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隍庙距离渡口很近,一行人走了一刻钟,很快就到了。
来到城隍庙前。
邓光明看着这座巍峨壮观的道教大庙。
山门口城隍庙三个烫金大字经过小刀会起义的战火,被清军用炮轰的仍旧斑驳不堪。
这座大庙虽然经过简单修葺,但是仍旧残破。
邓光明等人走过阎王殿,看了一眼怒目圆睁的阎王,顿觉阴森可怖。
一行人行色匆匆,更是加快了脚步。
来到正殿,供奉的主神正是家喻户晓的汉朝大将军霍光。
霍光本是名将霍去病的弟弟,是历经三朝的元老。
其一生忠于汉室,辅助三位帝王,没有篡逆,可堪称周公第二。
邓光明看着霍光塑像神态威仪,颧骨高耸,两耳傍肩。
邓光明十分钦佩霍光的为人。
他停下脚步,对着霍光躬身拜了三拜。
直到听到潘启明的催促声。
他才移步九曲桥和湖心亭,他无心观看风景,径直奔往后殿。
此刻的后殿中,陈阿林光秃秃着脑袋。
他的左半边脸因为当年逃跑时,被清军的炮弹弹片炸伤,变得面目狰狞,几近毁容。
陈阿林这些年从海盗变成南洋商人,历经坎坷。
他黑黢黢的脸上布满沧桑。
他给后殿中的关公巨像上了香。
然后摸了摸被大火烧的寸发不生的头皮。
在他的下面,跪着一位醉醺醺的千总,谢安邦。
陈阿林用沙哑的声音冷冷地说道:“谢安邦,当年你诓骗我大哥刘丽川与清妖江苏按察使吉尔杭阿进行谈判。我们本打算撤出上海。后来他进入清妖大营,被清妖活活凌迟处死。你这个狗叛徒。你享了这么多年福,可还记得老子?”
谢安邦迷迷糊糊地擦亮了眼睛。
他这才辨认出眼前之人就是陈阿林。
他颤动着嘴唇说道:“陈……帅,你……你没死?”
“托关二爷的福,还没死,我逃跑的那艘船上被你填满了炸药。在大火蔓延时,我趁机跳入了长江,侥幸活了命。”
谢安邦吓的酒醒了一半。
他跪求道:“陈帅,当年咱们起义,我也是抱着必死之心。奈何清兵捉了我的妻儿老小,逼迫我对你们下手,我是情非得已。”
谢安邦说的一把鼻涕一把泪。
陈阿林将一把银色左轮手枪在食指上转了一圈。
他的小弟将一根雪茄给他点燃。
陈阿林抽了一口。
而后吐在谢安邦的脸上。
“你他妈放狗屁,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我后来才打听到,原来新任知县孙丰为你求得了千总的职位和一千两银子。你他妈的见钱眼开,出卖兄弟。谢安邦,今天老子就活剐了你,为大哥刘丽川报仇。”
说完,他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
他摆了摆下巴。
对着面目扭曲的亲密部将林阿福说道:“阿福,你潜伏在码头这么多年,委屈你了。”
林阿福挺直了弯曲的脊背。
他握住一把大刀。
满脸的怒容。
他招呼一声,马上上来了四名大汉。
将谢安邦死死压在身下。
他看着陈阿林,面容十分激动。
陈阿林抱住他的肩膀,二人抱头痛哭。
林阿福双眼通红。
“大哥,十一年了,我足足等了十一年,就是为的这一天。我的一家老小都被清妖残忍杀了。我的爱妻被他们糟蹋完,还被剖腹杀害。我与清妖之仇不共戴天。你……你终于回来了。”
“大哥,不劳你下手,让我来一刀一刀砍了这个叛徒。他妈的,这个狗杂碎拿着一千两带血的银票,出入赌场,嫖睡女人。都特么嚯嚯了。你别听他胡说八道。要不是你回来。他还在作威作福,任意欺辱我们码头工呢。”
陈阿林听得满脸愤怒。
‘咣叽’
他一个大嘴巴甩过去。打得谢安邦眼冒金星,右脸顿时肿起老高。
谢安邦动弹不得。
他吓得早已经尿液横流。
“别,看在曾经咱们一起杀过清军,赏我个痛快吧。”
谢安邦不求饶还好,他提起往事,更让陈阿林怒不可遏。
他扯住谢安邦的辫子,拽住他的大耳朵。
只听咔嚓一声,谢安邦的左耳朵就被砍了下来。
谢安邦杀猪似的狂叫起来,他不断挣扎着要起来。
陈阿林冷笑一声。
接着对他动起刑来。
但他的他的凄惨的叫声被悦耳的乐器声和戏音迅速淹没。
前台上正在上演节选自《水浒传》中宋江毒杀好兄弟李逵的场景。
陈阿林是个非常讲义气的人。
他一边用刑,一边吟道:“昔日结义在桃园,怎料患难背誓言。
分席割袍恩义断,从此仇人相陌然。
说完,他一剑刺穿谢安邦的胸口。
他状若疯魔,提着带血的匕首。
他对着门口哭诉道:“刘大哥,我替你报仇了。还有清妖,你们等着。刘大哥,你要是还在有多好,咱们有靠山了,太平军这一次真要打进上海了。”
林阿福也泪眼模糊。
他命人将谢安邦的尸首搬出去喂狗。
林阿福听到门口的脚步声。
对其说道:“陈帅,节哀吧,事情已经过去了。”
陈阿林将匕首插了回去。
他脸色清冷。
直到邓光明和潘启明出现在门口。
陈阿林才破涕为笑。
他上前一步。
就要对邓光明行跪拜之礼。
邓光明一把将他拉了起来。
“陈兄弟,你这样就见外了,你我都被清廷压迫才造的反,快起来。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
陈阿林重重点了点头。
他起身后。
对邓光明说道:“邓将军,可把你盼来了,翼王还好吗?”
“翼王很好,不劳你费心。把目前的情况说说吧?”
陈阿林点了点头,讲述道:现在人手凑了三千人,有码头工,还有各行的搬运工,还有武夫。火炮组装了三十门,步枪凑了五百条。什么时候起事,就等你一句话的事。”
邓光明在陈阿林的指引下。
从后殿穿过连接的拱门,来到了芳香四溢的豫园。
在这片占地五十多亩地的空地上,这些新兵光着膀子,都在擦拭着武器。
看到陈阿林和潘启明二人来到。
不少曾经参加过起义的老人都认识。
纷纷向他拱手致意。
陈阿林摆摆手说道:“这位是太平军原归王邓光明邓将军。咱们小刀会能够再次起事,得益于太平军翼王的支持和邓将军的指挥。从今以后,咱们要听从邓将军的调遣。起义之后,小刀会就不存在了,你们就将全部参加太平军。一定要严格遵守太平军的纪律,不要给我丢人。”
众人高声喊道:“愿奉翼王为主,一切听从邓将军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