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兰舒去广西一直到她回来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一直都是阿超在照顾坨坨。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阿超把坨坨照顾的白白胖胖,罩衣永远是干干净净的,一个米粒都不沾。
接下来兰舒身兼两职,一定是忙得脚不沾地,董招娣马上又要去江浦市读高三,家里以后就她自己一个人了,自然是没空去照顾这个孩子。
听到兰舒的提议,阿超原本蔫巴巴的眼神瞬间亮得像两个电灯泡。
他打心眼里喜欢坨坨,更愿意把照顾坨坨当成工作。
从小他就没爹没妈,更没有兄弟姐妹。
现在有坨坨陪着自己,他的心里头总算有了个惦记的人。
看着坨坨一天天长大,连带着往后的日子都有了盼头。
三个人守在墓前,絮絮叨叨说了好久。
兰舒伸手,轻轻摩挲着黑白照片上那张帅气的脸,“这下你能安心了吧?我们在这边都很好,等着过年我也会把小野叫回来的,你在那边也好好的。”
带过来的一提啤酒,一半被倒在了墓前,一半被三个人一口接着一口全部喝光。
亲友的离世是一种持久的钝痛,发散在无数个时刻里。
在一句一句离别的歌词里,在酒杯的泡沫里,在树叶的雨滴里,在一起吹过的晚风里。
兰舒揉着干涩的眼,在想好好的人为什么就这么突然的离开了,已经半个月了,她现在可比出殡那天难受多了。
石余川该有多遗憾,连告别的话都没来得及说。
想起曾经相处的那些日子,总觉得恍惚。
她很难过,难过到如此洒脱的她,可能会永远记得他,记住那个很好很好的人。
也许时间,从来都不是回忆的对手。
日子终于恢复平静,一百货那边的店面被兰舒装修过后很快就开业了。
铁皮房这回是打死都不能租了,还剩三个月的房租兰舒也不要了。
杨采玲帮她盘下了一个门店,新店的地段虽然不是在商圈,但地理位置也没差到哪里去。
人生有时候很奇妙,你以为自己走得每一步好像是以自我意识选择的,殊不知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
新店的位置正好在兰舒以前摆摊的广场正对面,站在店门口甚至可以一眼望到她以前摆摊的那个桥头。
店里刚装修那会,卖袜子的大哥还专门跑来瞅了瞅,满脸都是羡慕和感慨:“才一年时间,你都开上这么大的店了,我还守着那个小摊呢。人和人的命,咋就差这么多呢!”
兰舒笑道:“命吗?掌控权不都是在自己手中吗?”
命运只负责洗牌,出牌的永远是自己。
至少目前为止,无论经历了什么,兰舒始终觉得自己手里这副牌挺好的。
就算是副烂牌,她也相信自己能打出一个炸弹。
虽然不是俩王,但四个三又何尝不是炸弹呢?
广场这边的铺子面积比一百货那边的二店还大,足足快有一百五十平。
兰舒已经有过装修两家店的经验,这次她还是把装修全包给了之前合作的小团队。
不过现在,装修不再是她工作的重心。
经历了尤小霞尤小静那档子事儿,当下最重要的是员工培训,还有把店内工作制度好好打磨调整一番。
目前窈窕淑女已经在新塘县本地颇具规模与口碑,在这个基础上,兰舒将店铺日常运营流程再次精细规范。
从早上开店前员工整理店铺、检查发饰库存,到迎接顾客进店的热情服务,再到为顾客设计发型、推荐搭配发饰,最后完成交易并为顾客记录会员信息,每一步都有明确操作标准。
例如,发型设计服务严格限时,简单日常发型需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复杂晚宴发型不超过一小时,确保服务效率。
通过一年来的观察与顾客反馈,兰舒还优化了店内布局,将热门发饰陈列在进门显眼处,设置专门体验区,放置舒适座椅与大镜子,方便顾客试戴发饰与感受发型效果。
第二个重中之重,就是招聘。
之前招聘兰舒没有经验,也偷懒了,直接让红梅姐介绍认识人,手艺过关就直接上岗,所以后来就埋下了尤小静姐妹俩那两颗大地雷。
这次招聘,兰舒全程亲自严格把关。
她不再卡必须有理发店工作经验,也不要求应聘者非得会盘发、编发。
现在她就一个招聘标准——必须得有自驱力。
能力和素质,两个都要的话不现实,所以兰舒不看能力只看素质,也就是这个人天生自驱。
自驱力是看不出来的,是要考验。
窈窕淑女在新塘县很出名,招聘启事一贴出,来面试的人络绎不绝。
屋里面装修人员叮叮咣咣地装修,兰舒就摆了个长桌子在外面面试。
她给每一个通过初试的人一本书,也就是编发盘发大全,然后让她们带着书回去,三天后再来复试。
送书,是最低成本,也是最准确地能判断出一个员工自不自驱的法子。
但凡这个人学得认真,比如在兰舒没要求的情况下就做了读书笔记,回家后自己练习了杂志上的发型,大概率这个人就是一个自驱的人。
简单的说,对学习有耐心的人,就是自驱的人。
现在不算兰舒的话,店里一共有三个员工,至少还要招五个员工进来。
最后通过复试的一共有十个人,红梅姐还闹心这么多人后面怎么安置,兰舒却神秘兮兮地说后续还要淘汰。
两家店还没装修完,反正还有大把的时间去筛选新员工。
作为老板,兰舒敢拍着胸脯对全世界发誓她是绝对有良心的。
只有通过复试的人就有当天的基础工资,不管这些人最终会不会真正留下,只要一天待在窈窕淑女,兰舒就不会亏待任何人。
前两周,兰舒布置了一堆学习任务给十个新人,其中包括发型设计,销售技巧,手上不能停,脑子更不能停。
新员工培训任务重得让红梅姐和杨菊这种经过锤炼的老员工都不禁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