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薄雾笼罩着原野。
低沉而威严的号角声在军营中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士兵们迅速而有序地整理装备,排成整齐的队列。
黑色的朔州军军服与河东军的杂色衣甲混杂在一起,却同样透出一股肃杀之气。
中军大旗下,赵暮云一身玄甲,并未佩戴过于显眼的装饰。
但那份如王者般的气度,却让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全军的核心。
胤稷骑着一匹白马,紧随其后,他穿着一身素服,腰间系着麻带,脸上带着悲恸后的坚毅。
“讨逆护国!迎奉世子!”
“光复晋阳!诛杀逆贼!”
士兵们发出震天的怒吼,响彻山谷。
赵暮云麾下武尚志一千骑兵营,柳毅的神机营一千人,奚胜的陌刀营和辅兵一千人,加上李四的侍卫营和沈千的夜不收,共计约三千一百人。
这些天,陆续收拢此前在大河决堤逃亡的晋王军,加上晋王受伤期间萧彻云收拢的残兵,又有两千人。
而当晋王薨逝之后,胤稷决议夺回晋阳,王贲、张焕、李懋三人派出手下四处联络,又得了三千人。
将近一万大军,随后从山谷之中徐徐开拔,朝晋阳方向前进。
见到晋王世子的旗帜,一路上不断有人来投奔,队伍越来越大。
当走到晋阳城外的时候,讨逆大军已经扩张到了五万人。
赵暮云将新加入的士卒分拨给王贲三人统领,又从其中选拔出一万精壮做胤稷侍卫军。
胤稷本人枪法出众,还跟着赵暮云一起击杀过一个银甲鞑子将领,受到赵暮云和其手下将领训练士兵的方式感染,胤稷很快就将这一万侍卫军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系。
五万大军抵达晋阳,安营扎寨,准备攻城。
而萧烈早已得到斥候的禀报,急忙带着一帮亲信登上了城楼。
望着城外那支军容鼎盛、杀气冲霄的军队,他的脸色变得惨白,狠狠拍打冰冷城墙。
本想放胤稷去河北,借鞑子的刀杀人,哪知胤稷没有死,反而带来了这么一支大军。
他看到了队伍前方那面熟悉的世子旗帜,也看到了簇拥在胤稷身边的张焕、王贲、李懋的将旗。
更让他深深恐惧的是,那面绣着狰狞狼头的黑色“赵”字大旗下,一个骑在马上的傲然身影。
大胤镇北将军,河东节度使,晋王的女婿、世子胤稷的妹夫,赵暮云!
“他真的来了…带着胤稷这个小崽子…”
萧烈咬牙切齿,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恐惧。
他强自镇定,对身边的将领们吼道:“都给我打起精神!守住城池!我们城墙高大,粮草充足,只要坚持数日,北狄韩大人的援军必到!”
“届时,里应外合,定能将城下这群乌合之众碾为齑粉!”
然而,他的鼓动显得有些苍白。
城头上的守军士兵,看着城外士气高昂的联军,再联想到近日城内流传的种种消息,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畏惧。
一些军官的目光闪烁,偷偷交换着眼神。
晋阳城上城外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晋阳城内。
萧彻云隐藏在靠近东城门的一处民宅里,这里是他最重要的一个联络点。
他透过窗缝,能看到街道上匆匆跑过的萧烈的亲信部队,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将军,都安排好了!”
一名心腹低声道,“东城门负责绞盘的刘百户是我们的人,他手下几十个兄弟都愿意干!”
“只等城外信号,就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另外,我们在东门和南门也联络了一些人,到时候会制造混乱,吸引注意力!”
“好!”
萧彻云眼中精光一闪,“告诉兄弟们,成败在此一举!为了世子,为了河东,为了给死难的弟兄们报仇!动手的时候,都给我狠一点!”
此时此刻,王磐府邸内,则是另一番景象。
“怎么办?怎么办?世子的军队打过来了!”
白守仁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厅内来回踱步,满脸惊恐,“萧烈靠不住了!城破了我们全都得死!”
周德全相对冷静,但脸色也同样难看:“慌什么!北狄大军不日即到!我们手里还有钱,还有人!”
“大不了…到时候趁乱打开一处城门,放北狄大军进来!这也是大功一件!”
王磐坐在主位,眼神阴鸷,他捻着手指上一枚硕大的翡翠戒指,沉声道:
“周兄说得对!我们不能把希望全寄托在萧烈身上。”
“立刻派人,想办法混出城去,联系上韩大人派来的军队,告诉他们城内的虚实,约定信号,一旦看到城内火起或有乱象,立刻猛攻一门,我们的人在内部接应!”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狠毒:“另外,把我们囤积的那些火油、柴草,都悄悄运到靠近城门的地方!万一…万一事情有变,我们就放火!烧掉粮仓,烧掉武库!就算城破了,也不能把完整的晋阳留出来!”
.....
联军在晋阳城南门外十里处扎下营寨,并未立刻发动进攻。
赵暮云深知,强攻坚城损失巨大,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或者以最小代价里应外合,方为上策。
柳毅指挥着神机营,在营寨前方构筑了神机炮的阵地。
当覆盖炮筒的黑布被掀开,露出那三门黝黑锃亮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的“神机炮”时,城头上传来一片压抑的惊呼。
赵暮云带着几名侍卫策马来到城下,身边跟着胤稷。
他示意一个侍卫靠近城墙喊话,要求与萧烈对话。
萧烈犹豫了一下,还是在亲卫的簇拥下,出现在城楼显眼处。
他不能示弱。
“萧烈!”
胤稷率先开口,声音通过特制的铁皮喇叭,清晰地传上城头,“你勾结北狄,设伏谋害本世子,罪证确凿!”
“如今大军已至,还不速速开城投降,或可免你九族之罪!若执迷不悟,待城破之日,定将你碎尸万段!”
城头守军一阵骚动。
“世子!”
“真的是世子!”
萧烈脸色铁青,厉声反驳:“黄口小儿,休得胡言!分明是你与勾结朔州的赵暮云,引外兵入寇,欲倾覆我河东基业!”
“本将军受陛下重托,镇守晋阳,岂容你等放肆!”
“将士们,休要听信谗言,随本将军守住城池,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赵暮云此时开口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奇异地压过了所有的嘈杂,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晋阳城的将士们,百姓们!”
“我是大胤镇北将军赵暮云!萧烈通敌,人神共愤!”
“黑风峪伏击世子,北狄兵马参与其中,尔等许多同袍已枉死胡刀之下!”
“难道你们还要为这贼卖命子,让自己的父母妻儿,将来也沦为北狄铁蹄下的冤魂吗?”
“数月前京城十万百姓沦为鞑子奴隶之事,你们难道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吗?”
他停顿了一下,让话语在守军心中发酵,然后继续道:“世子乃晋王正统,宽厚仁德!只要尔等弃暗投明,打开城门,迎奉大军,过往一切,概不追究!”
“有功者,重重有赏!若擒杀萧烈者,封侯拜将!”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敲在许多动摇的守军心头。
尤其是那些中下层军官和士兵,他们本就对萧烈不满,对前途感到绝望,赵暮云的承诺,无疑给了他们一条生路和上升的阶梯。
萧烈察觉到了军心的剧烈动摇,又惊又怒,嘶吼道:“放箭!给我放箭!射死他们!”
稀稀落落的箭矢从城头落下,大多软弱无力,落在阵前很远的地方。
真正听从命令的士兵并不多。
赵暮云知道,攻心的效果已经达到。
他不再多言,拨转马头,返回本阵。
接下来,就是静静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