棱线方方正正。
日光斜照进去,满箱银辉晃得人眼晕,沉甸甸的分量压得木箱微微下沉,抬箱的亲兵胳膊上青筋隐现。
崔淀的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刚才还挂在脸上的谄媚笑容僵住了,嘴角却控制不住地往上翘。
他像被磁石吸住似的凑上前,脚尖差点踢到箱角,伸手想摸又猛地缩回,指尖在袖摆上蹭了又蹭。
那绒布衬着银锭的样子,比任何说辞都更实在。
“谢、谢大人!”
他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发颤,弯腰作揖时,官帽上的珠串都在抖,
“大人真是信人!济州上下,感念大人恩德!”
李国助淡淡嗯了一声,亲兵便合上箱盖,将木箱往崔淀面前一放。
箱底与地面碰撞的闷响不重,却像敲在崔淀的心坎上,
他盯着那铜条箍住的箱体,喉结忍不住滚了滚,连方才被炮声惊出的冷汗都忘了擦。
金梦瑞突然往前一步,甲片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望着李国助,眉头拧成个疙瘩:
“李公子,昨日您放我回城时,明明说定三月十二若不开城,再行攻城,为何今日便动了炮?”
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带着劲,身后的朴宗庆也攥紧了刀柄,指节泛白。
“我何曾攻城了?”
李国助慢悠悠地拍了拍马鬃,
“舰炮用的是最大射程,炮弹落下来时早成了强弩之末,不过是听个响。”
“两门18磅攻城炮,打的也是有效射程的末端,准头稀松得很。”
“你瞧那城墙,可有一处塌了?”
他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狡黠,
“我这是施压,不是强攻,不然,此刻你我见面的地方,该是废墟了。”
金梦瑞噎了一下,他何尝不知对方是狡辩,
可刚才的炮击虽未破城,那震颤的力道却实实在在,
李国助若真要硬攻,济州城撑不了半日。
他正待再言,李国助却话锋一转:
“倒是金将军,我托你劝降崔大人,你却迟迟没有回音。”
“若非我今日施压,这城,你打算何时来献?”
这话像根针,精准地刺中了要害。
金梦瑞张了张嘴,想起昨日与崔淀的周旋,想起城楼上士兵们紧绷的脸,终究没能说出话来,只是重重叹了口气。
李国助见他不语,反倒缓和了神色,对身后的亲兵打了个手势。
两名士兵抬着两口木箱走上前,咔哒一声撬开箱盖,
里面整齐地码放着雅兰1622式燧发枪,枪管闪着崭新的光,
旁边还放着两支小巧的燧发手枪,枪柄嵌着光滑的铁桦木。
铁桦木是南海边地最名贵的木材之一,稀有和优异的木质决定了它的价值。
其木质密度非常高,硬度堪比钢铁,是全球最坚硬的木材之一,
在湿气、干燥、甚至水浸的环境下,都能保持其超强的硬度和密度,不惧外界环境的侵害。
在永明镇,只有高级军官的手枪才会用铁桦木做握把。
另有一个皮盒被单独递过来,打开一看,是架黄铜望远镜,镜片透亮得能照见人影。
“这是承诺给你的酬劳。”
李国助指了指箱子,
“200支燧发枪,两支手枪,一架望远镜。”
他顿了顿,看着金梦瑞微怔的脸,补充道,
“等我与朝鲜那边谈妥,再送你一艘400料的老闸船,配齐夷炮,作你的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