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东志和纳牧迅速转身,只见一个年轻的妇女,怀中抱着一个瘦弱的孩子,倒在了地上。那孩子看起来奄奄一息,似乎已经到了生命的尽头。
邓东志眉头紧锁,快步上前,伸手探向那孩子的脉搏。片刻后,他长舒一口气:还好,只是太虚弱了。他转向纳牧,牧老,这些人中有不少伤病患者,需要特别照顾。
纳牧点点头,立刻吩咐下去:准备医帐,所有伤病患者优先处理!
夜幕降临,纳拉城后城门的场景,依旧热闹非凡。数万火把点亮了夜色,照耀着这些从死亡边缘爬回来的人们。他们吃着香喷喷的米粥,穿着干净的衣物,眼中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
邓东志站在城墙上,俯视着下方的人潮,嘴角不由自主地上扬。这一次的任务,不仅完成得漂亮,还意外地赚取了巨大的声望和人情。
邓公子。纳牧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递给他一杯热茶,看样子,你很满意。
邓东志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是啊,虽然过程不是很顺利,多亏了牧老。
他目光再次投向那些劫后余生的人们。他们的命运,将与安阳县息息相关,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也是一个巨大的责任。
不过,纳牧轻笑一声,打破了沉默,先不说这些。邓公子,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邓东志一怔:什么问题?
纳牧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纳丽那丫头,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看看她?
邓东志听到纳牧的问题,脸上表情顿时有些尴尬起来,纳丽,上次来纳拉部落时,给他当向导,那姑娘确实长得不错。
牧老,实不相瞒,我先将爵爷交代的事情办好,明日一大早就带着这些人返回安阳县,至于纳丽姑娘,改日我一定登门拜访。
纳牧看着邓东志,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但并未多言。
那些奴隶们被安置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虽然简陋,但对他们来说已是天堂。干净的衣服,充足的食物,安全的环境,这些在过去几天里都是奢望。
邓东志站在高处,看着那一片片帐篷,心中默默计算着明日的行程。从纳拉城到安阳县,若是快马加鞭,一天便可抵达。
而且,这些人中有部分体弱多病,需要特别照顾。路上必须准备足够的粮食和水,以及医药物资。
想到这里,他转身对纳牧说道:牧老,我想向你借一批马车和骑兵,护送这些人回安阳县。
纳牧沉吟片刻,随即点头道:这个自然没问题。我会派凤辉长老带领一千勇士护送你们。另外,部落里有五百辆马车,都可以借给你。只是……
他略一停顿,眉头微皱:只是这么多人,恐怕马车不够装。弱者和妇孺可以乘坐,但大部分人还是得靠步行。
邓东志早有预料,摇摇头:已经比我想象的好了。有马车载运老弱妇孺,其他人步行,应该问题不大。
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直到深夜才各自休息。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邓东志便起床准备。他要在天亮前将一切安排妥当,确保队伍能够按时出发。
邓老弟,这次真是多亏了你啊!
刀疤男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后,脸上满是激动和感激。
邓东志回过头,看向刀疤男,昨晚这人喝了不少酒,此时眼睛还有些红肿,但精神状态已经好了很多。
掌柜的客气了,这是我分内之事。邓东志淡淡地回道,准备一下吧,待会儿就出发。
刀疤男点点头,神色忽然变得有些犹豫:邓老弟,我有个请求……
说....
我和我的兄弟们,想追随你回安阳县,以后就在安阳县落户。不知道……
邓东志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很快便恢复平静。他上下打量了刀疤男一番道:这你需要问爵爷,不过到了安阳县,你们需要遵守安阳县的规矩。
刀疤男大喜过望,连连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邓老弟放心,我们绝不会给你添麻烦!
邓东志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转身离去,继续他的准备工作。
太阳刚刚越过地平线,纳拉城的后城门已经打开。城门外,队伍已经整装待发。
五百辆马车排成长龙,每辆马车上都坐满了老弱妇孺。其余能够行走的人则排成数列,等待出发的命令。
一千名纳拉勇士骑在马上,分散在队伍两侧,保护这支庞大的队伍。每个人都配备了充足的武器和口粮。
邓东志站在队伍最前方,身后是纳牧和几位纳拉部落的长老。
牧老,此次多谢相助,他日定当重谢,邓东志郑重地说道。
纳牧摆摆手:邓公子不必如此见外。这些人到了安阳县,也算是我纳拉部落的一份功劳。日后若有机会,还望邓公子多多关照我纳拉部落。
邓东志点点头,告别完毕,邓东志翻身上马,高声喊道:出发!
随着一声令下,这支庞大的队伍缓缓向前移动,朝着安阳县的方向前进。
与来时的狼狈不同,此时的队伍井然有序。虽然大多数人还很虚弱,但他们眼中都充满了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队伍沿着修建的水泥路出发,这条路比他们来时走的路要安全得多。
邓东志骑在马上,不时回头看看身后的队伍。他知道,这些人的命运从此改变,而他,也将因此在安阳县获得更大的声望和地位。
就这样,这支庞大的队伍一路,朝着安阳县的方向前进,但比起之前的死亡行军,已经好了太多。
当安阳县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队伍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安阳县!是安阳县!
新生活要开始了!
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邓东志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满足。他成功完成了爵爷交待的任务,不仅如此,还为安阳县带回了二十万新的人口,这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与此同时,王议十、赵宜、陈安等一行人,此刻站在一处古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