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传国玉玺我能不知道吗?公元前 23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达五百年的分裂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为了显示其强大的帝王权威,他下令丞相李斯制造一枚玉玺。
这枚玉玺的材料,一说是用豪门大贾和氏的传家宝和氏璧制成,也有一说是用当时出产在山东一带的上等蓝田玉制成,究其渊源已难考证。
但不管怎样,在李斯的精心指导下,这枚玉玺终于雕琢完成,而且工艺精湛,被誉为“天工开物”。
玉玺呈长方形,通体晶莹温润,正面镌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飞动有力的大篆,背面雕饰云纹。
这八个字意在显示秦王是受上天旨意委任的,必将拥有长久昌盛的国运。
李斯提议将此玉玺名为“传国玉玺”,意为它是秦朝皇权的传承之物,秦始皇对此甚为满意。
从此之后,这枚玉玺伴随秦朝的兴衰起落,秦始皇外出巡游时常带在身边。一次在洞庭湖乘舟过湖时,湖面突起狂风,龙舟几乎翻覆,秦始皇慌忙间将玉玺抛入湖中,以为它就此失落。
谁知数年后,玉玺竟奇迹般由一个渔夫打捞上来,重新回到秦廷。秦末时,刘邦入主咸阳,秦将子婴打开武库投降,将传国玉玺献给刘邦。
西汉时,它正式成为汉朝皇帝的权力信物。
到了王莽篡汉之际,太后深感愤怒,将其抢来后狠狠摔坏一角,以示对王莽的不满。
王莽为表示玉玺依然完好,经过修补后继续使用。
东汉末年,传国玉玺再次失踪,孙坚的夫人吴氏曾一度保管过它,后为袁术所夺。
三国时,玉玺落入魏国,成为魏王朝正统的象征。南北朝时期,这枚传国玉玺成为各国皇帝及诸侯争夺正统的关键,获得它就意味着可以号令天下。
玉玺在这一时期频繁失而复得,其中最戏剧的一幕发生在隋末唐初,杨广被杀后,其孙杨政道随太后逃往突厥,也带走了玉玺。
李渊李世民夺得天下后,为了获取传国玉玺以彰显合法性,多次发兵突厥要求其交出。
在军事压力下,太后不得已,只能带着玉玺回到中原,交给了唐朝。
唐高宗李治又命人仿制几枚印玺,以防真品失落。
五代十国时期,传国玉玺依然是各政权争夺的焦点,它被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等朝代相继获取。
后唐末帝李从珂在大敌当前时,带着玉玺及宗室女眷自焚殉国,从此玉玺下落成谜。
宋朝建立后,这枚玉玺一度音讯全无。直到宋哲宗年间,有农夫声称在田间沟渠中打捞起一枚玉玺,经宋哲宗带领文臣武将查看,认定其为真品无疑。
但好景不长,在靖康之变中,这枚传国玉玺又被金兵掠去。
后来尽管时有传闻玉玺现世,但真伪难辨。
一直到了明清时期,关于传国玉玺的消息也就此绝迹。它见证了从秦汉到五代十国多个朝代的兴衰,最后却在纷乱战火中不知所终,成为一件千古之谜。这些事你现在在网上一查就能查到,你问我这个干嘛?”
乌鸦似有深意的笑了笑,掏出烟分给我一根。然后自顾自的点上,他深吸一口缓缓的吐出。
“你说的对也不对,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接下来我告诉你的事,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但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仔细听就行。
这件事还要从始皇的死说起。秦始皇逝世于公元前210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十一。那日,在巡游途中,于沙丘平台(今河北邢台广宗县境内)病逝。其实在始皇死之前,传国玉玺已经被人盗走了。”
我听见乌鸦这么说,惊讶的手里的烟都掉在地上。
“这怎么可能?传国玉玺怎么会被人偷走了呢?谁有那种本事,在始皇手中把玉玺把玉玺盗走?乌鸦你也太能扯了吧?”
乌鸦挥手示意我坐下,他接着说:“如果一般人肯定不可能,但要是始皇身边的人呢?”
听完乌鸦的话,我心里简直掀起了滔天巨浪。我现在已经能猜到是谁把玉玺盗走的了,那个人可能就那个“我”。结合王奇先去告诉我的事,加上现在乌鸦的话。我现在可以肯定,十有八九盗走玉玺的人是另一个“我”。
“盗走玉玺的人具体是谁,我也不知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传国玉玺是打开秦皇陵的钥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