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约听姐姐们聊起,她们生了孩子便不约而同失宠,窃窃交流着怎么保养。毕竟一个娃娃从下面出来,总归不如以前水灵鲜嫩。宋姐姐是个意外,生了大郡主后还添了个小哥儿,大家问她,她扭捏着不说,大家都当她恃宠生骄,面上不说什么,背地里都骂她小家子气,拿儿子当宝拿女儿当草,早晚要被爷嫌弃。
这一天很快来了。宋姐姐得罪了新进宫的张娘娘。
张娘娘太显眼了,长得很漂亮,气质很不一般,说不上来,总之不像是养在深闺的姑娘,听说她自小流落市井,是恭毅侯府的血脉,难怪。一进宫,太子爷将她捧到手心里,接她去端本宫坐小月,为她发落太子妃,将宋姐姐的大郡主送给她做养女,抚慰小产之痛。最晚进宫,她能依资历叫声妹妹的,可是没那个胆子,因此寥寥几次碰面,都是恭恭敬敬称娘娘。
宋姐姐脑子搭错弦,接了张娘娘的礼物又反悔,想将大郡主要回来,日日去奉宸宫跪求,将张娘娘气得半死,太子爷难得从乾清宫回来探望,撞个正着。
宋姐姐好日子到头,又做了回送子观音。她得了天大的运气,四哥儿竟然被送到她屋里抚养了。听太子爷的意思,是不会再送还宋姐姐了。四哥儿才五岁不到的年纪,宋姐姐的禁足根本没有时限,只要她趁着这个时候好好带四哥儿,还愁养不熟一个不记事的小哥儿?
兴许是抚养四哥儿的缘故,宪皇帝宾天,太子爷登基,她一个从未得幸的妾室,反而和资历最深的罗姐姐一样,封了仅次于妃位的嫔,生了一儿一女的宋姐姐却和从未生养的唐姐姐一般,只得了婕妤的位分。
四哥儿这个小孩子也果然如她所想。起初几日闹着找娘,她亲自带着起居,慢慢就不再找宋氏了,在养娘的教导下开始喊她娘亲。
她真拿这个男孩当亲生的待。
太阳渐渐大起来了,徐惠嫔放下给四皇子做的虎头鞋,朝窗外看了一眼。天气实在好,她打算带四皇子去御花园逛逛。
御花园姹紫嫣红,莺歌燕舞,四皇子去了远处放风筝,徐惠嫔走累了,让嬷嬷们跟去照看,想找个亭子歇歇,远远望见亭子里的人影,竟然是从侧妃册立皇后的张娘娘,正坐在那里赏景。不知今日运气好还是不好。
徐惠嫔有些畏惧。
自张皇后进宫,还是太子的皇上终于恢复了后院走动,可也只是去奉宸宫。皇后娘娘有孕,皇上仍旧将她留在乾清宫居住,登基这么久,还是一次也没召幸过旁人。椒房独宠,敬爱得前朝后宫皆知,三皇子生母吕氏动了点歪心思,想加害于皇后,事发便被赐死,妃陵都不能进,一口薄棺送回娘家永城侯府料理后事,连玉牒中的名字也被抹去。三皇子受生母连累,被送去了昌平行宫,跟着几个老嬷嬷过活。
地位和恩宠都太过悬殊,由不得她不害怕。
徐惠嫔踌躇着要不要避开,皇后娘娘身边的女官已经眼尖望见了她,这下总不能当没注意到。
徐惠嫔战战兢兢地进亭子行礼。
皇后娘娘也坐在亭子里晒太阳,穿着玫瑰金双凤织锦短袄、翠蓝织金十样锦襕裙,戴金累点翠嵌翡翠花簪钿子,小腹微微隆起,尊宠优渥,说不出的华贵。娘娘和皇上同住乾清宫,那边消息严实,她到现在还不知道娘娘有几个月的身孕。
“起来吧,”皇后娘娘态度倒是很和煦,让她不用拘礼,又让她坐下,“你是哪个姓?”
她有些惊讶,不过想想也是。皇后娘娘刚进宫便小产,后来又被宋婕妤气得病了一场,除了寥寥几次向当时还是太子妃的叶贵妃请安,她只在千秋节的戏楼见过皇后娘娘一面。难怪娘娘对她没印象。
“回娘娘话,嫔妾是永安宫徐氏。”她连忙恭敬地回话。
皇后娘娘点了点头:“哦,你就是抚养了四皇子的惠嫔。”
徐惠嫔忙应是:“娘娘还记得嫔妾。”
皇后温和地笑了笑,问她:“四皇子还乖吗?”
徐惠嫔刚开始的畏惧渐渐褪去,思忖着她能得四皇子还是托了皇后娘娘的福呢,决定如实回答,总是拘谨着难免小家子气,她大胆地露出笑容,回道:“刚住过来时还有些闹脾气,毕竟是小孩子嘛,好吃的好玩的都在,慢慢的就不念叨着回去了。”
皇后娘娘听着若有所思,外头传来一阵动静,原来是嘉善公主过来了,宫人们前呼后拥,在亭子外止步。
嘉善公主穿着件柳绿色圆领薄锻直身长袄,胸前戴着赤金重瓣并蒂牡丹盘螭领约,身姿笔挺,个子蹿了不少,看着又大方又漂亮,手里拿着一根她很熟悉的五彩蝙蝠络子,边走边低头翻着那络子,进了凉亭才注意到她,漫不经心地瞥了她一眼,拿着络子献宝一般地给皇后看:“娘,您瞧,我捡到五只蝙蝠。”
皇后娘娘整个人都柔和下来,将公主拉进怀里给她擦了擦汗,又教她:“这是徐惠嫔娘娘,你要不要行礼,嗯?”
嘉善公主的笑容消退几分,明显瞧着不大乐意,还是朝她行了个福礼,撅着小嘴喊她:“徐娘娘。”
徐惠嫔不知道自己哪里惹公主不高兴,立时有些忐忑。
嘉善公主虽然是养女,皇后娘娘待她,却是亲生的也不过如此,连带着皇上也十分看重。二月给公主贺生辰,皇上在午门下摆了鳌山灯给公主观赏,她无缘得观,只听说十分盛大。
她小心翼翼地去看皇后娘娘,生怕娘娘对她也不喜起来。
皇后娘娘却摇头叹了口气,好像很无奈,从公主手里接过那只络子,正反看了一回,有些惊讶道:“打得倒是精巧,五个蝙蝠,像是用一根丝线打的。”
她见皇后感兴趣,下意识抓住机会笑道:“这是嫔妾闲来无事打给四皇子带的,四皇子许是跑动时不慎遗落。公主先拿着玩,若是喜欢,嫔妾那里还有更精巧的花样,回去便送给公主把玩。”
皇后娘娘很是意外:“是你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