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说起来黄忠是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但其实也是王通和贾诩的一场精心安排。
先是用一盘红油猪耳羞辱激怒高干,又用仅百人驻于荒村让高干轻敌,使得报仇心切的高干觉得胜券在握,急速赶来。
高干的军队有骑兵也有步兵,而且因为是处于接近战场的带甲行军,这一跑起来,骑兵还好受些,步兵则很快精疲力尽。
由于是急行军,队伍肯定变得松散,并且高干在军队中的位置也非常靠前。此时,黄忠再突然从斜刺里杀出,很快就杀到高干的身边,再使出吃奶的力气,向高干劈出势大力沉的一刀!
有点不讲武德。
高干也没有闪。
于是,黄忠很轻松地就完成了他的成名之战……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
袁军副先锋翟延见黄忠取了高干首级,吓得大惊失色。刚才翟延因为离高干较远,而侥幸没有碰上黄忠,心里也暗自侥幸。
但此时,翟延心知不是黄忠对手,却不敢不追。否则,以高干那特殊的身份,他要是敢怯战,非被袁绍砍了不可。
遂将步兵交给部将带领,亲率5000骑兵猛追黄忠。一追一逃跑了三里多路。
突然,张辽率800并州狼骑从左侧村庄杀出,翟延见张辽兵少,便率军上前迎战。
然而,两军才刚一接战,张绣又率3000西凉骑兵从右侧村庄杀出,对翟延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翟延在混战之中为张辽所杀,袁军骑兵大败而逃。
张辽和张绣率军追杀五里,因见前面漫山遍野都是袁军,知道是袁绍的主力赶到了,便也不恋战,而是停止追杀,率军赶回真定城。
这一战,杀敌6000余人,袁绍派出的先锋伤亡过半,先锋主将高干和副将翟延皆被阵斩。
给了袁绍一个下马威,也极大地鼓舞了王通军中将士们的士气。
……
袁绍的中军与先锋之间,也不算隔得太远,也就是相距八九里的样子。得知先锋受挫,高干战死的消息,袁绍便下令急行军赶了过来。
不过,终究还是来晚了一些。
当袁绍的大军赶到时,先锋军已经伤亡过半,而黄忠、张辽、张绣等人,也都已经退走。
没多久,溃军中有将领送来了高干的尸身。
袁绍见之,放声大哭。
因为这高干是袁绍的外甥,一直以来,与袁绍关系极好。论才干,高干还要强过袁绍自己的三个儿子。算得上是袁绍的亲人中最有才华之人。
不仅如此。
更重要的是,高干的母亲,是袁绍的大姐。
袁绍因为母亲本是婢女出身,年少时常被兄弟姐妹们欺负,只有他的大姐处处护着袁绍。也因这个原因,袁绍一直与他的大姐关系极好。
如今,他大姐将心爱的儿子交到他手上,结果,先是没了耳朵,现在又没了脑袋……
这可让他该怎么向他大姐交代,该如何面对他大姐。想到这些,袁绍忍不住放声大哭。
哭着哭着就晕过去了。
众人又是掐人中,又是灌参汤,弄了半天才将袁绍弄醒。醒了之后,袁绍便不再哭闹,而是下令道:“挥军急进,一定要将黄忠杀死,取其首级来祭奠元才!”
“万万不可!”
沮授见状,赶紧上前劝阻道:“此地离真定已不足50里路程,随时都可能遇上王通的军队。所有的将士必须戴甲行军,随时准备作战。
若挥军急进,将士必然疲惫。万一遇上埋伏,恐致大败。
况且,王通骑兵较多,如果在我军行军疲惫之时,王通再以骑兵冲阵,后果不堪设想。”
审配也劝道:
“王通用计杀害主公的外甥,其目的恐怕就是想要激怒主公,使主公失去理智而挥军急进。然后,他再设下埋伏,以逸待劳,将主公击败。
所以,主公不仅不能挥军急进,还应该减少每天行军的路程。由之前的每天行军30里,减少至每天行军15里。
缓缓推进,步步为营。
唯有这样,才能减少被王通突袭的风险,增加我军的胜算。”
袁绍听了沮授和审配两人的劝谏,这才幡然醒悟。遂改为减慢行军速度,实行“步步为营”的策略。
想想看:
袁军的军队有将近十五万人,行军队伍的长度都超过了15里路程。如果每天只前进15里,就相当于前军已经到达了新的营地,而后军还在旧的营地。
这就叫做:步步为营。
这种做法,虽然推进速度缓慢,但是,因为有营寨为依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行军过程中被敌军突袭。
……
真定城中,王通得知首战告捷,亲自到城门口迎接凯旋的黄忠、张辽、张绣等人。
见面之后,便为黄忠、张辽和张绣,每人赏红色战袍一领,并当着在场所有将士的面,亲自将红色战袍为三人系上。
三人见状,都非常感动。
而三军将士见状,则尽皆羡慕不已。
仅仅是这么一个笼络人心的小动作,便让黄忠等三人,生出誓死效忠的想法。同时,也将全军将士的士气,再次拔高了不少。
而高干的人头,则悬于高高的旗杆上,以震慑敌军。
……
回到城中之后,张辽对王通道:
“此番黄将军斩杀高干,袁绍必然恼怒。若其恼怒而挥军急进,可从骑兵急袭,再败他一场。”
王通觉得张辽说的很有道理。
遂下令所有骑兵出城扎营,随时做好进攻的准备。
不过,到了第二天,便有斥候来报:“袁绍以营盘推进,阵列严整,一天只行军十五里。”
“看来,袁绍的谋士们也不傻。”
王通笑了笑,让人叫来张辽、黄忠、张绣等人。对众人道:“真定城的防守,不需要骑兵,只需两万步兵足矣……”
一番商讨之后,真定城的主将变成了张辽,副将是黄忠。
而王通的帅旗,依旧在真定城的城楼上随风飘扬。时不时的,还有一个身穿王通衣甲的人,在典韦的护卫下在城门楼上晃悠。
王通本人,则与张绣和韦卫等人。
带着一万步兵和一万骑兵,悄悄地出城,直向土门关方向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