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棠同志,你不是我们本地人吧?是在商都转车?”杜局长问道。
姜海棠说:“我是今天晚上的火车,要回金城……”
她说到这里的时候,才惊觉,时间好像超过了,火车应该已经走了。
其他几个人听到姜海棠这么说,脸上也是错愕,显然,他们都意识到,这位女同志为了救这些孩子,已经错过了火车。
“去金城的火车已经离开商都火车站了,同志,我们为你改明天的火车可行?”魏同志清了一下嗓子,说。
杜局长也说:“正好这边还有些事需要您帮忙,还有些情况,公安这边要请您详细的说一下。”
姜海棠虽然心中着急,可是,事已如此,她也没有别的办法。
但就算重来一次,姜海棠相信,自己依然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毕竟,这么多的孩子,牵扯着多少家庭,她不能视若无睹。
成千秋似是看出了姜海棠心中的焦急,问:“小姜同志,你是不是有要紧事需要赶回去?”
姜海棠点头:“确实有重要事情着急回去,不过,火车已经走了,也没有其他法子,等明天早上,我再想法子转车回去。”
“明日一早我们也要去金城,不如你别坐火车了,跟着我们一同回去吧。”成千秋开口说。
“真的吗?”姜海棠欣喜地问,如果能有顺风车回去,自是好的。
事情商量定了,姜海棠也不着急了,杜局长立即吩咐,“小张,你等下负责安排几位同志住在咱们招待所里。魏同志,那些人贩子……
“杜局长,已经全部控制!我们的人正在就地审理,我们怀疑,这伙人可能和最近连续发生的拐卖儿童案件有关。”
杜局长点头:“我也有此怀疑,这些人真是太可恶了,为了赚钱,让多少家庭流离失所!只希望这一次能将这些人贩子一网打尽。”
“一定会的。”魏同志说。
“如果这个世上能多一些像姜海棠同志这样的热心群众,人贩子就会无所遁形!”
说完这句话,杜局长又转向姜海棠时神色温和地问:“海棠同志在哪里工作?”
“我是金城纺织厂的,刚参加完广交会,路过商都转车,在国营饭店附近发现了人贩子抢孩子。”姜海棠简单地将自己的情况述说了一遍。
“好!好!”杜局长连连点头,“年轻人就要有这样的担当!我要给你们厂里发感谢信,对你进行表彰,还要为你请功。”
姜海棠当天晚上,配合公安同志们做了笔录,将自己发现人贩子并且和孩子们一起斗智斗勇的情况都说了一遍,这才回招待所休息。
翌日一早,魏同志和成千秋带着承轩接了姜海棠上车向金城而去。
吉普车驶离商都时,姜海棠透过车窗望着渐渐远去的城市轮廓。
身旁的承轩靠在母亲怀里睡着。
“小姜同志,喝点水吧。”成千秋递来一个军用水壶,眼里满是感激,“昨天晚上的检查,孩子们都没有问题。”
姜海棠接过水壶,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壶身上“为人民服务”的红色字样,她想起昨天晚上那些孩子们,真好,他们都平平安安的就好。
“成同志,那些孩子找到父母了吗?”
“杜局长亲自在安排。应该很快就能找到家属,在找到家属之前,会对孩子们进行妥善安排。”
前排的魏同志转过头来,耐心地给姜海棠做了解释。
姜海棠点点头,却不知道此刻的商都医院,正上演着一幕幕催人泪下的重逢。
商都县医院儿科病房里,铁柱正趴在窗台上,眼巴巴地望着大门口。
他小脸洗得干干净净,手里捏着一个大红苹果,这是早上医院的阿姨给他的,他没舍得吃,想留给海棠姐姐。
可是,海棠姐姐到现在都还没来医院。
“铁柱!”一声撕心裂肺的呼喊从走廊传来。
铁柱猛地转头,看见父亲张建设和母亲李桂花跌跌撞撞地冲进来。
“爹!娘!”铁柱炮弹似的冲进父亲怀里,闻到熟悉的机油味,终于“哇”地哭出声来,“俺以为再也见不着你和俺娘嘞!”
张建设粗糙的大手颤抖着抚摸儿子的后背,突然发现孩子右臂上缠着的纱布:“这咋弄的?”
“昨天俺们逃跑的时候,不小心给划了一下,没啥大事,护士爱意给上过药了。”铁柱抽抽搭搭地说。
隔壁病房,黄玉兰的爷爷黄老汉正用长满老茧的手给孙女梳头。
老人从怀里掏出个红头绳,那是他昨天给孙女儿买的,可是买了红头绳,孙女儿就不见了,亏得公安同志半夜通知,孙女已经找到了。
“兰啊,你得记着救你的恩人啊!”
“爷,我记着呢,我肯定不会忘了海棠姐姐,等我长大了,就去西北找海棠姐姐。”“
此外,还有好些个和黄玉兰家、铁柱家一样的家长们,都在和自己家的孩子说着昨天晚上的事。
有年纪小的孩子说不清楚,家长没听明白,便找其他孩子打听情况。
等到问清楚了,一些家离得近的,立即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好东西,打算送给恩人,有些离得远的,干脆就近去百货大楼买东西。
可等他们拿着东西等在医院,却得知,他们孩子的救命恩人已经离开商都了。
“这可咋办呢?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说上。”
“我还给恩人拿了这么大的一块腊肉,都没能给恩人!”
……
众人七嘴八舌地说着。
“听说,这位勇敢的女同志,是金城棉纺厂的,名字叫做姜海棠。”有小护士不忍心看着这些人失望,便给他们说了一下姜海棠的情况。
“姜海棠,这名字我咋像是听过,还有金城棉纺厂。”
“过年的时候,上过报纸,好像救了一火车的人!”
“乖乖,原来恩人是一直做好事的大善人嘞,我们要不给恩人些感谢信,送锦旗吧?”
被拐孩子们的家属们开始商量着怎么感谢姜海棠。
闻讯而来的记者到了医院,只见到了被拐孩子的家长,没有如愿见到他们想采访的见义勇为的姜海棠同志,还很失望,最终,只能通过其他人的口述了解了一些情况。
在记者的帮助下,一份感谢信很快写好了,这份感谢信,不光寄出去给远在千里之外的金城纺织厂,也贴在了商都公安局的门口。
很快,就有许多人知道了姜海棠英勇救出被拐孩子的故事。
到了傍晚,整个商都都在传颂着一个名字:姜海棠。
也有十几个孩子,在苦等了一天之后,终于相信,那个救了他们的大姐姐已经离开了。
姜海棠和成千秋一路疾驰,他们是早上六点多出发的,中午只休息了一个多小时,简单吃了饭接着出发。
司机和魏同志两个人换着开车,姜海棠在车上甚至补了一觉。
等她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六点多。
“海棠,我们先就近吃饭,大概到了晚上十一点多才能到金城。”成千秋看到姜海棠醒来,笑着说。
吉普车停在路边的国营饭店,夕阳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承轩揉着眼睛从睡梦中醒来,小手紧紧攥着姜海棠的衣角。
“姐姐,我梦见铁柱他们了。”承轩仰起小脸,“他们会不会想我?”
姜海棠蹲下身,轻轻擦去孩子脸上的睡痕:“肯定会的,我们承轩可是勇敢的小英雄呢。”
国营饭店里饭菜的香味,承轩的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几个人忙进去。
姜海棠要付钱,被成千秋阻止了。
“中午就是你们付钱,我坐你们的车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怎么能让你们还管着我的饭?”
姜海棠很是不好意思地说。
成千秋笑着拍拍她的手说:“海棠妹子,你救了我们家的孩子,我要是连几顿饭都不能管,怎么好意思?你就让姐尽尽心吧。”
最终,姜海棠也只能任由成千秋掏钱吃饭。
深夜十一点,吉普车终于驶入金城市区。
等车缓缓到了纺织厂大门口时,姜海棠惊讶地发现厂门口灯火通明,几个模糊的人影正在张贴什么。
姜海棠吓了一跳,莫不是厂里出什么事儿了?
“这么晚了……”姜海棠着急地从吉普车上跳下来。
“你们只是在干啥呢?”姜海棠问门房的老大爷。
“哎呦,姜工回来了啊!”门房的大爷看到姜海棠,立即一声欢呼。
大爷这句话正好被后面跟着下车的成千秋听到,成千秋疑惑地看向魏同志。
“他们称呼小姜同志姜工?”成千秋怀疑自己听错了,这么年轻的工程师吗?
“是姜工,可小姜同志也太年轻了点。”
“等下见到我父亲,再问问小姜的情况。”成千秋也没想着在这里追问。
魏同志和成千秋两个向姜海棠道别。
“千秋姐,我们改天再见,承轩,姐姐会想你的哟。”姜海棠笑着捏了捏承轩的小脸蛋。
小家伙明显有些不开心,但还是乖巧地点点头,依依不舍地上车走了。