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点承载着重大使命的绢帛灰烬在铜盆中彻底熄灭,书房内陷入了更为深沉的寂静。
方才解读密信时那份抑制不住的激动与欣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荡起的涟漪渐渐平复,
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更加沉重、也更加迫切的紧张感。
“雷霆”已发,“锦帆”启航。
这固然是计划成功的关键一步,但这也意味着,风险最高的环节
——接收与储存,即将到来。
这批“特殊军资”绝不能有任何闪失,更不能暴露在江东,尤其是周瑜那敏锐如鹰隼般的目光之下。
一块石头落了地,但另一块更大的石头,却悬在了我的心头。
我必须立刻着手安排接收事宜。
地点,必须绝对安全、隐蔽,并且要考虑到未来取用的便捷性。
这不同于在夏口我们自己的地盘,这里是江东,是柴桑,不久之后,主战场更会移至赤壁一带。
我这个新晋的“江东参军”,虽然有了名义上的身份,可以参与军务,
但根基尚浅,一举一动都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
直接动用玄镜台在江东潜伏的力量,寻找或建立一个秘密据点来储存?
这是最保险的选择,但未必是最优解。
秘密据点往往为了隐蔽,会设在远离军事要冲的地方,
战时取用会非常不便,且难以解释大规模物资的突然出现。
况且,这批“雷霆”数量虽少,但分量不轻,目标也相对明显,单纯依靠秘密渠道转运,风险极大。
那么,利用我“江东参军”的身份呢?
孙权任命我,虽有试探、利用之意,但也确实赋予了我一定的参议军务、协理后勤的权限。
这或许可以成为我的保护色。
我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滑动,脑海中快速勾勒着江东水军的布防图和后勤体系。
周瑜治军严谨,水寨、船坞、粮秣库、军械库,各项管理都颇有章法。
想要在他眼皮子底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开辟一个“私人仓库”,无异于虎口拔牙。
但并非全无机会。
大战在即,后勤压力骤增,各项物资调拨频繁,管理上难免会出现一些可以利用的“灰色地带”。
尤其是前线的临时囤积点,
为了保障大军作战,往往会临时征用一些民用仓库或者修筑简易的囤积设施,管理上相对不如核心军库那么严密。
一个计划的雏形,在我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我可以借着“参军”的职责,主动请缨,前往未来的主战场
——赤壁附近区域,巡查前线后勤准备情况。
这既符合我的身份,也能名正言顺地接近目标区域。
在此过程中,我可以“发现”一些管理上的疏漏,或者提出一些“优化建议”,
比如建议征用某个位置偏僻、看似不起眼的废弃河湾或者临江的旧仓库,
用以“囤积部分不常用的备用物资”或“临时堆放回收的战损器械”,以减轻主要仓库的压力。
只要理由充分,程序合规,周瑜或许不会太过在意这种“细枝末节”。
一旦这个地点被“合法”地纳入后勤体系,哪怕只是名义上归我协调管理,
我便可以安排玄镜台的人手,以“民夫”或“辅兵”的身份渗透进去,暗中加固、改造,
将其变成一个绝密的保险库。
等到“顺风”号抵达预定水域,再通过糜氏商路和玄镜台早已布下的水上接应网络,
将那批“雷霆”神不知鬼不觉地转运上岸,送入这个伪装好的据点。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每一步都需要精准的计算和完美的执行。
选择地点要巧妙,理由要无懈可击,人员渗透要隐秘,转运过程要万无一失。
这其中的难度,丝毫不亚于研发“雷霆”本身。
我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计划再次推演了几遍,尽量找出可能的疏漏。
看来,过几日,我便要向周瑜或者孙权,主动提出“视察前线”的请求了。
解决了储存的问题,下一个关键,便是如何使用。
这批“九阳引火膏”和“霹雳子”,是我为赤壁之战准备的撒手锏,是常规火攻手段的威力加强版。
它们必须用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关键的目标上,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一举奠定胜局,
甚至,改变这场战争的某些走向。
何时?毫无疑问,必须是“东风”起时。
无论是历史上的东南风,还是我需要创造的其他有利条件,
只有风助火势,才能将“雷霆”的威力发挥到极致,让烈焰吞噬曹军连环锁船的庞大舰队。
如何用?
“九阳引火膏”自然是配合火船使用,涂抹在船头或易燃物上,
一旦点燃,便能产生难以扑灭的、附着性极强的烈焰,其效果远非普通火油可比。
“霹雳子”则更为灵活,既可以由敢死队在接舷战时投掷,用于清除甲板、破坏敌军指挥,
也可以集中投射到敌军指挥舰或者粮草船等高价值目标上,制造混乱和恐慌。
甚至,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它们或许还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我需要一支绝对可靠、悍不畏死、并且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这些新式武器的队伍来执行这个任务。
江东的军队固然精锐,但骤然接触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难免会有隔阂和风险。
或许,我需要从玄镜台的死士,或者从刘备军那边抽调过来的、经过特殊训练的核心部曲中,
挑选合适的人选,秘密编组一支“雷霆特攻队”?
这又是一个需要周密计划和协调的难题。
思绪纷繁,如同一张正在编织的巨网,连接着夏口、柴桑、赤壁,
牵动着玄镜台、格物工坊、糜氏商路,以及江东和刘备集团的无数条线。
而我,就坐在这张网的中央,感受着每一根丝线的颤动。
窗外的夜色,似乎更深了。
江面上,想必那艘“顺风”号正在艰难地逆水而上,每前进一里,都离目标更近一步,也离危险更近一步。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我的剧本进行,万事俱备。
然而,这天下大势,如同这浩瀚长江,充满了太多的变数。
我能做的,只是尽我所能,布好我的局,埋下我的子。
然后,静静地等待。
等待那决定命运的——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