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暴风是个无畏的少年,他会得意地笑。
告诉你,他是如何排除万难、不辞辛苦地吹啊吹,刮啊刮啊,将那带着狮威军最后希望的无数信函,送去四面八方。
楠国百姓们在田地里、在干涸的沟渠里、在寒霜冷硬的枝头上,在各种各样的地方捡到信。
打开来,这才知道狮威军如今被困到粮草绝无的惨烈消息。
没粮,没冬衣,没兵器,以血肉之躯死守了固英城一次又一次。
战死的将士最小不过十四岁。
凡读信之人,无不悲痛到泪流满面。
很快,人们奔走相告,互相传递这一惨绝人寰、急需救援的消息。
老百姓们迅速在民间组织起一支民兵义军,自发推举一名首领。
在义军及其首领的带领下,百姓们面色郑重,抱着大米、馒头、御寒的冬衣,三三两两,从四面八方奔向固英城。
在距离固英城最近的叛军沦陷区。
当站在叛军封锁严密的关卡前时,所有老百姓,竟无一人畏惧退缩。
有人带头想强行冲卡,立马被叛军打得头破血流,倒地不起。
然而这不仅没能吓住其他老百姓们,反而更激起人们的愤恨斗志。
义军开始全力进攻,硬生生将叛军的包围圈撕开一个小口。
百姓们抱着吃食和冬衣,不顾一切地横冲直撞,从中穿过,向固英城方向跑去。
当一个叛军向将领高俊杰报告此事时,他惊问:
“什么人如此大胆,竟敢冲我军关卡?是哪方军队?”
答曰:“是平民百姓而已,武器是锄头和木棒,怀里抱着花棉衣、烙饼什么的,男女老少都有,而且互相之间都不认识。将军,杀吗?”
将领高俊杰震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面上钦佩不已,良久才艰难道:
“杀。”
……
……
当狮威军的将士们还蜷缩在地上,绝望灰心地等着饿死冻死时。
一群素未谋面的百姓,正试图用自己的热血,扑灭敌军的嚣张气焰。
只可惜,敌军迅速开展严酷镇压。
抱着冬衣和烙饼冲卡的百姓们,才刚气喘吁吁奔跑而来,还未靠近固英城,便被叛军乱箭射死。
勉强撕开的包围圈豁口,很快再次被严密防补。
混乱镇压之中,数千平民无辜惨死,霎时激起楠国大地民愤燎原的怒火。
青壮年们纷纷投身义军,读书儿郎投笔从戎,老弱妇孺全民投入后勤战备,为狮威军征集粮草物资。
就连黄口小儿都加入队伍,帮着在大街小巷发传单,唱起童谣:
“黑龙威威向北游,游不出,洛疆雪,既知今日何必劝;
雄狮奋奋困东南,粮草尽,弓箭绝,男儿流泪又流血;
守得狮威在,不怕羊人来。
留的狮威焰,山河定复还。”
短短七日,义军队伍壮大到六万之多,开始向叛军连番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义军中最精锐的一批汉子站出来,组成一支如暗夜魅影的神秘队伍,于最猛烈的暴风中出发,带着冬衣、大米、弓箭……
开始向固英城奔去!
因为叛军和黑鳞骑兵包围严密的关系,一切消息都被封锁,被困在固英城内的狮威军们并不知道这一切。
在暴风最激烈的夜晚,将士们紧紧靠在一起,深深将头埋进彼此的肩膀,试图抵御刺骨的寒风。
烈烈风中,有人在说:
“好冷……我可能抗不过今夜了……”
“我也是……我想回家,我想吃我娘烙的饼……”
“没吃的,给床被子也行,脚快冻得没知觉了……”
“我可能已经快死了……我感觉有厚厚的被子落在我身上,还挺暖和……这是临死前的幻觉吗?”
停顿了片刻,那产生“幻觉”的将士摸摸身上又厚又结实的棉被,愣住:
“好像不是幻觉……真的是棉被……真的是棉被?!操!看天上!下棉被雨了!!”
其他将士们纷纷寻声抬头,全都先愣住,而后用力揉揉眼睛,接着手舞足蹈地狂欢呐喊。
只见黑夜之中,无数黑色“大鸟”乘暴风而来,扑闪着巨大的翅膀,从固英城上方急速飞过,抛下一袋袋捆扎严密的包裹。
几个将士冲过去拆开包裹,里面是普通百姓家最常见的粗布棉衣。
但此刻对于已经冻僵快死的将士们来说,简直是比黄金还珍贵的东西。
无数粮草物资如大雨倾盆,纷纷落下。
有大米,有烙饼,有冬衣,有棉被……
将士们冲天欢呼,声音竟比暴风还响。
“感谢上苍!!天不亡我狮威军啊!”一个将士跪地大喊,喜极而泣。
另一个将士踹他一脚,指着天上不断飞过的大鸟,骂道:
“感谢屁的老天爷!你眼睛放亮点!那翅膀中间是个人!是有人在救我们!”
众人都仔细去看,果然从两个漆黑的翅膀中间看见一个人形,还有一张皮肤色的脸。
不知何人有这样卓绝的本事,竟异想天开如有神力,造出一双双御天飞行的“翅膀”。
众将士狂欢着朝天大喊:
“谢谢兄弟——谢谢——”
然而好景不长。
义军的夜行飞翼借暴风飞行,向固英城空投粮草之事,很快被敌军知晓,并以最快的速度向天空射出箭雨,发起拦截。
第二夜,当夜行飞翼再次乘暴风飞过时,落在众将士怀里的,已不只粮草和武器。
还有热血如冰雨,洒在众人的头顶。
摸着头上那陌生兄弟为自己落下的鲜血,狮威军们发出愤怒的吼声。
人心一旦振奋,便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穿着百姓们捐来的冬衣,咬着早已凉透的带着故乡味道的烙饼,将士们重振旗鼓,向城外的黑鳞骑兵疯狂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