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驸马闻言,下意识地就想挠头,手抬到一半,猛然记起裴桑枝那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又硬生生地放下了,最终只干巴巴道:“本驸马很想说自己听懂了,但其实……一个字都没有明白。”
“所以,能拜托你,下次说人话的时候好好说吗?”
好歹体谅一下他这个老年人的理解能力。
桑枝嘴角微抽,尽力把话说得直白:“祖父,宴嫣是宴家精心栽培的嫡女,宴礼更是从小由名师教导的宴家嫡长子,他们又不是真的两眼一抹黑的瞎子。”
“宴嫣想守节,还和宴礼商量过了,宴礼都没反对。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事儿肯定划算,有利可图啊!”
裴驸马几乎脱口而出:“会答应这种事的人,多半是这里有问题。”
说话间,他指了指脑袋。
随即他暂且按下不提,话锋一转,问道:“照这么说,你是不介意宴嫣嫁给裴临允?”
裴桑枝眉眼微敛,直言道:“自始至终,我在意的唯有宴嫣将她所求,强加于人、转嫁风险之举,欲借他人之力,为她的抉择承担代价,自己却想坐享其成。”
“倘若她能凭自己的本事折腾出个结果,争得她梦寐以求的自由,且不碍着我的路,那她嫁与不嫁,我自然毫不在意。”
“我既不愿做她的垫脚石,也懒得当她的绊脚石。”
“我不做那恶人。”
裴驸马眉头紧锁:“倘若她为裴临允守节后,又得陇望蜀,从裴氏旁支过继子嗣,名正言顺地执掌永宁侯府,届时再与你争夺爵位,又该如何应对、如何自处?”
他这把老骨头掂量来掂量去,千般比较,还是觉得桑枝这孙女儿,最是稳当靠得住。
晚年能够顺遂安祥,全看桑枝了。
裴桑枝为裴驸马斟了一杯茶,似在顺毛捋般温声点拨道:“祖父,永宁侯与庄氏已是注定沦为阶下囚的人,桩桩件件的大罪临身,他们的子孙,又有何资格来争抢呢?”
她为了与永宁侯、庄氏彻底割席,尚且需大费周章,既要立稳受害者身份,又得借驸马爷与荣国公府的势,才敢稍稍觊觎那女侯之位。
若随便过继一人,便能将她苦心经营的一切夺走,那她也不必日夜筹谋,索性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裴驸马见状,心下一急,真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他忍不住提醒道:“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裴桑枝答道:“我会事先与她约定清楚。”
裴驸马沉声道,语带告诫:“世间之事,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
“古往今来,信义之辈能有几人?背约之徒却数不胜数!这般粗浅的道理,连本驸马都清楚,你怎会不知?”
裴桑枝言简意赅:“先礼后兵。”
如若宴嫣要抢,那便是她的敌人。
权势的战场,依旧是战场。
刀枪无眼。
裴驸马到底还是咽回了那句画蛇添足,自找麻烦。
宴嫣,终归是宴寻的孙女儿。
公主殿下若是还在世,很有可能会拉宴嫣一把。
更何况,宴嫣那小身板瘦的,跟刚回府的桑枝似的。
宴家的那本经,或许也难念的很。
最主要的是,是桑枝心软了。
桑枝愿意给宴嫣一条活路,不想因日后可能出现的丑陋而毒死眼下宴嫣的求生之举。
罢了,他还活着呢。
难不成宴嫣过继嗣子,亦或者是给嗣子请封世子,还能越过他去?
他也算是发现了,他最大的价值和给桑枝最大的助力,就是活着。
只要活得久,他就是辈分最大的人,也是头顶光环最多的人。
想到这里,裴驸马豪情顿生,又志得意满起来了。
果然,古人诚不欺他。
天生我材必有用。
裴桑枝看着瞬间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的仿佛能下地犁田的裴驸马,一时有些茫然。
谁来告诉她,驸马爷这又是自行补全了怎样一出波澜壮阔的内心大戏?
“祖父,您要不要先喝口茶?”裴桑枝轻声劝道。
不是都说,年纪大了的人,切忌大喜大悲吗?
裴驸马依言照做,轻抿了一口,只觉这最靠谱的孙女儿斟的茶,也格外温热妥帖,暖到了心坎里。
裴驸马又连饮了两口茶,神色转为郑重:“外头那些风言风语,本驸马出门遛鸟时,也听闻了几句。”
“你切莫放在心上,更无须在内耗中去与谢宁华比较孰优孰劣,谁与荣妄更般配。”
“若那荣妄真心要娶你,断不会让你生出高攀之苦。他自会亲手铺就坦途,填平你们之间的每一级台阶,再遍植芳菲,亲自迎你并肩,携手同行。”
“而非任你在低谷仰望,独自患得患失,耗尽心神。”
“倘若……”
“倘若他并非真心求娶,那更不值得你为此伤怀。为一个不珍视你之人憔悴神伤,才是真正的不值。”
裴桑枝很是冒昧道:“祖父,听你一番话,胜读十年书,您的年轻的时候不会是上京城里有名的情场高手吧?”
深谙感情里的门道,说起来也是信手拈来。
都是金科玉律,能给人指点迷津。
裴驸马闻言,险些将口中的茶喷出,硬生生咽下后呛得连连咳嗽。
他腾地站起身:“桑枝!本驸马可是清清白白的!除了公主,从未与任何女子有过风花雪月的牵扯。这话万万不能乱说,传出去我这清白名声还要不要?若被哪个多事的写进野史,我……我哪还有颜面去见公主殿下!”
其实,主要是他还没来得及妻妾成群,早早便被公主殿下彻底降住了。
还是他心甘情愿被拿捏。
非但不敢有二心,还日日忐忑,生怕公主殿下会先厌弃了他。
只能使尽浑身解数,让公主殿下保持新鲜感。
“祖父是无师自通?”裴桑枝问道。
裴驸马高声反驳:“本驸马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你且去问问那些知晓往事的老辈人!当年,永荣帝尚是忠勇侯,身为大乾永昭长公主的独子、堂堂一品侯爵,他是如何说动他那身份尊贵的长公主母亲和谢老夫人,竟让她们欢天喜地,眼巴巴府同意迎了没落伯府的姑娘进门。”
“更何况,那还是个年少失恃的孤女!”
“他不讲武德,他说他要断袖,迎男子进门!他说他娶不到荣后就剃度出家当和尚!他甚至还不知从哪里找了个高僧,神神道道地演了一出“非荣后八字不能破厄解难”的大戏!”
“他是永宁侯府和永昭长公主府的独子。”
“这一闹,直接让荣后成了所有人的心尖尖,巴不得好好供起来,哪里还敢刁难、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