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在成功得到机场和土地后,迅速采取行动,将他自己组建的航空队转移至机场。
他亲自指挥这一行动,确保航空队的顺利进驻,并对机场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部署。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运营这个机场,陈哲决定给它起一个响亮的名字——高雄海警海上巡逻中队。
为了保障机场的安全,陈哲派遣了一个连的兵力负责守卫工作。
与此同时,陈哲并没有忽视新获得的土地。
他深知土地是农业的基础,于是立即着手利用这片土地进行耕种。
他使用了新购置的50台拖拉机等农业设备,组织后勤官兵进行耕地作业。
在短期内,这片土地就被开垦出来,准备种植水稻。
在处理完机场和土地的事宜后,陈哲的注意力转向了另一个重要任务——配合遣返第二批日本人。
台湾的日本人已经有一批被遣返,但还有许多人需要离开。
陈哲需要与相关部门紧密合作,确保遣返工作的顺利进行。
讲到这批将要被遣返的人员那还是要从台湾光复后说起,1945年11月,台湾地区军事接收委员会成立,这为遣返工作提供了更有力的组织保障。
国民政府也制定了详细的《台湾省日侨遣送应注意事项》,明确了遣返的具体规定和流程。
根据规定,如果日台家庭中有两人以上分担家庭生活,那么他们可以自主决定是留在台湾还是被遣返回日本。
此外,允许留台的日本人,其家属也可以自愿选择留下。对于夫妻双方分别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情况,也有相应的规定:丈夫是中国台湾人,妻子为日本人的,可以留下;丈夫为日本人,妻子为中国台湾人的,妻子可以自主决定去留。
陈哲研究了这些规定,不过他只是派船帮忙运人回日本而已。
12月16日,台湾省成立战俘管理处,颁布了一系列办法,如《台湾省日侨调查办法》、《台湾省日侨遣送督导办法》、《台湾遣送回国日侨编组实施办法》、《台湾省日侨遣送应行注意事项》、《台湾省回国日侨健康检查实施办法》和《台 湾省日侨遣送应注意事项》等。
这些办法实施办法保障了遣返工作的顺利进行。
要求日本滞留人员在回国之前,先恢复海运、空运、交通,也算是战争赔偿的组成部分。
在美军联络组协助下,把滞留台湾日军遣返回日本。
由于需要遣返的人数众多,这项工作无法一次性完成,因此被分成了多个批次和阶段逐步推进。
具体来说,1946年3月至5月被划定为第一期,在此期间,大量的日籍技术人员被留用,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接着,1946年8月至12月底则是第二期,这一阶段的重点是遣返剩余的以及被解除征用的日本和琉球人。
对于陈哲而言,遣返日本人并不是一件令他感到为难的事情,毕竟这是一项必要的任务。
有趣的是,他自己的部队也在利用日本人来为他们工作。
要知道,日本原本就拥有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实力,陈哲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让这些日本人帮忙培训自己的海军和空军官兵,这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
不过,在正式运送战俘之前,陈哲还有一些其他的安排。
他特意派遣了 9 条坦克登陆舰前往南沙群岛和永乐岛,这是因为他从美国带回了许多小型船只、铝制水桶、蚊帐以及移动房屋等物资,此外,还有从上海运来的坦克,这些都需要被运送到指定地点。
在这 9 条坦克登陆舰的空余之处,竟然还装载着用麻袋装着的石块和泥土!
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物品,却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每次航行时,这些石块和泥土都会被带到南沙群岛的岛屿上,为岛上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自己动手填海造地。
这次重要的登陆任务由王伟亲自率领,他肩负着巨大的责任。
不仅如此,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还将带回在永乐岛上的 500 名官兵。
这些官兵并非普通士兵,他们将在舰队中学习舰船驾驶和操控技能,成为未来永乐民主共和国海军的中坚力量。
对于陈哲来说,训练海军官兵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除了自己的海警总队能训练外,他实在想不出还有谁能够帮助他完成这个艰巨的使命。
在初期阶段,为了加快步兵部队向海军的转型,陈哲不得不花费一些资金聘请日本人和美国人来协助训练。
尽管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但陈哲深知,要让一支步兵部队迅速转变为一支强大的海军,需要经历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大姨给陈哲发来电报,告知他自己已经回到苏州居住,并转达了一些重要信息。大姨说,她早已按照陈哲的要求,将他送给老蒋和两个表哥的汽车都安全送达了目的地。不仅如此,大姨还特意发来电报,告诉他老蒋和两个表哥对这些礼物非常满意,对他的细心和周到表示赞赏。
接着,大姨在电报中提到,陈哲带回的 100 辆卡车和 100 辆装甲车已经被军政部买下了。她让陈哲直接将这些车辆送到福建即可。
届时,军政部会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接收,而货款也已经存入了华丰银行,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陈哲在收到电报后,心中暗自思忖着接下来的行动。他决定等坦克登陆艇返回后,立刻将车辆运往福建。
这些车辆包括灰狗装甲车和军用卡车,对他来说并没有实际的用处。
当初购买这些车辆,他的本意就是转手倒卖以赚取利润。
如今,既然军政部愿意出钱购买,那将它们卖给军政部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
毕竟,这些车辆在战争中很可能会被共军缴获,而他这样做也算是为国家做出了一份贡献。
然而,陈哲心里也清楚,在这些车辆被缴获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人员伤亡的情况。
他对此感到无奈,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现实。
毕竟,自己的国家目前还无法制造这样的车辆,他不辞辛劳地从远方运回来,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他现在很缺钱,他要卖掉一些自己用不上的资源换钱,去欧美这些发达国家买他需要的物资,即使不能直接支援国家,也能加快中国的近海捕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