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故意用这种懒洋洋的语调诉说,带着恰到好处的无奈与调侃,显然是为了彻底结束方才略显沉重的话题,也顺带在母亲面前放松一下。
思宁果然被他引得笑了起来,摇头道:“底下的人,有时为了显示勤勉,或是实在无甚可奏,便也只能拿这些来充数了。”
暖阁内,方才那番关乎权力、野心与算计的密谈气氛彻底散去,重新被一种温情脉脉的母子闲话所取代。
烛火噼啪,茶香袅袅,太子卫明渊彻底放松下来,几乎要在这暖融安心的氛围里睡过去。
只是可惜了,他已经十六了,实在不适合宿在后宫,而且时间也不早了,该回东宫了。
皇极殿
显庆帝得知芷兰宫和芷蘅宫发生的事情后,嗤笑一声,“既然他们这么有自知之明,如此安分,觉得母妃娘家人野心太大,那就成全他们,朕帮着敲打敲打。”
翌日,五皇子和六皇子就听到自己母妃的娘家,分别有两三个人被参了一本,或是被逼辞官,或是被逼外任为官。
五皇子和六皇子脸色煞白,都明白心里那个小算计被父皇看出来了。
父皇还是一如既往的爱重太子四哥,维护太子四哥的利益。
甚至拿他们当磨刀石,或者说拿作为他们平衡太子势力的棋子都不肯。
说实话,显庆帝的确有过拿他们两个给太子做磨刀石的想法,只是太子太过聪慧,他们两个的聪明才智和太子相差太大,加上娘家势力也不出众,实在不配当磨刀石。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太子太过出色,出色到即使没有磨刀石的历练,他也能从容的和朝堂上的老狐狸们过招。
再说了,以他的身体,还能再撑几年,几年里,足够太子积累足够的阅历成长到一定的高度,即使他驾崩了,他相信太子不说能彻底压制住朝堂上的老臣们,至少势均力敌还是可以的。
朝堂上的局势,精明且和宫里五皇子、六皇子关系不大的朝臣们一直看得很清楚。
太子殿下的优势太大了,完全不是五皇子和六皇子能比的,更重要的是,太子身上有上天庇佑这层神秘色彩。
于是,大臣们不再瞄准显庆帝这个老头子的后宫,反而是瞄准了太子后院的位置。
不久后,朝堂上开始有人请奏显庆帝给太子选太子妃。
显庆帝其实也想早些抱皇孙,但是想到皇后宁儿的话,以及从徐神医口中得到的明确话语,显庆帝拒绝了。
理由是太子不宜早婚,最好是弱冠之后再成婚。
对外是批命如此,实际则是太子先天体弱,思宁提议儿子推迟到弱冠之年再成亲,此前以休养身体为主。
显庆帝询问过徐神医,徐神医也回答说太子晚些成亲的话,无论是以后子嗣身体情况,还是他本身的寿命情况,都会变得更好一些。
那不知道是何的孙子,自然比不上最受他喜爱,最受他看重的太子,太子才是最为要紧的。
显庆二十一年,生了病,却缠绵病榻许久中的显庆帝给太子选了徐国公的嫡长女作为太子妃,他是想着将门虎女身体更为健康些,想来应该能和体弱的儿子生下健康的嫡子。
而且这个太子妃,其实也是为了平衡朝堂,特意选的。
即使本身不够出色,现阶段最适合的也是她。
思宁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个太子妃,但并没有对外显露,反而在显庆二十二年对方嫁入东宫后,提点对方如何管理东宫,手把手教对方帮着管理后宫。
只是终究只是个面上大方的,格局也不够……
思宁各种提点教导算是非常耐心了,只是这个太子妃始终没有什么长进。
只能说这人从小性格就定型了,改不了了。
而被废,也是迟早的事。
对后宫所有事情都知晓的显庆帝自然也对这个太子妃是不满的。
这让他想到了以前的秦王妃,只是局势如此。
至于以后,显庆帝眼中闪过一抹冷色,他相信明渊会处理好的。
若太子妃上天垂帘,生下合适的皇位继承人,那自然万事大吉。
若……那也是她命该如此。
“委屈太子你了!”一日显庆帝没头没尾的对太子说道。
太子一开始没反应过来,可想了想,就知晓父皇指的是什么。
“为了大昭江山,父皇也受过委屈,儿臣自然也能。”
“而且,父皇您放心,儿臣不会一直忍受委屈,若她还是没长进,甚至……那她不适合那个位置。”
“你明白就好。”
显庆二十三年,显庆帝身体开始频繁的生病,但有几个好消息,东宫太子妃、谢良娣、赵良媛在这一年传出好消息。
消息更好的是,她们就像正常孕妇有孕一样,没有受到太子孱弱身体的影响。
这让有些担心太子子嗣的显庆帝放心不少。
“瞧陛下您操心的?”思宁不赞同的继续道:“陛下您最重要的是保重身体,臣妾还想您再陪陪臣妾呢!”
思宁入住弘德宫照料生病的显庆帝,如此劝说对方。
显庆帝握着思宁的手抱歉一笑,“朕的身体,朕知晓,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太子先天体弱,朕心里实在担心他的子嗣。
好在东宫那边接二连三的传出好消息。”
两人说了些期待太子子嗣的话语后,显庆帝话锋一转,忍不住对思宁叮嘱几句,“宁儿,朕若是去了,你好好保重身体,太子的后院,朕还是有些不太放心。”
“陛下……”
“宁儿听朕说完。”显庆帝握紧思宁的手,示意她听他说完。
“太子妃性子和朕以前的秦王妃很是相似,若是她以后……朕希望你能帮着明渊稳定后宫,只是宁儿该是享福的时候,却要为了朕,为了明渊而操劳。
是朕的不好,给明渊选了这样一个太子妃。”
“陛下别这么说,臣妾明白,您当时只是为了平衡各方势力。”
“这么说也对也不对,其实不选她,只是会让明渊继承皇位的早期有些难平衡各方势力,但过了一开始几年,太子妃的优势就没有了,甚至是拖后腿的存在。
朕其实也低估了明渊的能力,其实不选徐国公之女做太子妃,太子也有手段平衡朝堂上各方势力,只是需要花多点心思罢了。”
“陛下只是心疼明渊,关心则乱。”
“是啊关心则乱,也是宁儿和明渊母子两个怕朕多想,没有强硬反对。”
思宁摇摇头,“是明渊特意找了臣妾,让臣妾不用太过反对,陛下您当时身体突然不好,明渊不想为了这个事和您唱反调,影响您心情,从而影响病情。臣妾也不同样不想影响陛下您的心情。”
“所以陛下您放心,明渊其实早有预料。”
显庆二十四年,太子收获了两子一女。
其中赵良媛生的是太子的庶长子,谢良娣生的太子的二儿子,太子妃生下太子的嫡长女。
太子有后后,显庆帝终于放下提着的心,驾崩得很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