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联国防部会议的议事大厅内,鎏金吊灯的光芒本应照亮盟友间的协同与信任,此刻却只映得满室凝重。
龚峰攥紧的拳头指节泛白,军装上的铜扣随着急促的呼吸微微颤动,他向前半步的动作带着难以抑制的怒火,声音因压抑而沙哑:
“司令!这群西方人欺人太甚!真还以为这个世界还是他们可以肆意操控的?”
宋天指尖轻叩桌面,想起在前几天会议桌对面英法代表倨傲的神情,以及罗斯福总统身边幕僚隐晦交换的眼神。
他缓缓起身,军靴踩在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沉稳的声响,瞬间压下了厅内的窃窃私语:“老龚!你急个啥!”
“这群自喻为西方世界文明国家的嘴脸,不一直如此嘛!大伙该干嘛干嘛!只有咱们快点解决了日本,将整个亚细亚全部纳入我们的势力范围,这群西方人才知道绝对的力量!”
一天后,罗斯福的特使居里悄然飞临了新加坡。
“宋将军,我们也是为了战后世界的和平秩序而来,华联作为新兴力量,应当理解大国间的协调与妥协。”
“妥协?”宋天冷笑一声,目光扫过在场的美国特使。
“你真以为我们会相信靠谈判或者会谈,就能获得所谓的利益?”
他抬手指向墙上悬挂的世界地图,指尖停在欧洲大陆的法国位置。
“想想北洋政府,他们也是一战的战胜国,可在巴黎和会上,又遭受了什么样的待遇?山东半岛的主权被随意转让,国家尊严被踩在脚下!”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与会的华联官员的心上。
陪同美国特使一起前来的国府代表脸色骤变,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文件,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北洋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的无助与屈辱。
宋天的目光转向他,语气愈发坚定:“只有我们足够强大!让英法为首的欧罗巴人感到恐惧!他们才会给你相应的尊重!”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宋天一字一顿,声音响彻整个议事室,“诸位记住这句话!这是我们华联立国的根本!”
话音未落,宋天转身示意身后的美国特使居里“居里先生,很感谢你不远万里来到远东,来协调我们之间的矛盾!”
“可是如果英法为首的西方代表还是如此高高在上的不可一世的模样,我不在乎将他们所谓的欧罗巴文明彻底的清扫!”
说完宋天没有多余的寒暄,没有丝毫的留恋,身后华联成员整齐起身,军靴踏地的声音如同整齐的鼓点,敲碎了西方代表们的从容。
罗斯福总统的特使居里先生的以及其他人的脸蛋一个个瞬间失去了血色,他们知道如今的华联不是没有这种能力。
居里先生试图挽留,伸手道:“宋将军,我们还可以再协商……”
宋天脚步未停,只留下一个坚定的背影:“协商的前提,是平等,当西方各国准备好正视华联的实力时,我们再谈协商。”
随着华联代表团的突然离场,议事大厅内陷入短暂的死寂。
……
还在德黑兰参加会的丘吉尔、戴高乐齐聚在罗斯福的房间。
听完居里先生的通报与华联交涉的结果。
英国首相丘吉尔打破沉默,将手中的雪茄按灭在烟灰缸里,语气带着一丝不耐:“既然华联不愿配合,那我们就按原计划推进。”
罗斯福并没有让居里将宋天那一句彻底将英法为主的欧罗巴清扫告知丘吉尔。
对于美利坚来说,除去美利坚合众国,其他世界的主要大国最好全部毁灭,只有让他们激烈的冲突,这样才符合他们的利益。
失去了华联的制衡,这场本应聚焦战后秩序构建的德黑兰会议,彻底演变成了西方大国的分赃现场。
国府代表团瞬间沦为各方打压的对象,英法将对华联未发泄完的怒火。
尽数转嫁到国府头上——在殖民地利益划分中,国府提出的“收回华南租界”提议被直接驳回;在远东军事部署讨论中,英法甚至联合提议削减国府的军备援助额度。
更雪上加霜的是,此前国府在草原归属问题上与苏联产生分歧,此刻斯大林更是借此发难,明确表示“若国府不承认外蒙古自治现状,苏联将暂停对华武器援助”。
宋子文在会议上据理力争,却屡屡被西方代表打断,每一次反驳都换来更苛刻的条件,活脱脱复刻了当年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的屈辱处境。
夜晚,国府代表团下榻的酒店房间内,那一位怒吼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娘希匹!这群洋人根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华联一走,他们就把所有气撒在我们头上!”
可愤怒过后,只剩下深深的无力——他本以为抱上了罗斯福的大腿,就能稳坐五大盟国之一的位置,可现实却给了他最残酷的一击。
更让他憋屈的是,他甚至不敢将怒火发泄到华联身上。
如今国府的军备补给,有近六成来自华联援助:从步枪、机枪到迫击炮,从粮食、药品到通讯设备,每一样都关乎前线战局。
本来就在前几天的会议室卖了一次华联,若是现在与华联彻底闹僵,美国的援助因空域和陆上通道被英法封锁而遥遥无期,苏联的援助又因外蒙古问题陷入停滞,国府将彻底陷入补给困境。
“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啊!”这位瘫坐在椅子上,望着窗外德黑兰的夜色,眼中满是绝望。
他甚至在心里暗忖:若不是宋天在会议上得罪了英法,这些西方国家也不会迁怒到国府头上。
可这荒唐的念头,也只敢在心里想想——他连质问华联的勇气都没有。
与国府的无能狂怒截然不同,华联境内此刻却是众志成城的景象。
德黑兰会议的经过通过内部通讯渠道传回华联后,各地民众群情激愤,原本就高涨的参军热情更是达到了顶峰。
在宋天的指令下,新一轮扩军计划迅速启动,而这一次招募的重点对象,是东南亚各地的华侨青年。
彼时的东南亚,生活着超过六百万华人。
他们大多在当地经商、务农,却长期遭受殖民政府的歧视与压迫——在荷兰统治的印尼,华人不得担任政府公职。
在英国控制的马来亚,华人开采的锡矿要缴纳比当地人高三倍的税费。
在法国殖民的越南,华人子女甚至无法进入公立学校读书。当华联招募华侨青年参军的消息传来,压抑已久的民族认同感瞬间爆发。
农历新年刚过,东南亚各地的华联招兵处就排起了长龙。
在新加坡的招兵点,十九岁的陈阿福攥着父亲给的护身符,挤在人群中激动地喊道:“我要参军!跟着华联打小鬼子与洋人,让他们再也不敢欺负我们华人!”
他的父亲是一名杂货店主,几年前因拒绝向英国殖民警察缴纳“保护费”,店铺被砸得稀烂,这件事成了陈阿福心中永远的痛。
在曼谷的招兵处,二十一岁的林美玲剪掉了长发,换上了军装,混在一群女性报名的人群中。
她的哥哥一年前在菲律宾被日军杀害,得知华联要组建军队抗击侵略、保护华人时,她不顾家人反对,执意要参军。
“我要替哥哥报仇,也要保护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