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就站在全球音乐创新峰会的讲台上呢,聚光灯直直地照在他脸上,台下满满当当的全是人。
这可是他头一回在这种全球顶尖的音乐学术会议上发言。
他能站在这儿,不是因为他唱歌有多厉害,也不是因为他新出了啥歌曲,而是因为AI作曲这档子事儿。
“多谢李教授邀请我啊。”胡逸的声音稳稳当当的,眼睛把台下那些脸都扫了一遍,每张脸都不一样,有的满脸好奇,有的一脸怀疑,还有的满是期待呢。“今儿个啊,我拿来的不是个成品,就是一次摸索。”
这时候,大屏幕上慢悠悠地出来几个字:《心声协奏曲》——人机共创实验小组阶段性成果展示。
现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
胡逸按了下播放键。
旋律一出来的瞬间,就感觉空气里好像被灌进去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感力量。
前奏是早晨婴儿的哭声,AI照着这段哭声弄出了一段轻柔的钢琴旋律,就跟母亲轻轻拍着婴儿后背的节奏似的;紧接着是一对老夫妻在公园里散步时候的对话录音,AI抓住了他们话语里那种温暖和默契,写出了一段悠扬的小提琴和弦;再往后呢,是一个失恋女孩深夜自己嘟囔的声音,AI把她情绪的起伏变成了一段低沉的大提琴独奏,那股子忧郁里还带着点希望呢。整首曲子编曲一点都不花哨,音符也没有那种炫技的感觉,就像一条充满情感的河,悄没声儿地就流进了每个人的心坎里。
演奏完了之后呢,整个场子安静了老半天,足有五秒呢,这才响起了掌声。
有的人在那擦眼泪,有的人低着头不知道在想啥,还有的人赶紧拿出手机,想把自己这时候的感觉记下来。
可就在掌声慢慢要停下来的时候,有个上了年纪的作曲家站了起来,说话的语气凉凉的:“胡先生啊,这曲子确实能打动人,可这真的是你写的吗?会不会是机器照着已有的数据‘凑’出来的呀?”
他这话音还没落呢,另外一个从传统音乐学院来的评论员也说话了:“咱们得尊重科技发展,这没错。可音乐创作的核心是人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啊。要是啥都让AI来干,那咱们人类创作者的面子往哪搁呢?”
质疑的声音是一个接着一个。
胡逸呢,他没有马上就反驳,而是走到舞台中间,拿起话筒,说话的语气很平静,但是特别坚定:
“各位老师说的对,AI确实没有人类真正的情感。但它可不是来把咱们取代的,它是来帮咱们更好地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的。”
他稍微停了一下,接着又说:“在这次一起创作的实验里,每一段旋律的产生,都是以我提供的情感素材为基础的。AI呢,就是帮咱们把那些用语言很难表达出来的情绪,用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我有个事儿想提一下。”胡逸眼神一紧,“咱们得搞一个‘人机共创作品署名机制’出来,得把人类创作者的主导位置给明确了,然后呢,也把AI参与的程度给标注出来。”
现场一下子安静了一小会儿。
就在这个时候,张老师慢慢站了起来,他可是传统音乐界的代表呢,这是他头一回公开表明态度:
“这不是谁把谁给替代了,而是一种分工。”
就这么一句话,让好多本来反对的人都开始认真琢磨起来了。
不过呢,还是有不少保守的人直摇头,表示不认同。
这会议啊,就在激烈的讨论当中结束了。虽说没达成一致的意见,可好歹呢,算是开了个对话的口子。
胡逸回到音乐科技展览中心之后,马上就扎进新一轮AI模型优化的工作里去了。
这一回,他重点对“情感反馈”这个模块进行了强化,这么一来,AI就不只是能识别情绪了,还能根据用户的反应来动态调整呢。
“这次的升级啊,可不单单是技术上有了新的进展。”胡逸一边调试着系统,一边跟孙先生解释,“是要让AI真真正正成为创作的伙伴,而不是一个工具。”
孙先生瞅着屏幕上实时反馈的曲线,眉头慢慢就舒展开了,还点了点头说:“嗯,比上次感觉更有灵气了。但是你得记着啊,观众更在乎的是好不好听,可不是技术。”
“我明白。”胡逸轻轻一笑,说道:“再好听,那也得有技术来撑着才行啊。”
夜越来越深了,展览中心慢慢变得安静起来。
胡逸就站在落地窗前,眼睛看着远处那灯火辉煌的城市,可他心里呢,却越来越明白自己要做啥了。
他可不只是想赢下一场又一场的辩论,也不只是为了完成那些任务积分。
他就想证明一件事儿:AI可不是音乐的尽头,反而是能带来灵感的新起点呢。
然后呢,他就打算搞一个从来没人做过的事儿——“百位音乐人共创计划”。
就是把那些风格不一样、背景也不同的音乐人都请来,让他们跟AI合作,一块儿创作出一首真正是“人类+人工智能”共同完成的作品。
他也不知道这个计划最后会弄出个啥结果来。
就在他身后呢,歌词系统的提示音又响起来了:
【新任务发布:启动“百位音乐人共创计划”,收集100位音乐人创作样本,进度:0\/100】
胡逸的嘴角微微往上翘了翘,眼神就像星星一样坚定。
哼,这呀,才刚刚开始呢。
胡逸坐在展览中心的测试室里,瞅着屏幕上那低得特别刺眼的评分曲线。“百位音乐人共创计划”这才刚开始三天呢,就已经有三组样本交上来了。可这评分啊,比之前任何一回AI作曲实验的分数都低。
他本来想着能有个大突破,能得到大家认可呢,结果呢,迎来的全是质疑和冷嘲热讽。
小王把匿名试听的结果往桌上一扔,那语气里满是不屑,说道:“你们不是老说要让机器能理解人类的感情吗?瞅瞅这三首歌,连最基本的情绪逻辑都没搞明白呢。”
胡逸啥也没反驳,就直接点开音频开始播放。
第一首是电子摇滚风的曲子,那旋律啊,就像是把各种东西胡乱堆在一起显摆似的,就像为了炫技硬凑出来的音符。第二首是民谣,可那歌词啊,生硬得就跟翻译软件弄出来的似的。第三首更绝,干脆就是长长的一段吟唱,AI还在里头加了一段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机械噪音。
“他们压根就没打算好好合作。”胡逸小声地自己嘀咕着,“他们就是来蹭热度的。”
“那你打算咋整啊?”小王问道,“是接着找更多人合作呢?还是……”
胡逸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眼神特别坚定,说:“不是AI学不会共鸣,是咱们还没教它啥叫真诚呢。”
说完,他就打开系统后台,把最新的这三组数据全都标记成“无效训练集”了。
“从现在起,咱们不再用现有的作品来训练模型了,得从源头开始。”他的语气特别平静,可就是有那么一种让人没法质疑的力量在里头。
小王一下子愣住了:“你是想说……收集那些实实在在的声音?”
“嗯呢。”胡逸点了点头,“不是录音棚里那种演出来的声音,也不是舞台上表演出来的声音,而是人们在平常生活里最真实的表达。就像一个小娃娃第一次喊出‘妈妈’的时候,声音都有点发颤;或者一个老人在快要走的时候,轻声说的那些告别的话;再不然呢,就像一个失恋的人,大半夜自己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小声嘀咕的那些话。”
小王瞅着胡逸那闪着光的眼睛,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这可不是啥简简单单的技术升级啊,这是在探寻音乐最根本的东西呢。
“那你那个‘百位音乐人共创计划’……其实就是个开头呗?”小王试探着问。
“对呀。”胡逸的嘴角稍微往上翘了翘,“我想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事儿里来,让他们明白,AI可不是用来替代人的,而是能把人做的事儿延伸一下。我想让音乐变回最开始的样子,不是为了去讨好市场,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掌声,就是为了把自己心里最真实的想法给表达出来。”
他站了起来,走到窗户边上,看着窗外马路上车来车往的城市夜景,心里头特别敞亮。
“真正的创作啊,从来就不是表演。”他小声嘟囔着,“那是一种倾诉呢。”紧接着,系统的提示音又响起来了:
【任务进度有新情况啦:“百位音乐人共创计划”启动了,要收集100位音乐人的创作样本呢,现在已经完成3个,进度就是3\/100。】
胡逸微微地笑了笑,手指在系统界面上划拉着,新添了一个叫“人间声音采集”的模块。
哼,这才是他心里真正想要的开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