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围攻蓝池城的这一个月里,谭威把各项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将攻城的重任交给了经验丰富的曲延超,曾洒脱拍着对方的肩膀说:

“老曲,破城的事就靠你了,别给我丢人。”

曲延超抱拳应下,但是潜意识里觉的总督有些儿戏了。

联军警戒的任务则分给了行事谨慎的赵岩,还特意叮嘱:

“周边的动静都给我盯紧了,别让可萨人的散兵游勇钻了空子。”

赵岩沉默领命,转身就去布置防务。至于繁杂的后勤事宜,谭威交给了心思细腻的白秋景,其实他是想让徐悠和秋景一起的,可是最近两人怪怪的。

把这些事都托付出去后,谭威总算能腾出手来,专注地思考目前的局势,他常常独自一人坐在大帐里,对着地图发呆,手在蓝池城的位置上来回摩挲。

蓝池城已是囊中之物,攻破只是时间问题,可整个可萨势力的处置却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他起初心里打得好好的,打算扶持可萨翰海做代理人,利用他和可萨巴图、可萨廓尔等族内势力的矛盾,让可萨人内部互相倾轧,从而分裂他们。

谭威自己则能间接控制清河一带,这种借刀杀人的法子,他之前在亚利部用过,效果还算不错。

可随着对清河畔的了解越来越深,谭威的想法渐渐变了,他看着地图上清河畔那片广袤的土地,总是有个想法,这片既能耕种又能放牧的好地方,何必假借异族之手控制?

他越想越觉得直接将其纳入圭圣军的掌控才是上策,这里完全可以成为圭圣军稳固的根据地。只是掌控这么一块化外之地,朝廷那边肯定会有所忌惮,少不了会招来打压。

但他心里也清楚,眼下大明时间不多了,只要挺到李自成围京师,朝廷哪还有精力管西北这边的事?

自己这个西北总督,说到底还是要为联军和圭圣军打下这么一处安身立命的基地,不然总是防着调离也不是事。

想到自己的总督身份,谭威不由得想起了大明如今混乱的督军制度。都督这官职始于唐朝,当初是为了适应边防需要才设立的,早期的都督权力极大,简直和诸侯没什么两样,手握重兵,掌控一方。

可到了宋明时期,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都督的数量大增,权力却被大幅削减,和总兵节镇并行,彼此牵制。

而且都督本身也分三六九等,像西北这地方的多个节镇都督,实力分散得很,根本成不了气候。

往往最普通的都督,说白了就是一州的主官,手里能调动的兵马不过万人。谭威想起崇祯皇帝的用人之道,不免无语一番。

崇祯如今改革,既想设立和提拔新的势力,又不想得罪旧的势力,那就只能功能职位重叠,然后让新势力干活,同时保证旧势力的工资。

说白了就是一个岗位两个人,新人干活拿工资,旧人不用干活也拿工资,只要不捣乱就好,但是事情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呢。

崇祯频繁地调内地总兵和边镇都督换防,防止他们势力过大,而且每次调任,官员们只能带少量的家奴牙兵,手里没什么自己的资源。

都督频繁换防虽说能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可弊端也显而易见。最直接的就是将兵生疏、地形不熟,多少名将都栽在了这上面。

就说瓜州的黑乐山,那可是出了名的猛将,在边关打了几十年仗,经验丰富得很。可调任瓜州还未满半年,就因为不熟悉当地地形,在黑熊关遭了伏击。

手下士兵指挥起来也处处不顺,最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谭威想起这事就忍不住叹气,心里暗道,崇祯这招看似精明,实则是自毁长城啊。

他自己身为朝廷命官,心里跟明镜似的,圭圣军名义上依旧是朝廷的军队,无论如何都没法私有化。

这些年在驻地搞建设,修堡垒、垦荒地、练新兵,哪一样不是费尽心血?可一想到说不定哪天一道调任圣旨下来,自己就得卷铺盖走人,这些成果转眼就成了别人的功劳,谭威就觉得胸口堵得慌。

这些日子谭威心里还有一种不踏实,一种强烈的预感挥之不去,自己迟早会和吴三桂还有那些东林朝官闹翻。

吴三桂手握重兵,在辽东经营多年,如今借着平乱势力山陕,野心勃勃,就算最后没引清军入关也不会安心做忠臣。

东林党人则把持朝政,眼高于顶,向来瞧不起他们这些边关将领,真到了那一天,没有强大的军队和稳固的根据地,自己就是别人砧板上的肉。

谭威常常想起前世的历史,那些兴衰更替的王朝,那些转瞬即逝的机遇,他凭着历史记忆推测,近一年内肯定会有大变故。

那谭威要是在这节骨眼上被调走,这些年的心血可就全白费了,望着帐外的山峦,谭威心里一阵发紧,蓝池城的城墙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亦如蛰伏在谭威心底的欲魔。

清河畔的蓝池城,已经离开朝廷的控制近百年了,这地方夹在蒙古、藏族和各种胡人中间,杂七杂八的势力盘根错节,乱得像一锅粥。

谭威一直在做一个设想,要是能让蓝池不纳入大明的行政体系,直接归圭圣军掌控,这里就是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啊。进能威慑西域各部,退能守住清河这片沃土,若中原动荡,则可以马上据守一方,简直是天赐的根据地。

可他也清楚,这事没那么容易。蓝池城是可萨人的祖地,就像汉人眼里的中原故土一样,在他们心里分量重得很。

自己硬要占了,肯定会激起可萨人的拼死反抗,到时候巩固起来难如登天。这些天清河畔的游击战,已经让他尝够了可萨人的厉害,那些散兵游勇神出鬼没,射一箭换一个地方,搅得联军也头疼。

谭威一会儿想起黑乐山的前车之鉴,一会儿又想到吴三桂那虎视眈眈的眼神,一会儿看到可萨人拿着弯刀冲过来。

但最后仿佛看到圭圣军在蓝池城的城墙上插满了旗帜,这让谭威有一种预兆。终于在一个凉风沁染的晚上,谭威下定了决心。

他管不了那么多了!风险再大,也比将来被人连根拔起强。可萨人的人民汪洋是厉害,可只要把他们的主力打垮,再把人口结构改一下,日子久了,总能镇住场面。

至于可萨的祖地的仇恨,他们屠杀汉人就不算仇恨吗!

谭威还想起那些东林党人,想起他们在朝堂上指手画脚的样子,想起他们克扣军饷时的吝啬嘴脸。

“要是没有自己的根据地,迟早会被他们玩死。”

他深吸一口气,胸口的烦闷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这些天反复权衡,利弊得失在他心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占蓝池城,难;不占蓝池城,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既然老天让我穿越一回,那必定不是让我安稳过一生的!”

谭威眼神变得阴骛,仿佛已经看到了圭圣军在清河畔扎下根来,看到了自己率领大军迎战吴三桂的场景。

“传我命令,总攻开始,让曲延超放开手脚,务必尽快拿下蓝池城!”

他对着帐外喊道,声音洪亮,帐外的亲卫听到命令,立刻应声而去。谭威站在地图前,久久没有动弹。

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蓝池城拿下来,这是圭圣军的希望,也是他对抗未来风雨的底气。

这一刻他仿佛已经把所有的犹豫和顾虑都抛到了脑后,眼里只剩下蓝池城,只剩下那个能让圭圣军立足的根据地。

谭威在帐内踱了几步,心里又有了主张,他对着亲卫吩咐:

“传我命令,让联军骑兵出击,以蓝池城为圆心,百里为半径,建立安全区。”

他清了下嗓子,语气变得凌厉。

“把这范围内所有可萨人都赶走,敢反抗的,格杀勿论!”

亲卫领命而去,谭威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清河,这条河是南北走向,固原、蓝池、塘州就分布在这片沃土上,东西两侧则是高耸的山脉。

这地形让他确认出前世的河西走廊,只是水系分布大不相同。他望着标注着清河的蓝色线条,这清河的水量竟如此充沛,有了这水源,根据地的粮草就有了自足的保障。

接到总督命令的联军骑兵如潮水般涌出,在安全区内展开驱逐行动。可萨人哪里肯轻易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反抗异常激烈。

他们拿起弯刀、弓箭,甚至农具,与联军对峙,谭威会站在高处,看着远处爆发的冲突,心里没有丝毫动摇。

既然已与可萨人早已结下深仇,根本没时间等仇恨慢慢化解,唯有快刀斩乱麻,赶走他们,再迁来汉人和汉化胡人,才能尽快建起稳固的根据地。

“把他们的牛羊马都没收。”

谭威对身边的一位将领下令。

“让他们空手离开,断了回来的念想。”

可萨人以游牧为生,没了牲畜,就彻底断根了。

驱逐过程中,圭圣军和营州骑军军纪较严,只对反抗者动手,尽量不伤及老弱。可独立军却像脱缰的野马,大开杀戒,连投降的可萨人都不放过。

徐悠得知后,气得脸色铁青,当即下令将几个带头施暴的士兵绑起来,用了重刑才稍稍控制住局面。

他找到谭威,脸上满是惭愧:

“总督,是属下管教不严,卑职愿意受罚。”

谭威摆了摆手,心里早有预料,独立军成分复杂,纪律本就松散,能做到这一步已算不错。

“盯着点,别闹出太大乱子就行。”

他淡淡地说,眼下最重要的是完成驱逐,没时间计较太多。被赶走的可萨人里,小部分迁去了西州,大部分则涌向了塘州,使得青塘一带人口骤增。

可萨人扶老携幼,背着简陋的行囊,脸上满是悲愤和不甘,却又无力反抗。谭威站在城墙上,望着可萨人远去的背影,心里没有快意,只有一种沉重。

他想起曾许诺将蓝池城交给可萨翰海,如今却出尔反尔,可他对此毫无负担,跟蛮夷讲什么诚信,为了根据地,只能如此。

谭威正在感叹中,亲卫禀报可萨翰海派使者来了,谭威心里清楚,对方定是为蓝池城而来。

使者见到谭威,语气带着几分试探:

“谭总督,您之前说过,攻破蓝池城后交给我们大汗。。。”

谭威打断他的话,语气平静却带着蔑视:

“此一时彼一时,如今局势有变,蓝池城需由联军驻守。”

他思忖一下又补充道。

“之前谈好的其他条件依旧作数。”

使者脸色发白,却不敢多言,可萨翰海的实力远不及联军,根本没底气要求接收蓝池城。

使者回去复命后,可萨翰海气得摔了杯子,却也只能忍下这口气,毕竟他还真没指望什么条约,在西北一切都由实力说话。

之前与谭威私下敲定协议后,可萨翰海的势力如滚雪球般壮大起来,他借着协议带来的喘息之机,迅速收服了可萨巴图的旧部。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士兵,见可萨翰海得到了联军的认可,又有塘州作为根基,纷纷放下顾虑前来投奔。

同时他还吸纳了不少从蓝池城、固原等地败逃回来的散兵,以及一些自发组织起来的骑兵。

再加上本部动员的六千多骑兵,塘州的可萨军很快就达到了两万两千人之多。

更让可萨翰海得意的是,北面的浣彦部族和西面的乎瓦部族也闻风而动,派来了援军表示附庸。

虽然这些援军人数不多,但其背后代表的势力,无疑让可萨翰海的底气更足了。他望着塘州城外密密麻麻的营帐,心里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豪情。

“等着吧,属于我的时代就要来了。”

他紧握双拳,眼里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实力一旦增强,可萨翰海对与谭威的协议就不那么谨慎了。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蓝月闪烁之时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穿越大清,皇帝居然带头剪辫?千秋一烬谁说神罗不算罗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