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兰:“奉天承运,女帝诏曰:
母德如山,滋兰树蕙,育贤才以报国;坤仪若月,相夫教子,荫后裔以流芳。朕观天下,贤母之德,不可不彰。
丞相盛景兰,乃朕股肱之臣,其能有此贤能,皆赖母教之功。王氏,性行淑均,温良恭俭。是以盛京兰得以饱读诗书,明礼笃行,入仕以来,忠君爱国,功绩卓然。
朕嘉其贤德,念其辛劳,特封王氏正二品贤德夫人,锡之诰命。于凤冠霞帔中彰其懿范,于恩荣赏赐里表朕尊崇,钦此。”
盛宏心中暗自思忖:得以饱读诗书,难道不是我的功劳。
他不禁对这道圣旨有些不满,但在众人面前,他也不好发作。
而王若弗则有些惊讶地看着盛景兰,心中暗自嘀咕:性行淑均,温良恭俭说的是我。
当她听到“贤德夫人”这个称呼时,更是有些难以置信。
“贤德夫人,说的是我。”
盛景兰见状,微微一笑,对母亲说道:“母亲,还不接旨。”
王若弗这才回过神来,看着盛景兰手里明黄色的圣旨和周围人羡慕的眼神,她终于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真的。
于是,她连忙跪地谢恩:“臣妇接旨。”
盛老太太盯着王若弗那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心中的嫉妒如潮水般汹涌澎湃。她不禁在心中哀叹,老天爷啊,您为何如此不公平?王若弗这个愚笨至极的女人,究竟有何德何能,可以被封为诰命夫人?
而更让盛老太太愤愤不平的是,盛景兰这个的白眼狼,竟然在请封诰命时,没有先想到自己这个祖母,反而将这等荣耀给了王若弗。盛老太太越想越气,她觉得盛景兰简直是忤逆不孝,远不如自己的明儿贴心。
若是明儿是丞相的话,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先为她这个祖母请封诰命。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林小娘,目光也被王若弗手中的圣旨吸引住了。
她满脸羡慕地看着王若弗,心中却涌起一股炽热的渴望。
因为墨儿告诉过她,女帝登基之后,将会恩准女子参加科举考试。
只要她能够考中,在朝堂上有所建树,那么她就会开府出去居住,并且还能为自己请封诰命。
想到这里,林小娘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她坚信,自己的墨儿会做到,因为自己的墨儿在整个盛家是除了五姑娘最有才华的人,庄学究都夸奖过。
盛维一家此刻的心情异常复杂,仿佛打翻了五味瓶一般。
盛大老太太心中懊悔不已,她深知正是由于自己的缘故,维儿才会同意将明兰记在大娘子名下。
然而事与愿违,不仅未能如愿,反而被大娘子的女儿撞破,这使得他们这一房得罪了大娘子。
盛李氏对盛老太太的恨意更是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
若不是她,自家老爷又怎会好端端的要把那盛明兰记在人家名下,现在好了,不仅事情没办成,还惹得一身骚。
而盛维本人也是懊悔万分,他不禁自责道:若是当时我能果断些,给二房去封信告知一声,或许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了。
然而,世上并没有后悔药可吃,如今的局面已经让他感到束手无策。
盛如兰见状,急忙快步上前,满脸好奇地想要一窥王若弗手中圣旨的内容。
她凑近一看。
“母亲,您竟然成了二品诰命夫人。”
话音未落,她便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到盛景兰身旁,兴奋地说道。
“五姐姐,你真是太厉害了。”
王若弗此时也难掩心中的喜悦,她快步走到王老太师身边,将手中的圣旨递过去。
“父亲,您快给我看看,这圣旨到底是不是真的。”
王老太师:“是真的,这上面还有玉玺的印。”
王若弗闻言,喜不自禁。
“真是太好。”
说着,她的手情不自禁地抚摸上了那印子,仿佛能感受到女帝的威严和恩赐。
盛家人眼见王若弗如此风光,心中虽然有些不是滋味,但此时也只能强颜欢笑。
盛宏更是喜出望外,哈哈大笑道:“哈哈,我儿真是有出息。”
正当盛家人准备起身,向王若弗表示恭贺之时,盛景兰突然又从怀中掏出另一封圣旨,高声喊道。
“女帝有旨。”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犹如一道惊雷,让盛家的人都惊愕不已。
他们本来都要起来了可听见圣旨又不受控制的跪了下去。
王老太师看着盛景兰,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平日里看起来端庄娴静的孙女,竟然会如此促狭,在这个节骨眼上又拿出一份圣旨,让盛家人猝不及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