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1b机群的骑脸输出,造成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混乱。
美军仓促起飞的战机中队,并不能有效的进行配合。
美军航母舰载机,一般分4个中队。
fa18a和fa18c是大黄蜂中队,fa18e和fa18f是超级大黄蜂中队。
他们的分别是10到12架一个中队。
在美军的舰载机战术中,大黄蜂系列是在内层防空区站位防守的。
而超级大黄蜂,是在外层防控区扫荡的。
这两种战斗机中队战术,有非常大的区别。
超级大黄蜂中队,负责在远距离拦截携带反舰导弹的机群。
他们通过高机动性,绕过战斗机的防线,攻击来袭的对海攻击机。
他们在这种战术下,是不顾及自身伤亡的。
超级大黄蜂的中队战术,都是拼命拦截对海攻击机的战术。
在这个战术下,进攻方的制空战机,更多的是护航战机。
但库尔德空军的高频率突袭,打乱了美军航母战斗群的常规部署。
两个中队的f18c中队,全部在后勤保养。
美军航母上有f18a和c中队。
他们的功能也是有区别的,f18c是防空圈中层的战机中队,他们需要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作战。
这是需要舰队引导作战得战斗机中队。
而f18A并不适合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作战。
无奈之下,美军只能用超级大黄蜂中队,接替f18c的工作。
这样,美军航母战斗群防空网络最外层的扫荡游击,就完全没有了。
歼11b完全不用充当护航战机,专心骑脸美军防空网,就够了。
对于这个天赐良机,库尔德空军也同样准备全力输出,冲击美军航母战斗群内圈防空网。
从二战开始,战机对于航母战斗群的防空网突防,都会造成战机的大量损失。
这次,歼11b战机群也不例外。
他们在打空了中距弹后,拼命前压,准备把f18战机中队拉入近战。
他们的战术很简单粗暴,只要把f18拉入近战,美舰队防空火力就会减弱很多。
虽然舰队有敌我识别系统,但在激烈的空战中,很难不造成误伤。
哪怕进行敌我识别,都需要浪费舰队防空,宝贵的时间。
歼11b机群就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拖住舰载机中队,为歼16打开进攻通道。
歼11b战机在f18战机和舰队防空的联合打击下,损失惨重。
在短短3分钟内,15架歼11b战机就被防空火力打爆。
虽然,损失非常大。
但他们也成功的完成了战术任务。
相较于航母战斗群的高价值和战略性,战机的损失有些微不足道。
所以,这一切牺牲,都是值得的。
这次的突击,歼11b机群和歼16机群都有各自的任务。
相比较歼11b的简单挂载方案和简单的任务,歼16机群的挂载方案和任务就相对复杂一些。
24架歼16战机分6个小队,3种挂载方案。
一种是电子战配置的挂载方案。
2个小队的歼16战机除了挂载3枚鹰击12反舰导弹外,还在机翼内侧挂点,挂载K\/RKL800电子干扰吊舱。
其中一个歼16战机小队在300公里发射鹰击12反舰导弹后,并没有撤离。
他们继续前压,用大型电子战吊舱,对美军4艘大型战舰进行电子战干扰。
这次攻击战术和以往是不一样的。
第一批次发射的12枚‘鹰击12’反舰导弹,采用的是高低空联合突防。
这种高低空联合突防模式下,需要削弱防空舰队的雷达性能和通信协同。
鹰击12导弹在300公里位置发射后,需要在高空进行‘大扇面转弯’。
在临近舰队防空火力网的时刻,转入超低空突防。
这种突防模式虽然要求苛刻,需要压制航母舰载机中队的防空范围。
但这种突防模式的效率是最高的。
鹰击12在超低空突防的隐蔽性非常强,加上歼16战机跟进压制防空舰的雷达性能。
这种突防可以轻松突破美军舰队防空体系。
另外,这两个小队在挂载K\/RKL800电子干扰吊舱外,还携带了2枚鹰击91反舰导弹。
他们在距离外圈航母战斗群编队200公里处,发射8枚鹰击91反舰导弹。
鹰击91反舰导弹是一种反辐射导弹,他们针对的就是巡洋舰和驱逐舰的雷达。
在发射完反辐射导弹后,这2个歼16小队再次发射了12枚鹰击12反舰导弹,进行第二波补充打击。
第二波补充打击的反舰导弹,就不用‘大扇面转弯’,采用取直线路,直接突防舰队防空网络。
这就形成了多路打击突防的效果。
与此同时,第2种挂载方案的歼16小队,开始对4艘美舰实施饱和打击方案。
2个小队的歼16战机携带的是6枚鹰击83K反舰导弹。
其中一个小队在打出了全部鹰击83K后,立刻化身空优战机。
他们迅速爬升高度,用携带的pL15中距弹,掩护歼11b战机作战。
另一个携带鹰击83K的歼16小队,虽然没有打出反舰导弹。
但他们携带了K\/RLK700A 型电子战吊舱。
这种轻型电子吊舱对雷达和通讯都有干扰。
歼16战机配备的两种电子吊舱,分别针对搜索和火控雷达进行干扰。
现在的航母战斗群空域内,各种电子战干扰设备太多了。
美军的咆哮者和罗盘呼叫联合干扰库尔德空中目标,而库尔德空军的歼16d和运9G电子战飞机反向干扰美军舰载机中队。
再加上歼16携带的电子吊舱和美军战舰上的电子战系统相互干扰,战场双方的指挥通讯相互都被切断。
在这么混乱的情况下,十分不利于美军的拦截作战。
现在的美军一线4艘防空舰,十分难受。
他们不但被歼16携带的大型电子吊舱干扰,还被鹰击12和‘贴地斩’鹰击83K联合打击。
在拦截这些多路打击的同时,还要面对鹰击91的反辐射导弹打击。
这种多层次立体式突防,让航母战斗群的防空体系很难应对。
而这还不是歼16战机小队的全部实力。
位于战场后方,还有两支歼16小队携带反舰导弹,没有投入战斗。
他们在耐心的等待突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