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纪年:清浅女王治世
元兴元年 (登基当年)
登基大典,昭告天下:林清浅于朽国旧都(改称龙兴城)正式登基,改国号为“龙国”,定元“元兴”。
登基诏书第一令即为《废残肢陋俗令》,明令废除戕害女子的“砍新娘腿”旧俗,违者砍人者也直接砍断腿论处,震动四方。
奠定基石:女王授意王夫李莲花(原李相夷)及心腹周德发(掌内府营造)、刘如京(掌部分工务及安防)等,开始秘密筹备两项基础工程:
一曰固本:在王宫及龙兴城周边关键区域(如城墙、官仓、主干道),小范围试验应用水泥。
此物坚若磐石,速凝耐久,远超灰泥夯土,为后续大规模建设积累经验。
二曰足食:女王亲掌农事,在皇家实验田内,试种其秘法培育之“天赐禾” (即杂交水稻,这都有几世经验了,少走了不少弯路)
虽规模尚小,然其长势、穗实远超常稻,亩产初显惊人潜力,朝野瞩目。
女官初现:擢升最早追随者东菲菲为内廷女官首领,掌宫中礼仪、女史及部分情报,以及女御林军统领墨白开女子正式担任有品级官职之先河。
此举虽暂限于内廷,意义深远。
元兴二年
水泥始兴:
颁布 《营造新材令》,由周德发总管,专司水泥烧制与应用推广。
大规模应用于水利工程:优先修缮、加固全国主要河堤、灌渠(如铺设水泥渠底、加固堤坝),以防水患,保障农耕,此为“铺设水(利)”之关键举措。
启动驰道计划:以龙兴城为中心,用水泥混合砂石铺设连接主要州府、战略要地的官道主干线(“水泥驰道”)。
路平且坚,雨雪无阻,极大提升物资转运、军队调动及信息传递效率。
天赐禾推广:
林清浅女王亲领,王夫李莲花一起,精选试种成功之“天赐禾”良种。
颁布 《劝农良种诏》,由朝廷提供首批良种与种植法,在气候相宜、水利保障的核心产粮区(如原王室直辖庄园、部分合作大族田庄),由官府组织进行小范围推广种植,并派农官指导。
女学萌芽:于龙兴城及数个大城,试点设立官塾,招收官宦、富商及平民女子入学,教授基础识字、算学、女红及简单律法常识,东菲菲等女官常巡视督导。
元兴三年
水泥普及:
水泥驰道网络初具规模,连接重要城市与边境要塞。
水泥应用扩展至重要公共建筑:如官衙、粮仓、驿站、边关哨卡、大型市集的地基与关键结构,显着提升其坚固性与防火能力。
鼓励民间富户在修建宅院、商铺时采用水泥(需向官府购买),提升民间建筑水平。
杂交水稻扩种:
天赐禾小范围推广成效斐然,平均亩产较传统稻种,显着提高(预估可达50%-100%增幅),朝廷威信大增。
《劝农良种诏》力度加大,扩大良种供应范围,覆盖更多产粮州县。设立“丰登仓”,以合理价格收购余粮,稳定粮价,储备战略物资。
女子教育制度化:
颁布 《兴女学令》,正式将女子教育纳入地方官政绩考核。
要求各州府治所及大县必须设立至少一所官办 “女子义学”,免束修或低收费,提供基础文化教育(识字、算学、礼仪、律法常识)。
鼓励民间办私塾,优秀者无论男女可获朝廷嘉奖或资助。
元兴五年
水利大成,农业根基: 主要水利工程在水泥加持下基本完工,全国灌溉与防洪能力跃升。
配合天赐禾良种持续推广,龙国粮食产量迎来爆发式增长,史载“仓廪渐实,饥馑罕闻”。
女子科举破冰:
颁布震动天下的 《开女科诏》。宣布改革科举制度,允许符合资格的女子可以和男子一起报名参加地方童试(考取秀才功名)。
首次“女童试”于当年秋在部分开放州县举行,虽人数不多,且仍受巨大社会阻力,但象征意义非凡,标志着女子进入国家正式选官渠道的大门被撬开。
女户制度初立:
颁布《立女户令》。规定:凡年满十八岁、有独立生计能力之女子(包括寡居、和离、未婚者),可向官府申请单独立户,拥有独立的户籍(“女户”),拥有与男户主同等的田产买卖、契约订立、诉讼等民事权利。
此令为女子摆脱父权、夫权束缚,获得经济与法律独立地位奠定了基石。
元兴七年
水泥惠及民生:水泥技术进一步成熟廉价,开始应用于城镇公共设施:如铺设主要街道路面、修建公共水井台、排水沟渠、小型桥梁等,显着改善城市卫生与居民生活便利。
女科深入:女子可参与科举的范围扩大至乡试(考举人)。虽录取比例极低,且考场、阅卷仍有隔离,但已有零星才华卓绝的女子通过正途获得举人功名,震动士林。
东菲菲等女官成为榜样。
女户普及与保障:《立女户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官府设立专门文吏协助办理女户登记。颁布补充法令,明确保护女户财产不受原宗族无理侵夺,并允许女户女子作为户主送子女(无论男女)入官学。
元兴十年
稻米丰饶: “天赐禾”成为龙国水稻种植绝对主流品种,辅以精耕细作及水利保障,龙国一跃成为周边区域粮仓,“龙国米”闻名遐迩。
粮食充足为人口增长、社会稳定及后续改革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
女官入朝堂:首位通过完整科举(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进士的女子出现,被女王破格简拔,授予中央清要官职(如翰林院编修、六科给事中等)。
此举标志着女子正式进入国家核心决策圈层,虽人数稀少,但意义划时代。
地方女吏(如女塾师、女医官、女库吏等)数量显着增加。
女户权益巩固:女户制度运行成熟,社会接受度提高。
女户女子可独立经营工坊、商号,拥有与男子平等的商业地位(仍需缴纳同等商税)。法律明确女户为独立纳税单位。
史评:
清浅女王在位期间(元兴元年至xx年),以霹雳手段与坚韧毅力,推行此一系列 “固本、足食、开智、新民”之新政。
水泥驰道如国之血脉,畅通无阻;天赐禾丰盈仓廪,民心安定;尤以废陋俗、兴女学、开女科、立女户,四策,石破天惊,彻底撼动千年纲常。
虽阻力重重,争议不绝,然女王意志如铁,王夫李莲花(李相夷)及其核心班底(周德发、刘如京、东菲菲等)鼎力支持,终使龙国面貌焕然一新,国力日盛,风气渐开。
女子地位得以空前提升,开始有与男子共学、共事、共治的机会。
其治世,史称 “清平之治”,影响深远,远播诸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